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日

七夕是几月几日(七夕节的由来)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乞巧节、七娘会、女儿节或七娘会等,是*民间的传统节日。
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是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举行,故名“七夕”。
七夕情人节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
七夕节最早源于汉代,出现了“七夕”诗歌,到魏晋时已成为一个普遍的节日。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荆楚岁时记》说:“七夕,妇女会巧,故曰乞巧。”
七夕主要是拜祭七仙女,祈求织女娘娘保佑自己心灵手巧、织出的布既美观又耐用;乞巧是少女们的事,未婚少女们在这一天晚上向织女乞求智慧和巧艺,希望将来能找到如意郎君。
相传每年的七月初七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这个动人的爱情故事被赋予了太多的美好:“纤纤细草落花衣”的浪漫,“碧空云日夕相和”的和谐,“双星伴月”、“鹊桥相会”、“人有悲欢离合”的伤感……这一切让七夕节成为了*第一个以爱情为主题的节日。
七夕之夜,天上会有无数只喜鹊飞来筑巢,而在*民间传说中也有牛郎和织女会鹊桥相会之说,所以七夕又被称为“*情人节”。
“天上人间”是牛郎织女相会的象征,而七夕又是一个浪漫的日子。那么七夕到底是几月几日呢?


1、七夕节是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传统意义上的“七娘日”,又叫“乞巧节”、“女儿节”等,其起源已有2000多年历史。

汉代刘熙《释名·释服饰》中说:“七夕,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环嵌木,作牛马首形,谓之‘得巧’。”这是关于七夕节起源的重要依据。
七夕节最早起源于汉代,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流传至今,已成为汉族民间传统节日。
七夕乞巧这一习俗,早在汉代就已形成。汉刘歆《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
后来的唐朝人们已经有了七夕乞巧的习俗,但并不普遍。宋朝开始有了正式的乞巧仪式,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规定:“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宋太祖赵匡胤下诏称“七夕”为“乞巧节”。宋以后此风俗逐渐盛行。
宋元时期七夕乞巧节办得相当热闹。明人胡克《续博物志》引《宛署杂记》说:“七夕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于其上得巧。”这说明七夕那天妇女们不仅自己向织女乞求智慧和巧艺,而且还要互相比拼穿针引线的技艺。
如今的七夕节仍是*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被*列为首批*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七夕节源自天象崇拜,由原始祭天活动发展而来。

南朝梁张正明《玉台新咏》亦有记载:“七夕,妇女此日巧作,号为针神。”而在民间,早在东汉末年,即有乞巧之俗,只是方式有所不同。《西京杂记》记载:“汉彩女,年十八岁,常备不烛,穿七孔针”,即是说她们用五颜六色的绸布缝成十个孔于穿成一串,称为“乞巧”。魏晋之后,乞巧之俗更为盛行。如《荆楚岁时记》载:“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岁时百问》亦有相同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于头上,或则以锦叠衣、叠裙、穿纱帽者,亦有以罗制大衣,或以裘覆之。女家竞渡乞巧。”后来的历代典籍所记的“七夕”情景虽略有不同,但依然可以从中看到穿针乞巧、喜蛛应牛、拜月求子等女性崇拜的影子。
七夕之夜天空中会有喜鹊出现并搭成鹊桥让牛郎和织女相会。关于这一传说还有另一个版本:相传牛郎织女每年只有一次见面机会,为了让他们能够见面一次相见时间长一些。所以每年七月七日牛郎都会在鹊桥上搭上两只大喜鹊来帮助他们相见。乞巧节的时候还有拜织女的习俗。民间传说七夕这天晚上在喜鹊的帮助下可以找到自己心爱之人并和自己的心上人相会。有很多的不同版本传说流传着。但是在这一天晚上女孩子们都会向织女乞求智慧与巧艺、也会向织女许愿自己将来能够找到如意郎君或者是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这样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并且一直被人们所传承下去。

3、七夕节的节期与农历七月七日的关系,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是*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之一。

