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日

端午节手抄报资料内容(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它是*民族传统的节日之一。
端午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在*民间传统节日中,端午节历史最悠久。最初只是一种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的图腾祭,后因诗人屈原在此日抱石自沉于汨罗江而成为爱国节日。节俗的主要内容由屈原传说及龙凤文化、民俗节日(包括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等部分组成。
农历五月初五是*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午日,是我们*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甚多,如纪念屈原说、伍子胥说等;在民俗方面,此日人们要插菖蒲、艾叶以驱鬼,熏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辟邪等。


1、包粽子

*的粽子分为甜、咸两种,甜粽子中最出名的是红枣粽,咸粽子中又以猪肉粽最有名。
粽子是一种节日食俗,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粽子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贡品,后来逐渐成为端午节庆美食。人们在包粽子时还会在粽叶上写一些祝福语,比如“平安”、“富贵”等。
古代的人们还把包好的粽子用竹篮子装好,用彩绳捆好,再绑上一个美丽的小花。
一般会在端午节第一天吃。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他们还把粽子投入江中喂鱼,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有位渔夫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一个大皮囊,向江中倒糯米撒盐,让鱼都吃饱了不去伤害屈原的尸体。
过了几天,人们为了不让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又把竹筒倒满糯米放到江里喂鱼。就这样一直延续下来。
由于每年要吃粽子,所以人们把包粽子这一习俗延续了下来。从那以后每年端午都有包粽子的习俗。到了现代,人们包粽子越来越讲究了。
不同地区有不同口味,比如南方地区有咸肉粽、蜜枣粽、豆沙粽等;北方地区有大蒸包和小笼包;有的地方还在当地加一些名为“咸蛋”的东西上去。
在端午节吃粽子是*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据《荆楚岁时记》记载:“仲夏端午谓之端五。重午与端,故五月之气如虎狼毒及截午之毒……五月五日以为恶月恶日……”
民俗学家李树建也认为:“端午为五毒之日”故民间多食粽(糯米制品)以防毒虫伤害身体;北方地区则以小笼包子为主食以避瘟疫之气。
吃粽子是*人民素有的传统习俗,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以民族传统习俗名称命名的食品。

2、划龙舟

龙舟竞赛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相传战国时期的楚国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吴越春秋》中记载:“吴王阖庐为忌辰,群臣举哀一日;舟船莫不焚沉。”这里所说的“舟船莫不焚沉”即指划桨竞赛之事。划龙舟的风俗,是*民间传统水上体育活动之一,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目前已被列入*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划龙舟时是要在两岸观看的人们,都要拿着自己家里的饭团、包子、粽子、水果等食物分给划龙船的人吃掉以求保佑。划龙舟比赛不但可以强身健体,而且在端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还寄托了人们对屈原的悼念之情。端午节划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活动,更是一种文化活动;它已经成为了一种娱乐形式;它不仅体现了我们*民族“以和为贵”、尊老爱幼、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挑战自我、努力拼搏和团结一致的精神。而且体现了我们*民族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因此,每年的端午节都有划龙舟比赛。
龙舟竞赛不仅是一种体育活动,而且是人们以龙喻志,以龙强体的一种活动。在端午节时划龙舟不仅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还能体现我们*民族顽强拼搏、力争上游、自强不息的精神;所以每年这个时候大家都会争先恐后地去划龙舟来表达自己心中对屈原的怀念之情;所以才有了“龙舟竞渡”这种表现人与人之间最美好感情的活动;才有了我们*民族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精神!

3、喝雄黄酒

端午节时,*南方许多地区,人们会在家门口挂上菖蒲和艾叶,据说这是用来避邪的。而在北方,则比较流行的说法是:端午节这天人们会饮雄黄酒。其实,喝雄黄酒并不能达到驱除鬼怪的目的。
所谓雄黄酒,其实是一种*酒。它是用一种植物的叶子包着糯米煮熟,然后加入适量的雄黄粉末和酒精制成。*酒在南方比较流行,尤其是江浙一带。
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主要成分是硫化砷,俗称砒霜。据《本草纲目》记载:”砒霜味苦,微寒无毒。主惊痫、痫病、心腹结气、破伤风、五蛇毒……””凡服之多得奇疾瘟疫,以酒灌之则立解”。
雄黄酒的具体制作方法是:取适量雄黄放入酒中浸泡几天后使用。在端午节当天上午用来浸泡雄黄的酒要喝完。
当然,这种做法并非每个地方都有的习俗。在江苏地区,人们会将雄黄兑进酒中一起饮用,认为可以避邪;而在贵州地区则流行用雄黄泡酒,认为可以驱蛇、虫蚁。
雄黄酒主要适用于以下病症:
一是疮疖肿毒:用雄黄加水煎熬取汁,用来涂敷患处,可以消肿止痛;
二是疥癣:用雄黄酒涂抹患处可以止痒消肿;
三是各种皮肤病:雄黄酒用来涂抹患处可以*皮肤各种疾病;
四是脚癣:将雄黄酒涂在脚上可以杀菌消毒止痒;
五是淋病、尿道炎:雄黄研末调酒服下或涂擦患处可*淋病、尿道炎等泌尿系统疾病。
但是雄黄酒不宜多喝,一次饮用量最好不要超过10毫升(约1汤匙)。因为雄黄酒含有较多的乙醇物质,长期饮用会出现酒精中毒(包括醉酒)。而且从中医的角度看,雄黄酒还有一定的毒性;
六是小儿惊风:《饮膳正要》记载:”五月五日取雄黄末涂小儿额及鼻口,可免惊悸”。民间认为用雄黄涂额及鼻口能解百毒;
七是白骨处涂之:《玉烛宝典》认为雄黄可治”五毒”(蜈蚣、毒蛇、蝎子、蟾蜍、壁虎)。因此在端午节时可将雄黄涂抹于小儿的头上和身上。

本文链接:http://xingzuo.aitcweb.com/912637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