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日

描写夏至的唯美诗句(农作物生长的最好季节,夏至时节)

1、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
2、山*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3、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苍穹浩茫茫,万世无穷尽。
4、绿槐风动人初长,黄麦雨过麦气凉。
5、小暑过,日初长。麦结实,正可耕。
6、北户有贤人,北户春昼长。桑叶树村落,鸡鸣山房庄。
7、一年最胜夏时节,麦浪翻金浪滚动;
十里荷香飘满地,荷叶田田水满池。
8、夏日炎炎正好眠,老妻执手看垂莲。荷花出水三分白,如雪如霜满地香。——杨万里《夏至即事》
9、夏云处处来,千嶂里时时醉。
10、夏花开尽叶初长,树树蝉声连夏色。
11、小暑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张岱《自为墓志铭》
12、夏日苦热热难熬,蝉鸣树上知了哀。
13、柳阴直,*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飞云过尽鸟翩跹,望断南飞雁?
14、五月半间至夏至一阴生,绿阴满地要多眠。
15、小暑过,日渐长;蝉始鸣,白露降;半夏生,苦菜秀……


1.夏至到了,夏天也就来了。

夏至,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从夏至开始,白昼逐渐缩短。我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鸣鸠拂其羽。”意思是说,夏至后,鹿角开始退化,而蝉则是因感阴而鸣;因天高气爽,蝉儿开始大量地鸣叫起来。夏至过后,因天热地广水长,草木繁盛,蝉儿的叫声就显得更加响亮了。
夏天是最热的季节;夏天是阳光强烈、气候闷热的季节;夏天人们穿的衣服也比较多;夏天人们很少外出运动。不过在夏季的时节里,我们要多到户外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放松身心还能锻炼身体呢!
说起夏天又想到了我心爱的小狗——球球。它那圆圆的身子就像一个皮球一样圆;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嵌在头上,毛绒绒的脑袋上还有一个“小毛球”呢!球球十分贪玩也十分淘气。每当我走到家门口时就会看见它正和邻居家的小狗在玩“抓人”游戏呢!有时它还会趴在地上假装吃东西。就这样,它玩得满头大汗也不肯回家。当我回家时看到它满身都是汗还在和别的小狗“打架”呢!看着它那滑稽样我也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

2.夏至节气正值小满、芒种、夏至时节,此时的江南地区,稻麦正盛,桃李初忙。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也是太阳到达黄经90°时。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又称冬至线),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最长,夜晚时间最短。夏至前后,我国除青藏高原、东北北部和*西部等地因气候偏冷而自然降下大雪外,我国大部分地区最低气温多在18℃以下,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江南一带也因“夏至”的天气变热而进入夏季。“夏至”过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开始减弱回撤,我国北方地区进入一年中日照时间最短的时期。盛夏时节,阳光强烈、气温偏高、降水量增多。
一般在公历6月22—24日或7月5—6日交节。说的是在夏至节气时,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而鹿的角在夏至时最为茂盛;蝉则属阴,所以属阴而半夏则是阳性的*材;半夏是一种喜阴的*材。

3.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节,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南北半球昼夜等长。夏至这天的阳光直射到的地方,几乎是全年最热的时候;而在北半球的正午,阳光几乎是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所以夏至这天的日影最短。夏至节气是夏季最热的时期。从这天开始,白昼就会一天天变长,阳光也越来越猛烈。每年6月21日或22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20°时为夏至。
夏至时节,我国北方一些地区已进入夏季,南方大部分地区也进入了炎热季节。尤其是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大部分地区日平均气温均在22℃以上。正是农作物生长的最好季节,也是农民劳动最辛苦、最忙碌的时候。俗话说“热在三伏”。按公历推算,每年6月21日前后为三伏天的开始;到7月9日前后为三伏中的中伏;8月16日前后为三伏结束天。入伏意味着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潮湿闷热,人们就叫做“桑拿天”

4.“日长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极也;

日影长至,又取半之半,故曰夏至”。夏至一阴生,二阴起,至阳之气已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春夏养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以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这里的“阴阳”都是指太阳而言,因为人在早晨时(太阳初升之时)从人体来说是属阳的,到了中午(太阳偏西之时)就属阴了。所以说“夏至一阴生”,阴气极盛而阳气始衰。随着“夏至一阴生”的到来,自然界的变化也由阳转阴,天气也就由原来的炎热逐渐变得凉爽了。夏至时节往往还是各种虫卵和病菌最多的时候。古人认为“夏气之应,最速于此”(《素问·四时刺逆》)。夏至一阴生,自然万物生长逐渐旺盛起来了。《周书》说:“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周书·王会传》)。意思是说:太阳到了正午时分就落山了。

5.“日北至、日长至、日短至、日近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夏至’”。

“至”即到,“至”的意思是最。这一天,北半球各地白昼最长,且越往北白昼越长。因此,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此外,夏至时刚好赶上麦收,所以有“夏至麦秋”之说。
相传,女娲在造人时,由于当时还没有太阳,所以人们就创造了太阳。但到了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这时的北半球各地却是白昼最短,黑夜最长。我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蝉乃追始。”意思是说夏至之时麋鹿开始补充角具的毛发;蝉也因感阴气之生而鸣叫不停。这一节气中的“鹿角解”指鹿因为感受阴气之生而大量补充角的毛发,蝉始鸣是说因感受到阴气之生而大量鸣叫;“蝉乃追”指因感受到阴气之生而许多蝉聚集在一起鸣叫。这一节气中的“蝉乃追”是因为感受到阴气之生而大量聚集在一起鸣叫。这与我国劳动人民在实践中认识到的夏季炎热、多雨,容易发生洪涝灾害是一致的。

6.“六月节……暑气至此而盛也。

热在三伏,发在秋分……故曰: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7、六月中……日影短至,言露天不得晒物也;日影长至,言物影不能透也。
8、夏至三庚数头伏,指的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夏至,在公历每年6月21-22日交节。
9、阳暑开朱户,阴符近紫庭。
10、朱户……仲夏六月……朱户生光。
11、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12、夏至连阴半月余,南至北斗指东南;万物生长此时,皆以阴生而为主;此时节宜收不宜散;若能谨察此意而不失之者可成“天和”之象也;大暑节令以此为节点也将步入后半段的“长夏”。
13、冬至阳生春又来,夏至阴生夏将去。
14、夏至为岁首,万物皆生长于内;夏至为月始,万物皆敛藏于内;夏至为时中(指农历五月),万物之气达于极点。冬至日为岁尾(指农历十一月),万物收藏于内。

本文链接:http://xingzuo.aitcweb.com/913034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