七月七日,天上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天上的喜鹊会在这一天飞来为他们搭起桥梁。
七夕节的“乞巧”活动,最早源于汉代。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云:“汉东七夕是乞巧节。”在汉代,七夕节已成为人们祈盼丰收、幸福生活的节日。节日里,少女们要做七种不同的针线活:“一日心期千载期,三春辛苦一朝辞。心期是个千年约,寸寸违。”这便是流传至今的著名诗句“穿针乞巧”。
七夕这天晚上,天河两岸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成为爱情永恒的象征。
七夕以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为依托,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七夕节与情人节、七夕节与白娘子、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故事等一起,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经典实例。另外,七夕节这一天人们会进行祭祀活动来祭拜喜鹊和织女等诸多神明,乞求他们保佑自己能拥有一双灵巧的手和一个健康聪明的头脑。
今天来看,七夕节这一天男女间互赠礼物是*传统习俗中颇为流行的“七夕礼”。由于时代变迁和社会生活习俗的改变,七夕在传承发展过程中逐渐变异。但其象征意义和承载的爱情却绵延不绝。

4、七夕坐在牛郎织女相会的鹊桥上,向织女乞求智慧和巧艺,已成为民间习俗。

七夕节在历史演变中,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宋元之际,七夕已发展成为一个综合性的民间节日,不仅有乞巧风俗,而且有拜神、祭祀、喝巧水等习俗。明清两代,七夕被正式定为乞巧节。在节日期间举行的拜祭活动中,最具特色的要数少女们穿针乞巧了。这天晚上,女伴们手拿一根彩线、针尖朝自己这边倾斜着,只要线穿过针孔就代表着自己已乞得了智慧和巧艺。过了今晚,无论是否穿过针孔,女子们都可以向织女祷告乞求女儿的智慧和巧艺。
古代妇女穿针乞巧是为了祈求获得心灵手巧。传说有一个心灵手巧的姑娘名叫织女星(织女织女)。每年七月初七夜,这个姑娘就会走出闺房,在院子里摆一张桌子,上放一个盒子,里面放一些小首饰和衣物等。等到半夜时分,姑娘们开始行动起来。她们有的把自己的绣花针放在盒子里藏起来了;有的拿着自己的绣花针照自己的样子来缝衣服;有的则把一根小线拿在手里,走到河边的草丛里去看是谁在河中间停住了脚步。如果是有情人的话,那么他们就可以借着月光一起来看看对方为自己准备的惊喜了。

5、在民俗文化中,七夕还拥有另一个很特别的名字,叫“女儿节”。

古时,每逢七夕之夜,妇女们便将事先准备好的五色纸、锦缎等物品,放在自己的闺中,等待牛郎织女的到来。由于乞巧时的女红技艺十分精巧,所以后来便有了“女儿节”一说。在山东泰安及其他地区,这一天除了拜七姐、乞巧之外,还有另一项很特别的活动,就是女性们还会举行各种活动来庆祝这个节日。如“斗巧”,即是比谁穿针引线的技术好。“斗巧”就是将彩绸剪成各种奇形怪状的物品。在山东半岛一带,人们还会举行穿针比赛:胜者被称为“巧姑娘”。
另外,山东鲁西南一带,也会在七夕这天吃“巧果”、“巧儿”。所谓的“巧儿”是指用面粉、白糖、芝麻、核桃仁、枣子等为馅,做成的一种面食名。该食主要在鲁西南地区流传很广,尤其是在农村,人们一般都会在节日期间做上许多巧品。而现在也有人在七夕时制作巧品,主要是在制作过程中加入自己制作的糖或蜂蜜等物,做成的成品更加香甜可口。民间认为这一天做出来的巧品不仅味道香甜可口而且寓意吉祥:“七夕巧儿尝百草,送子娘娘保平安”。如今该民俗活动已经逐渐被人们淡忘了。

本文链接:http://xingzuo.aitcweb.com/912912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