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日

最简单端午节手抄报(端午节手抄报起源)

首先写出主题,在右上角画上一位小男孩和一朵小花,中间画上一个三角形边框,上方画上一条横线,下面画上粽子的图案,底部画上波浪线。
1、首先在手抄报的底部画上粽子图案,主题两侧画上叶子,右上角画上一个小女孩,人物右侧画上一个方形边框。
2、顺着手抄报边缘画上龙旗边框,中间画上波浪线,左侧画上小男孩边框,左上角画上粽子图案。
3、继续在左侧装饰一下粽子和龙旗边框的颜色,就可以涂色了,先给主题涂红色和*。
4、再来给小男孩和小女孩的衣服涂蓝色和灰色条纹,三角形边框涂橘*条纹。
5、最后在人物上方写上主题文字即可,简单的端午节手抄报就完成了。
是不是很简单呢?快动手试一试吧!希望这篇介绍端午节手抄报的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记得点赞和关注哦!最后记得转发、收藏这篇文章哦!


一、端午节简介

端午节是*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为主。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5月5日,秦国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在写下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人们哀怜他的遭遇,于是把米投入江中以祭屈原。后来为了纪念屈原的这一天就是端午节。
划龙舟与食粽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传说屈原*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敲着鼓点游过来。他们把粽子、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给鱼龙虾蟹吃。
有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后说:“谁喝了雄黄水谁就能救救楚国”可是到了第二年五月五日那天许多人都喝了雄黄酒。
后来就演变成端午节要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的风俗。因此相传端午节也是为了纪念屈原而形成的节日。
另有一说是为了纪念孝女曹娥而传下来的习俗。
据说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恰好端午节那天她从自家跳江寻找父亲的尸体。当她来到江边时已精疲力尽但仍不放弃继续寻找并大声号哭着:“父兮!父兮!为何抛弃我而不认啊?”江神被她的声音所感动决定帮助她并由龙舟运回了家。
到家后得知父亲已*去多时,母亲将粽子丢进江里希望食物可以蛟龙水兽吃掉;但蛟龙也很同情这善良的女子想吃掉她的亲人更是因此使她父亲得以入土为安。
后来人们便把这一天视为“端午节”并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划龙舟以纪念曹娥。
2008年6月19日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俗称“赛龙舟”、“包粽子”是传统民俗活动。
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赛龙舟是为祭屈原之魂:祭祀他们的爱国情怀,而流传下来;
我们要学习他们这种精神,学习这种对文化的传承!
屈原曾提出过“举贤授能”的政治主张,但楚国君主却将他视为“国贼”、“逆臣”加以杀害;屈原遭到了贵族*的强烈反对与打击;无奈之下只好于公元前278年抱石投汨罗江而*;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每年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诗人节等;是*民间传统节日;亦是一个重要的文化节日。

二、端午节习俗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午日节、五月节、龙日、五黄节。它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草,熏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
粽子一般用叶类的为多,有三角形、四角形等多种形状,其中以龙舟形或漏斗形的粽子为多。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有花生、红枣等。粽子还可以用来祭祀祖先和祈福求福。
南方很多地方过端午节不吃”五黄”(黄鱼、黄瓜、咸蛋黄和黄豆面),但浙江嘉兴等地要在端午节吃”五红”(龙虾、苋菜、咸鸭蛋黄、赤豆饭和黄鳝)。
杭州人端午要吃”三虾”(虾饼,虾仁饼和虾子葱油饼);苏州人端午节要吃粽子;宁波人端午节要吃咸肉粽。至于端午风俗形成的时间,则有江苏部分地区和安徽南部一带的认为在汉代前期;也有一说认为五月五日是古代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
另外在广东广州等地还有过“五毒”(蜈蚣,毒蛇,蝎子,壁虎,蜈蚣)日的习俗。据说这几种毒虫咬伤后会中毒;也有的说这些毒虫是为了吞食米团或粽子而形成的。以上这些端午风俗都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据古籍《荆楚岁时记》记载:“以彩绳系臂或以拳套扣指而射之。”这就是古代五月用五彩丝线系臂或打拳的来历。据说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在这一天不能做什么,否则就会影响一年的运气。所以在这一天只能登高避“毒”。后来人们逐渐演化成不能去做这些事而在家中悬挂五色丝线以避邪驱毒的风俗了。
在南方许多地方还有插“五毒”(蜈蚣,蝎子,蛇,蜘蛛和蟾蜍)草的习俗;用五种毒虫的草各做一个小囊互相赠送称“*囊”;把这种*囊放在门楣上插一束青草以驱“五毒”;用五种毒虫草煮成的水洗澡;用五种毒虫草煮成的水洗眼或泡澡;用五种毒虫草煮成的水洗澡;在小孩额头上写一个“王”字以辟邪。这就是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端午节流行的“五毒”习俗。
关于端午节起源还有很多不同的传说,其中纪念屈原说法最为流行。在端午抱石投汨罗江殉国说是战国时期楚国三闾大夫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因*积弱被谗言陷害,怀抱石头自投汨罗江而*。人们为了纪念他留下了“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千古绝唱和“长太息以掩涕兮”的感慨。有“楚乡遗俗”说:每年五月五日,以竹筒盛米投水祭祀屈原,之后人们争相模仿此种风俗,即用竹筒盛米投入汨罗江中祭祀屈原。

三、端午节传说

端午节的由来,有许多说法。其中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这一说法来自湖北江陵一座战国时期楚国墓葬。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楚大夫,始投汨罗江而*,因秦军破楚之时以身殉国”。
西汉大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记载:“屈原,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西汉大文豪司马迁,在其所著的《史记》中有关于端午节起源的记载:“五月五日蓄兰而浴之,取除病疫之气”。

本文链接:http://xingzuo.aitcweb.com/913429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