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日

2023年农历29是黄道吉日吗(*古代的历法)

来源:生活网


2023年农历癸卯兔年有点特殊,因为多了一个“闰二月”,整个农历年有384天,还出现两个“立春”的历法现象,又称“双春年”。据网友调侃表示,“今年可以打工384天”。


公历2023年为平年,全年共有365天,2月份28天,这对公历2月29日出生的人来说,可能会有点“小失落”。


不过,今年农历癸卯兔年为闰年,全年共有384天,多了一个“闰二月”。从2023年1月22日开始,至2024年2月9日。如果是农历二月生日的“小伙伴”,就可能吃上两份生日蛋糕。



相关阅读:



闰年一年有多少天


闰年一年有366天。闰年是为了弥补因人为历法规定造成的年度天数与地球实际公转周期的时间差而设立的,补上时间差的年份为闰年。闰年共有366天,1月~12月分别为31天、29天、31天、30天、31天、30天、31天、31天、30天、31天、30天、31天。


设置闰年的原因

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合365.24219天),即一回归年(tropicalyear)。公历的平年只有365天,比回归年短约0.2422天,所余下的时间约为每四年累积一天,故在第四年的2月末加1天,使当年的时间长度变为366天,这一年就是闰年。

现行公历中每400年有97个闰年。按照每四年一个闰年计算,平均每年就要多算出0.0078天,这样,经过400年就会多算出大约3天来。因此,每400年中要减少3个闰年。所以公历规定:年份是整百数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不是400的倍数的世纪年,即使是4的倍数也不是闰年。


闰年怎么计算

能被4整除且不能被100整除的为闰年。如2004年就是闰年,1900年不是闰年。世纪年能被400整除的是闰年,如2000年是闰年,1900年不是闰年。

延伸阅读



《*的这一历法,用了2600多年从没错过,世界都感叹不已》



(山川文社)

*古代的天文学家,很早就观察到了“斗转星移”现象,北斗七星的斗柄绕着东南西北一周,始于立春,终于大寒。于是,就有了“二十四节气”,它起源于先秦时期,是十二个中气和十二个节气的总称。到了汉朝开始,以此补充历法,成为了农业生产的指导时间表,至今依旧在*的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历法的产生,同样依据于日月星辰,它们有各自的运行规律:日出、日落就是一日;月盈、月亏就是一月;地球绕太阳一圈就是一年。不过,在汉以前,*古代的历法中一岁是366天,“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汉代时期,*历法有两次改革:

一是汉武帝时期的《太初历》;

二是汉成帝末年刘歆编写的《三统历》,其首次将二十四节气纳入到了历法之中。

这两部历法将岁年合一,用数学计算闰月,一年是365天,此时,阴阳五行基本淡出了历法。

那么,是谁发明的*历法呢?

这应该是*古代人民的集体智慧结晶。据说,黄帝时期就有历法了,不过难以考证。《尚书·尧典》记载,帝尧曾派出星象官分别到东南西北观测星象,*历法。在古代,历法就是皇权的象征,周王室没落之时,各诸侯各地区都推出了自己的历法。

最早可见关于历法的文字是甲骨文。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片,有整齐刻着的六十干支表。殷商的王或贵族都是通过占卜来了解天气和农业情况是吉还是凶。占卜者就会用烫热的青铜签去烫龟甲的内面,进而得到答案(龟甲裂开的纹路)。出土的这些甲骨片,文字整齐,不同于烫出的纹路,这些“文字”应该就是用来“记日”的。

编成于战国时期的《夏小正》(也有人说此书成书于春秋之前),据说,就是夏朝的天文历法。先秦很多文献也多次提及“夏时”,《尚书·甘誓》也说“威侮五行,怠弃三正。”三正就是夏正、殷正和周正。所以,传统观点认为:*的历法始于夏。

这里,我们来说说世界最长的纪日——干支纪日法。

干支纪日法,是*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殷墟甲骨片可见干支的象形,而且,殷商帝王也多用天干做其代号,如:著名的帝辛(纣王),可确定殷商起已经有干支纪日了。

不过,直到公元前720年(春秋鲁隐公三年),干支纪日才脉络清晰,一直延续到了公元1911年,这期间的2600多年间从没错过、也没乱过。民国时期,官方用西方的公元纪年,但是,民间一直沿用老祖宗的方法,直到现在一样没任何差错。

干支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合称,它与干支纪年法一样,用干支相匹配的六十甲子来记录日序,从甲子开始到癸亥结束,六十天为一周,循环记录。与干支纪年“天道”五行不同,干支纪日是“地道”五行!

《世本》记载“容成做历,大桡做甲子。”据说,公元前2697年,黄帝命大桡氏探究天地气机和五行。古人夜观星象是为了预测吉凶,从这日月五星运行中,观测出光阴荏苒春秋夏冬的规律,于是,便有了干支纪日,有了朔望月,有了闰月设置。

在汉之后,南朝祖冲之制订《大明历》、唐有《戊寅元历》、元代郭守敬、王恂等人制订《授时历》。元、明两代历法的回归年长度采用的都是南宋杨忠辅制订的《统天历》数据:365.2425日。这和现在通用的公历的数值完全一致。

*古人相当重视天文和天文现象,他们勤奋观测,就是为了掌握其规律,制订出历法服务于生活和生产。*史上一共出产102部历法,其它元素有增有减,唯独干支。一日一个干支,日复循环,*的历史在干支这个时间表中,低调又不失骄傲地展示着。

*的大量文献中,经常出现的“天”和“帝”,是上古人们最质朴想法的体现,他们认为:这天地之间一定有一位至高无上的主宰,于是,一切自然现象都有了各自的人格化,如:羲和,在神话中她就是太阳神,并制定时历。“东南海之外……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帝俊之妻,生十日。”(《山海经·大荒南经》)

日复一日的观测和总结后,古人不再单纯的用现象去解释现象,开始制作圭表、浑象、高表、仰仪等,于是,*历法越来越精准,只是这么多的历法并非全部都正式使用过,不过,它们对*的医学、天文、数学等方面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如:唐朝的皇极历,它有我国古代最早的完整的太阳运动不均匀的改正数值表。

*历法看着复杂,若顺着古人阴阳五行等理论进行梳理,就会发现,*古人从没离开过“天人合一”,故而,一切都那么顺应,周而复始,寒暑交替。

这本是自然规律,也是生物界的基本规律。

参考资料:

【《*历法》、《山海经·大荒南经》、《干支纪日法》】

本文链接:http://xingzuo.aitcweb.com/99530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