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日

2022年清明节放假几天(清明节的来历)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崇拜与礼敬祖先的文化传统,民族意义上的清明已有数千年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这一天人们要扫墓、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南方部分地区还有踏青出游的习俗,人们在清明前后遍插油菜花和柳枝。清明节的习俗主要有扫墓和踏青。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
清明扫墓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这一天要到先人坟墓或祖宗牌位前清扫落叶、擦洗墓碑。人们通常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修整坟墓,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还要在上面压些纸钱,让旁人看看这里又添了多少地;还要在坟上压些纸钱,免得妖魔鬼怪及恶劣气侯损害它。最后还要将杯中酒洒在地上,这是给坟墓培上新土、修整坟墓用的。
清明节与春节、中秋并称为*三大传统节日。由于这一天有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两大习俗相结合,所以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
清明节的来历:


1、因介子推之*而设立

介子推(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511年),名光,字子推,春秋时期晋国(今山西临汾)人。晋文公时任公子重耳(晋文公)的贴身侍卫,在晋献公杀重耳及姬虞时,晋文公想除掉重耳身边的**。介子推深为不满,于是和重耳的另一个侍卫,在晋文公流亡期间一直伴随左右。等到晋文公派人请他回晋国后,介子推拒不出山。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晋做了国君,即晋献公。但介子推却不肯接受重耳的赏赐。晋献公发现后,就派人去找介子推,但介子推早已带着老母亲隐居绵山(今山西介休县绵山)。晋献公无奈,只能放火烧山,想*介子推出来。结果山上真的着火了,可等大火熄灭之后,发现介子推母子俩已被烧*了。介子推的朋友知道后很伤心,大家都为他惋惜。后来人们就把这一天定为寒食节(也称清明节)来纪念介子推。为了纪念他,后来就改为清明节。晋文公为了让百姓都知道自己对介子推的情感,于是在第二年的这一天下令禁止生火煮饭。

2、汉武帝开始推行一年两次的上坟扫墓制度

汉武帝刘彻(前154—前87年在位时,为了改变武帝晚年“海内虚耗”的现象,使“天下富足”,于是他推行了一种新的制度,即每年冬至以后一百零五天为寒食节。冬至以后一百零五天叫“禁*节”,也叫“冷食节”或“百五节”;冬至以后一百零五天叫“上元节”,也叫“寒食节”。清明节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汉代时,长安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定为寒食节,这一天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用面粉做成的饼子和各种食物)。后来逐渐合而为一。寒食节时要扫墓,为*去的先人清理坟茔(用纸做的纸钱)并插上柳枝,给坟墓培上新土。这就是当时人们所说的“扫墓”。后来清明节与上巳节合并为一个节日,即清明节(清明前一、二天);从此寒食、清明两节就合二为一了。

3、西汉时形成了清明扫墓的风俗

据记载,*民间从汉代就有了清明节扫墓的习俗。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三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郊,为除瘴也。”唐代《三辅*》卷七也说:“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俎,有道其如此。”清明扫墓,源于春秋时期的介子推。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将其葬于山西介休绵山。晋文公下令,在绵山立清明节祠,每年都要举行扫墓仪式。后来,介子推被焚于火*,人们就把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节扫坟”。以后,两京及各省城乡皆立墓生“寒食节扫坟”之规。在清明之前一日或之后一日均可。据《清通礼》载:“岁时节物,无不祭扫”。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节气的起源地是在*,但其习俗却远播海外,特别是东南亚各国更为盛行。

4、《春秋繁露》:“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之“清”,指的是天气清明;清字的本义是洁净、清楚、清净,引申为清晰、明显、鲜明。在民俗文化中,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古代帝王将相会把“清明”这天作为向祖先汇报情况的日子。这天人们扫墓祭祖,与祖宗联络感情;同时进行体育活动,如放风筝。清明扫墓,这一习俗世代相传。而清明节最早只是一个节气,没有节日之名。
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安排在春分以后,而民间则认为在清明节气中,天朗气清、草木萌发、万物生长、气候适宜、气温较前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之说。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5、杜牧《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牧童遥指杏花村。”
8、杜牧《清明》诗:“借问酒家何处有?
9、杜牧《清明》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散入五侯家。”
12、杜牧《清明》诗:“小满初终杏花开,阳阳转换无人管;清明扫墓踏青去,又见人间戴乱丝。”
15、杜牧《清明节》诗:“春回大地千峰秀,日暖风和万树梅。东君也为我颜色,故穿庭树作飞花。”
17、杜牧《清明日对酒》诗:“明日重高歌对酒,何时一笑且独斟?少年乐事皆抛尽,日暮醉归风露声。”

6、寒食节的来历

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清明为节气,寒食节为传统节日。传说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流*外,在流亡途中,连吃了几天冷饭,胃肠道都给冻坏了。随行的大夫们想尽办法,也未能解除难题。这时介子推“割股啖君”,重耳吃了几天好饭,马上又感动起来。为了纪念介子推,重耳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做饭。这就是“寒食节”的来历。
关于寒食节也有一个传说: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将他从*灰复燃的火海中救出来,重耳为了报答他的恩德,将介子推封为“清明公”。民间因此也把寒食节(清明节)叫做“清明”(或“重九”)。这一天除了吃冷食之外,还要禁*火、插柳枝、蹴鞠、拔河等。

本文链接:http://xingzuo.aitcweb.com/912927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