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日

目前世界纪元的方法是以什么为标准(道的天文年、太阳历纪元)

国际天文联合会于1904年在瑞士日内瓦召开大会,经讨论决定:从公元1905年1月1日起,全世界开始采用国际日期变更线来取代旧有的太阳纪。
1912年1月1日,国际天文联合会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第一次会议,并通过了决议,决定采用“地球自转公转周期为365.2425日的日、月、年”的“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IGSB”)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IGSB将从1912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并将从次年1月1日起停止使用。
“地球自转公转周期为365.2425日的日、月、年”是国际天文联合会确定的新的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IGSB”),自公布之日起开始执行,到下一个 IGSB公布之日(1914年1月1日)停止使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1912年1月1日至1924年1月1日间曾采用过这种日期系统。后来各国逐渐放弃了这种日期系统,改为采用以月球公转周期为标准的“月球日”(Lunar Days)作为新的日期系统。后来“月球日”的确定,就成了世界各国统一采用的标准日期系统。
现行的国际天文联合会规定:“地球自转公转周期为365.2425日”,为公历、回归年和天文年三者之和值。


一、太阳历纪元

在各种历法中,太阳历是最古老、最主要的一种历法,也是最准确的。在各种历法中,只有太阳历是对地球自转运动进行了精确的计时,并且是一种完全科学的历法。在人类历史上,已经有大量的文献记载了世界上许多*和地区使用过太阳历。例如在公元前2700年左右,埃及人已经在使用这种历法。公元前1000年左右,我国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徐光启就已经用这种历法记载了他所知道的天文知识。公元4世纪时,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时(公元527—525年)还把这种历法规定为国历,但后来又取消了这种历法。
后来的世界各国都采用了太阳历。当然,我们今天所说的太阳历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太阳历。它是一种以太阳为参照物来计算年、月、日的历法,它反映着太阳的运动规律以及地球和其他行星之间关系的变化规律。它以月球绕地球运行所走的轨道为基准,而这个轨道是用回归年来表示的,并且在回归年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天文年作为补充。它把一天划分为24小时,而不像现在那么简单地把一天分为12个小时。它规定每隔11天为一个月,而不是像现在那样每隔365天为一个星期。由于这个历法规定一年有365 (1/366)天,所以称为太阳历。
现代地球上所用太阳历是在公元前2700年左右形成了一个标准系统,即以月相变化来确定季节和日期。但是由于太阳运动本身是一个不规则的波动过程(日蚀月蚀、月亮绕行太阳时在黄道上与地球角度不等),所以实际上地球上根本就没有一个标准的太阳历。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不断地进行调整,因而影响到地球上各个地区和各个*所采用的太阳历也就各不相同。
在现在世界上使用太阳历历法的*中,法国(公元1314年)、德国(公元1706年)和日本(公元1592年)采用周期较短的“朔望月”历法,即以每月初夜子时为一日;日本在公元1642年采用周期较长的“平年”历法;英国在公元1688年采用了周期较长的“回归年”历法;我国在公元1886年采用了周期较长、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承认为“精确天文年”(又称“恒星年”)的“回归年”历;而美国则在公元1922年采用周期较长认为“精确天文年”(又称“恒星年”)的“回归年”历。总之,现在世界上所使用的太阳历一般都是以公历为标准来进行计算和使用的。人们在计算某国某时某一天或某月某日所发生了什么事情时,首先要确定这一天或这一日是哪一位国王在位,即采用哪一位国王在位期间发生了什么事情。而这个国王是以什么时期即位或逝世为标准来确定这个日期或时间线上所发生的事情呢?

二、回归年纪元

“回归年”是一年的天数,它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约365.25天)的时间为单位。比如:“2008年1月1日零时(北京时间),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1/365.2425”,那么“2008年”就是一个“回归年”。在此之前的任何时间,都不是一个“回归年”。
关于“回归年”的历法,最早是在公元前2世纪由古巴比伦人制定的《汉摩拉比法典》*现的。为了表示一个自然年是一个“回归年”,法典规定:每四年要举行一次公历和太阳纪之间的对照仪式,即由十二个月和闰月组成的一个循环。公元前2世纪的巴比伦人之所以要定十二个月为一轮回,就是为了用它来确定具体哪一年是一个“回归年”。

三、天文年

天文年是指地球自转公转周期和太阳周期的比值。这一比值等于地球自转公转周期与太阳公转周期的比值,其值为1.383257。1911年4月,国际天文联合会决定采用这个比值为地球自转公转周期和太阳日的比值,这个比值称为“天文年”(Aeonian Year),以国际日期变更线作为地球公转周期的参考点。1913年1月1日至今,这个比值就是1,这也是目前世界上通行的标准时间单位。
在公元元年以前,人们为了使时间概念更加清晰和明确,曾经采用过一些记年的方法。公元前133年西汉元封二年(前109),汉武帝就曾采纳司马迁的建议,在历法中增设“闰月”,把一年分为十二个月,以“闰月”代替原来的“闰日”来确定闰年。公元89年*唐代就曾用过这种方法。在公元75年到139年之间也采用过这种方法。这种记年方法有个明显的缺点:它不能反映出时间的变化;而且不便于人们根据日期进行计算和推算。后来又出现了“公历”和“回归年”两种记时方法,但它们都不是很完善。最后各国改用“天文年”作为记时单位。

本文链接:http://xingzuo.aitcweb.com/912656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