首页 > 吉日

对诸葛亮的评价(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家世)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诸葛亮在*历史上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是*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形象。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他写下了许多诗词歌赋,而曹*则认为他“智多近妖”(《与杜微书》)。但是,对诸葛亮的评价却毁誉不一。
自东汉末年曹*起,历代统治者都一直给予诸葛亮极高的评价,其中有不少贬抑的成分。特别是魏晋时期对诸葛亮的批评尤为激烈。如陆机在《吊诸葛武侯》中说:“武侯虽云智略绝伦,要之以意气相倾者耳”;张华在《后出师表》中说:“诸葛孔明……虽学富五车,才高七斗……而志大才疏、才疏意广”;陆机在《吴录》中说:“武侯虽有经略之才、兼济之志,而遇人不察,以至功业不成”。晋朝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则说:“亮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成大事”。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这就要从诸葛亮的生平说起了。


一、诸葛亮的家世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称伏龙),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出身于名门望族,是东汉末的名门望族。
诸葛亮的曾祖父诸葛丰是西汉名臣、学者;父亲诸葛珪为东汉末年著名的经学家,曾任县令;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任吴国大都督、大将军、武乡侯等要职。
诸葛亮九岁时,父亲诸葛珪去世,他跟随兄长诸葛均回到故乡隆中隐居。经过十年的精心准备,诸葛亮于建安元年(196年)秋到荆州投靠叔父诸葛玄,与他一起隐居隆中。但是,当时刘表在位时曾任州郡两级官吏,十分器重自己的儿子刘琦;加上刘备也属荆州州郡势力,因此,他并不愿意与刘备合作。建安十二年(207年)冬季,诸葛玄逝世之后,诸葛亮与刘备再次相别。后来刘备称汉中王时,以诸葛玄之子诸葛尚为郎中令。
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发动荆州之战时,诸葛亮正在隆中隐居。刘备攻打刘表期间曾数次派人到隆中拜访诸葛亮。但是刘备与诸葛亮的交往并不顺利。当时刘表之子刘琦已经去世;刘琮也是个毫无主见的人;再加上东吴方面吕蒙、陆逊等人对刘备的威胁越来越大,因此刘备不得不派诸葛亮前往荆州与东吴联合抗曹。
在诸葛亮前往荆州之前,他的兄长诸葛珪去世了。从这一年开始一直到建安二十年(215年)冬,由于受母亲葛氏的影响(当时其母亲尚在人世)以及叔父诸葛玄的影响和辅佐,诸葛亮对刘备忠心耿耿。
建安二十年(215年)秋的一天晚上,当他在家独坐时,忽然听到一阵“隆隆”的雷声和雨声。于是他问左右:“雷声是怎么回事?”左右回答:“是您家里来了客人而您没有听到动静;现在雷雨将至……”于是诸葛亮起身出门相迎。

二、“隆中对”之议

蜀汉建立后,刘备想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诸葛亮却避而不见。后来,刘备因讨伐汉中张鲁失利而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这才答应了刘备。当时的刘备也不知道如何办才好,他在找人商议时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耳”(《三国志·先主传》)。可见这个时候的刘备连自己都还没有弄明白如何统一天下,何况要治理*呢!当时诸葛亮对他的客人说:“当今天下英雄,只有您和曹*而已。”
后经刘备多次请才出山为军师中郎将,在荆州呆了一段时间后又于建安十三年(208年)东下赤壁与曹军进行决战。结果诸葛亮草船借箭、借东风、火烧曹营,大败曹军。此战是诸葛亮政治生涯中最出色的一战。
由于刘备入川时只有5000人马,所以刘备并不指望靠这点兵战胜曹*,但是他始终希望通过战争来统一*。为此他向诸葛亮请教有关统一天下的谋略问题。
在诸葛亮的精心策划下,刘备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四月与曹*在赤壁展开大战。经过一番激战之后,曹*、孙权退守长江南岸的江陵。不久之后,曹*率领主力沿长江北岸向江陵撤退。这时孙权则以大军沿江北岸对曹*实行追击。
在这关键时刻,诸葛亮献计说:“刘备可派人去联系东吴,请他们派兵协助自己反攻。”

三、出师表之辞

诸葛亮北伐,在蜀汉国力相当衰弱的情况下,能出奇制胜,一举拿下陇西,迫使曹魏暂时放弃战略要地合肥。他这一战功彪炳千秋的战役是靠什么取胜的呢?
这就是出师表中所说的“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在蜀汉内部,诸葛亮在用人方面的确有独到之处。他不计出身,重用贤才,任人唯贤。这从诸葛亮的《出师表》中可以看到。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首先分析了当时形势:“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又分析了当时的形势:“益州险塞,沃野千里……此所谓天府也”;指出:“将军向有经天纬地之才,出将入相之器。今因其新定民籍,百姓不安于官爵;又北连东吴,东和*。此所谓用师者王矣。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最后得出结论:“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指出了当时天下的形势是“今曹氏兄弟专权而无真君子,可得而至也”;同时又指出了自己北伐的目的是:“光复中原”。这些都表明诸葛亮能正确认识当时的形势,同时也充分反映了他杰出的政治才能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四、诸葛亮北伐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为了改变三国鼎立的局面,与东吴联盟共同抵抗曹*。刘备攻下了汉中,为了进一步扩大势力,夺取中原,建立蜀汉*。他决定发动战争,消灭中原的敌人。孙权由于惧怕曹*,不敢向他进攻,就向西和魏国联合起来对抗刘备。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冬天,刘备派遣诸葛亮、张飞、赵云等率领汉中诸军攻击曹*的大本营——许昌。由于曹军防守严密,蜀军无法取得进展。次年冬天,蜀军决定从汉*兵,进攻陈仓(今陕西宝鸡市东)的魏军。诸葛亮采用了张飞的计策,夺取了陈仓。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十二月,蜀汉派兵攻打曹魏的襄樊地区。曹仁是一员老将,他率领五万人在襄阳与诸葛亮对峙。诸葛亮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见《资治通鉴·魏纪五》):他命黄忠、魏延率领精兵从汉水流域袭击曹仁所部。由于曹仁防备松懈,致使黄忠、魏延在樊城大败于汉水(今汉江)两岸的曹军。这是蜀汉第一次北伐曹魏的重大胜利。此役奠定了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决策的基础。

五、历史评价

诸葛亮“忠君爱民”,不仅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思想家、教育家和书法家。他在军政上的突出贡献是:①提出了以“六出祁山”为中心的北伐方略,开创了蜀汉对外军事活动的新局面,使蜀汉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机会;②对军事理论有很多创造和发展,提出“隆中对策”,阐述了蜀汉应对天下大势的战略思想;③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管理有一定贡献。诸葛亮“博览群书”,学识渊博,曾在隆中隐居时整理、编著了《诸葛武侯遗策》10卷。他主张“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④对书法艺术也有一定贡献。
诸葛亮一生谨慎,克己复礼,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以自己的言行来教育子女:“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以自己的行动来教育子女:“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对儿子说:“你做事要小心谨慎,要注意影响和效果;还要讲求实效,不要光说不练。”他对亲人的教导是:“亲之所爱则孝之所加也”。诸葛亮的言行影响了后人很多来要求自己及家人做事要有诚信、有恒心等。

本文链接:http://xingzuo.aitcweb.com/912912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