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日

关于中秋节的绘画(关于中秋节的传说)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这一天,人们赏圆月,吃月饼,把月饼作为礼物赠送给亲戚朋友。
中秋文化是*历史文化长河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涵盖了政治、经济、宗教、文学、艺术等方面,是*传统文化中最为丰富的一部分。同时,中秋节又是一年中的重大节日。中秋佳节,合家团聚,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风俗都与中秋有关,寄托了人们对团圆的向往和美好生活的祝福。


一、神话传说

传说,古代有四大天王,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和北方多闻天王。他们掌管着三界的安宁与秩序。后来,天界把四大天王分开,东方持国天王掌管东方的国土,南方增长天王掌管南方的国土,西方广目天王掌管西方的国土,北方多闻天王掌管北方的国土。他们各管一方,互不统属。
由于“八月十五”是秋季的正中,所以称为“中秋”。而中秋节又称为“团圆节”。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
中秋节与元宵节和端午节被称为我国三大传统节日。这一天有许多习俗活动:吃月饼、赏花灯、猜灯谜、放*花等都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习俗活动。有很多流传至今的神话传说: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等都是发生在中秋节的民间故事。
人们在中秋节吃月饼以庆祝佳节或祭祀活动,如果家人能团聚在一起赏月就更好了!这些美好的愿望在《嫦娥奔月》一诗中得到了生动的表达:“忽见月宫新桂枝,桂花宫里粉妆稀。嫦娥应悔偷灵*,碧海青天夜夜心。”

二、绘画内容

唐代中秋节,由于宫廷与民间的经济活动、文艺活动都十分活跃,所以中秋成为一个全民性的节日。唐玄宗李隆基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五日,从此开始了民间的中秋赏月活动。在这一天,人们登上高楼,把酒临风,仰望明月。也有把酒问青天的情怀。到了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加盛行,《东京梦华录》中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许多人家还“以纸制灯为戏”。在宋代有一种叫“宫灯”的月饼,是用糖汁烤制的。元代中秋节没有吃月饼的风俗。
明清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生活的需要,中秋节逐渐成为一个喜庆团圆的日子,是*人最重要的文化传统节日之一。明、清两代皇家对这个节日极为重视,把它当作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皇帝在这一天最早接受臣民的拜月祈福仪式;赏赐群臣月饼;和臣民一起赏月、饮酒;观赏花灯、歌舞表演等活动。
到了清代中秋节这天祭月、赏月、吃月饼和玩花灯等习俗仍然十分盛行。民间形成了许多有关中秋赏月、祭月的民俗传说:其中最脍炙人口是南宋吴自牧所作《梦梁录》中所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的记载。
*各地不同风俗而又久负盛名的赏月活动更是数不胜数:北京“八月十五夜……儿童们玩一种叫做‘走月亮’的游戏”;福建“中秋夜要进行‘拜月’活动”;浙江“人们到了中秋节这一天一定要吃月饼”;江西“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晚上必须赏月”;广东“中秋之夜要拜月娘、祭月娘”。
在绘画艺术上,清代中秋绘画主要以寓意团圆、美好和谐为主题:一轮明月高高挂在天空之中,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片祥和之中。中秋佳节之夜,无论是皇宫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要合家团聚、把酒言欢。画家们多以团圆为主题来描绘这美好时光。在清代宫廷绘画中有很多以中秋节为题材的作品都是以团圆为主题的画作。

三、绘画技法

在国画中,主要表现月亮的技法有工笔、写意之分。工笔是先画出轮廓再填色,而写意是先画轮廓后填色,前者是写实,后者是写意。在我国,工笔技法可以上溯到东汉的曹不兴、张芝;北宋的黄筌和张择端;元代的赵孟俯和王蒙等等,而对现代水墨人物画影响较大的则是张大千先生。他在1923年至1934年期间曾多次绘制《八月十五夜观月图》《嫦娥奔月图》。他的画法以勾勒为主,注重轮廓的质量和结构的准确。其线条富有弹性,讲究用笔的技巧,线条粗细变化很多。他能在线条中运用各种变化,使得画面显得丰富而有立体感。

本文链接:http://xingzuo.aitcweb.com/912995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