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日

2013年中秋节(中秋节有哪些习俗?)

中秋节,又称仲秋节、拜月节、团圆节等,节期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仲秋节是秋天的第二个月,古人称秋为“二”,二月二,正是“中秋”的意思。在*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西汉、新朝时期,定型于唐朝初年。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了唐代,中秋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为“八月节”、“八月半”;又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亮进行的,所以也被称为“月夕”、“月节”或“月夕”。


1、祭月

祭月,是中秋节重要的节俗活动之一。祭月,俗信祭月后,大家分吃团圆饼之习俗,就是从唐朝开始的。唐高祖时期,已有“中秋夜迎寒”的活动。
一般是在室外燃灯下拜,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由皇上及大臣们一起拜月。清朝的时候,祭月受月神为“月神”的风俗在北京盛行。
旧时北京人家多在屋内西头一排固定的位置放置一张桌子,上放月饼及西瓜等供品;桌旁放一小烛台,插着各色彩旗或纸花。人们在供桌上摆好月饼和西瓜等祭品,再由家中成年妇女向月神供酒献食。老人们还将月饼和西瓜等拿出来与全家分享,月下共吃月饼赏月。现在的北京中秋节拜月时,已经很少见到摆供品的情形了。

2、赏桂花

中秋时节,正是丹桂飘香,金桂遍地的季节。我国一直有在中秋节赏桂花的习俗。《清嘉录》中就有“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在中秋佳节赏桂花,吃月饼已经成为了*人过中秋节的重要习俗,也是许多外国友人所喜爱的*传统文化。
在杭州的一些公园和风景区内,人们将赏桂花和吃月饼结合起来,寓意着“月圆人更圆”。桂花有很多种。在杭州,桂花一般被种植在公园或庭院内。当秋天来临时,在阳光下绽放的桂花似乎在诉说着自己对人们的祝福:“让我们拥有一个快乐而幸福的生活!”除了观赏和吃月饼外,中秋之夜有些地方还有烧纸、燃放*花爆竹等活动。
*人向来就有祭祖、拜神、求福、祝寿等习俗。中秋节日中午过后不久,人们就开始忙碌起来了。据我观察发现,人们纷纷去卖纸灯笼和金箔制品以及各种各样的纸月饼、花月饼和各种花制品。

3、吃月饼

中秋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4、观潮

杭州观潮自古就是一大景观,历代诗人对此有不少吟咏,清代诗人袁枚曾在《观潮》一诗中描写杭州观潮盛况:“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在浙江东部的钱塘江上有一个有名的观潮点,它就是杭州虎跑寺前的潮音洞。农历八月十五晚上八点左右(大约在农历八月十五晚上八点左右)当潮水涌来时,在潮前十几米处就可听到震天的雷声和汹涌的涛声。潮水由东而来,到了离潮面四五米时,又突然逆上,一层地向岸边涌来,形成“海门之开”的奇观。杭州观潮有一整套完整的规矩和仪式:先是先在潮前1-2天到潮面上用沙土垒成“望潮塔”。到了中秋之夜潮位上涨时就搭起“望潮”的高台;再是“击鼓催潮”;最后是“群龙聚会”。这就是闻名中外的杭州观潮风俗。

5、猜灯谜

在我国南方,有在中秋节挂“灯”的习俗,灯的样式很多,最常见的是“虎形”和“鸡形”两种。“虎形”的灯,其形状似老虎,或伏或站;“鸡形”的灯,其形状似鸡雏,张牙舞爪。中秋夜灯内点得最多的是蜡烛。古人对这种蜡烛十分珍爱,称作“长明灯”。南方有些地区至今还延续着中秋点灯、猜灯谜的风俗。家家户户都要挂起红灯笼、贴上灯谜。
猜灯谜也是中秋节一个重要习俗。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从唐代起,谜语在民间流传,一些文人雅士对谜中之意有所领会,便在诗中予以回答,于是出现了文人学士对谜底不加说明地作答的情况,这种以诗谜的形式与文人交往、娱乐的风气一直延续到了明朝。到了清朝,猜灯谜活动发展为全民族的游戏活动,一些地方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灯谜文化。因此,中秋灯谜便成为春节灯谜之后我国第二大民俗节日里最有影响的活动项目。

6、登高赏月

登高远眺,有利于消除疲劳、放松身心,更好地体味中秋佳节的无穷乐趣。据记载,中秋赏月源于唐代,成熟于宋代。《东京梦华录》中就有中秋夜“灯火上林苑”的记载。明代,赏月活动在社会上更加盛行。清代,中秋节的风俗依然盛行。在民间,每逢中秋之夜,不仅有全家团聚在一起赏月吃月饼的习俗,还有拜月的习俗。拜月活动一般由*人邀请亲朋好友一起参加。男主人则拿出珍藏的“月宫图”、“桂花酒”等供品供祭月亮,祈求月亮神的庇护。拜月之后,人们往往还要举行一些娱乐活动以助兴。
*人历来把家人团聚在一起称之为“团圆”。自古以来人们就有中秋赏月的习俗,今天更是如此。

7、耍龙灯

耍龙灯,又称耍龙灯、龙舞,是一种*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流行于全国各地。每逢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龙的传人自居。每逢龙灯到来之前,乡村街道张灯结彩,人们敲锣打鼓,舞龙的人随着锣鼓节奏起舞。舞龙的队伍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胖有瘦,形态各异。他们中有的盘腿而坐,有的跪在地上,手持龙头、龙尾不停地舞动,随着节奏的高低上下翻飞。他们舞的龙越长,说明当地的人们生活越富足;舞的龙越短,说明当地人们生活越贫穷。还有一种舞龙叫“耍活宝”。这种龙灯是在泥塑或纸扎上绘上各种颜色和文字图案的人物、动物、花草树木和吉庆图案等,再涂上色彩和纸张粘在一起捏成各种形状玩具。

本文链接:http://xingzuo.aitcweb.com/912908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