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日

农历三月三是什么节日(为什么宴饮不到三月三去找点吃的?)

三月三,又称上巳节,是*民间传统节日,也是*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三月三”又称“踏青节”、“歌节节”、“三月会”等。因相传农历三月初三是黄帝的诞辰,因此俗称黄帝诞辰为“三月三”。它以祭祖习俗为主,兼有踏青郊游、举办歌会等活动。据传此节日源于人们纪念黄帝的活动。
农历三月三日在*传统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在古代被称为“上巳节”,以纪念*难的人和祭奠祖先为主。农历三月三是*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属于祭祀性节日。
农历三月三日是人们踏青赏春、纪念屈原的日子;又因为这一天在*有很多人在上巳节这天举行祭祀活动,所以又称上巳节为“上巳节”,也有人称它为“兰盆节”、“踏青节”、“浴兰节”等。
一般在农历三月初三举行。因相传这一天是黄帝的诞辰,故又称三月三为祭祖节,与清明节、重阳节并称为*三大祭祖节日。在这一天有很多相关的活动:


1、祭祀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载:“祭,祭也。从祀,为省。祀,飨也。享,供也。”意为祭祀的意思。祭祖是祭神的一种方式,在我国各地流行,都有不同的形式。祭祖是“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行为,表达了*民族慎终追远的情怀和传统美德。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祭祀活动是对先祖、祖先的感恩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儿女慎终追远、饮水思源、不忘根本的体现。
相传上巳节是由古代帝王的节日发展而来,上古时代在三月上旬举行“上巳”之礼,即人们到水边沐浴以去*秽。因其时已近春令尾声,人们已能感受到一丝春的气息。故这个节日又叫“修禊”或“洗春浴”。人们穿着新衣,带上酒食、水果等物到水边去祓除不祥,并举行一些活动来纪念这一节日。魏晋时有了“修禊”之俗。
南北朝时已成定制,每年三月三日朝廷要举行盛大的宫廷祭祀活动(又称“上巳”)和祭祀大地母(又称“后土”)及水神羲娥之神(又称“上巳”)。上巳这一天也是古代帝后妃嫔们相邀出游的日子,故又称“三月三”或“三月会”。
唐宋时上巳节已形成固定的仪式,皇帝和王公大臣们到郊外举行祭祀活动;民间百姓也在这一天祭祖、踏青、宴饮、蹴鞠、行令等项活动。
唐宋时代,人们除了在上巳节这一天进行一些具有民俗性与娱乐性的活动之外,还举行一些隆重盛大的集会庆祝节日。如著名的兰亭修禊、曲水流觞(曲水之滨以酒为池,列翠袖佳人为戏者,于水之湄作羽觞饮之)等习俗。到了南宋时,上巳节已逐渐演变为一个单纯的祭祀节日,只是在这一天要进行一些具有娱乐性质的活动而已。
(1)男女青年聚会在水边举行游乐活动(俗称“祓禊”);
(2)举行歌舞演出;
(3)曲水流觞、洗浴、求偶;
(4)踏青郊游等。这一天的活动很多,形式多样。最隆重盛大的是修禊仪式,即在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到水边去沐浴、游乐、祓除不祥;
(5)郊外宴游;
(8)踏春娱乐;
(10)饮宴集会等。以上这些活动一直延续到清代中叶以后才逐渐停止。清代《帝京岁时纪胜》记载:“三月三,京师士女出游,有不能自归者”、“朝出而暮还者”、“夜分而出者”等皆为不归之人。

2、宴饮

三月三上巳节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民间有很多的习俗,其中有个风俗就是在这天宴饮。不过在古代宴饮一般都是在家中进行,因为这一天很多人会外出郊游、踏青,所以古人将上巳节看作是踏青的日子,在这一天要进行聚会活动。
宴会有很多种形式:
1)一般人在家中举行的宴饮活动就是在家中举行了,例如《荆楚岁时记》中就提到:“三月三日天气清和,故谓之‘上巳’。此日已经春困,故谓之‘修禊’。……此日已修禊,故曰‘祓禊’也。修禊乃古人三月上旬修完身面及家宅之礼。”
2)民间宴会这一天在家中的宴饮也很多,例如《南史·梁元帝纪》中就说:“三月三日上巳,宫人自择佳者……时男女各十六人,装彩结彩为宴游之会”。这里说的“上巳”就是“上巳节”,在古代也叫做“女儿节”。在这一天可以尽情的游玩了。
3)文人的宴饮活动就比较多了,例如《南史·王弘传》中说:“王弘造新亭,开四柱台以宴群臣。于时风雨忽至,公以被覆面而寝。”这就是著名的“踏青”诗。
4)在古代也有一些官员在这一天要外出宴饮,例如《宋书·礼志二》中就提到:“三月三日上巳之辰,公卿百僚及士庶各有游宴。其有不能自完者,辄许后日补之。官给酒食……其官爵禄秩不以品为差”。

3、游春

游春,又叫踏青,古时的三月三有“上巳”之名,指的就是春天的第一个节日,是一种自然的现象。民间认为:到野外走一走,就能祛病消灾、平安幸福;游一游春,能使身体健壮。从汉代开始便流行于全国。东汉时,汉光武帝刘秀曾到洛阳南郊去扫墓。他在墓前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写着:“汉故征西将军冯奉世墓”。冯奉是东汉初期的著名将领,他曾奉命率领军队平叛。有一次冯奉和他的部下们去郊外打猎,不料被一个贼寇所擒,贼寇把他们押到了刘秀面前。
刘秀问:“你们来此地有什么目的?”
冯奉说:“我们是为陛下来扫墓的。”
刘秀又问:“你们当中谁是家里的成员?”
刘秀接着说:“你们为什么不到远处去找点吃的呢?这样在野外也不至于挨饿受冻了。”
冯奉听后,非常惭愧,就向刘秀认罪了。后来,冯奉还被封为昌邑侯,他的后人便把这个日子叫做“上巳节”。
1、忌用刀锯砍伐树木,以免伤人;忌在野外烧火煮饭,以防失火;忌在野外放风筝,以免被风刮走。同时还要忌杀生、吃生食(如无菌鱼、鸡、鸭等)以及饮酒、饮醋;忌用*水洗刷衣物等。
2、忌杀生,吃猪肉应挑肥的(瘦肉)而食之;不吃狗、猫及带毛的动物(如鸡、鸭等)。在野外生火做饭时应先烧掉衣灰。生吃瓜果时要洗净或去皮。不要用水洗衣服,以免沾*衣服上的病菌。不要向河里扔垃圾或废水,以免*染水和河中的鱼虾。
3、忌在野外睡卧和坐卧(如野外)久坐不动;妇女产后不宜沾床(不能坐在脏水中)。

4、踏青

这是一项起源于古代的活动,当春天到来之时,人们纷纷出门去踏青,放风筝,并且把象征着吉祥的柳条、布条等折下来,绑在风筝上,再让它飞上天去。这样就可以祈求平安和吉祥了。
踏青还有一种说法是源自于古代的“田猎”,古代人在春天时候就会去狩猎。这种狩猎是属于一种军事活动。春天到了之后,野外的植物开始发芽。这时也是去野外寻找猎物的好时候,所以在这个时候也会举行一些“田猎”活动。
古代的猎人们在春天的时候会去寻找自己的猎物。他们将猎获的猎物带回家中进行屠宰之后再分而食之,还会将其中最好的肉拿出来祭祀祖先或者神灵。

本文链接:http://xingzuo.aitcweb.com/912678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