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波罗蜜多心经(《心经》中所说的五种禅定境界)
大乘佛教经典,是大乘佛法的基础。大乘佛教经典,由于教义比较深奥难懂,难以理解和记忆,所以在佛教界流传不广。虽然如此,大乘佛教经典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其流传范围很广。如《金刚经》《楞严经》等,就是大乘佛教经典中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经文。
《心经》作为大乘佛教经典之一,流传极为广泛。它不仅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佛学典籍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佛学典籍之一。
《心经》中所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等等名言名句就出自《心经》。在我国古代宗教典籍中也有许多引用《心经》内容的文献。
《心经》作为大乘佛教经典之一,也成为了世界上许多*和民族所熟知并喜爱的文学作品。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心经》中所阐述的五种禅定境界。了解《心经》对我们现实生活和生命具有怎样的指导意义?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帮助呢?
大乘佛教经典中的五种禅定境界是:
一、观自在
观自在菩萨,意为能够自在地观察一切,而不被外界的事物所迷惑。所谓的观自在,就是通过观察外界事物,而达到内心的清静和解脱。
对于修行人而言,观自在境界的修练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观自在初步阶段,此阶段主要通过观察自己的内心世界,来观察外在的事物。
第二阶段是观自在进一步阶段。
第三阶段是观自在最终境界。此阶段主要通过观自在来证入涅盘境界。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况和特点,每个人都有自己所修习的禅修法门、所感受到的禅修境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达到最终境界。所以并不能要求大家都去追求和达到“观自在”这一最高禅定境界。
二、色不异空
“色”指的是客观事物的现象,是真实存在的,包括各种色彩、声音、气味、形状等。“色”可以说是一种感受。“空”指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它是没有任何感受的,它不会使人产生任何情感。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就是佛教所讲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心经》中所说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就是指色空观。
色空观和色境观不同。在色境观中,我们看到了一切事物都有一个实相;在色境观中,我们看到了一切事物都没有实相。也就是说,当你处于色境时,你看到的一切事物都不是真的;当你处于空境时,一切事物都是真实存在的。
只有同时认识到色境观和空境观才能真正地认识到无常、无相等真理。
三、空不异色
我们生活中常说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指的就是色与空之间的关系。这一境界也被称为“三摩地”,在这一境界中,由于没有任何的思维和念头,所以不会产生任何的杂念。在这种境界中,由于无有念头产生,所以就没有任何的思想和思维过程。当一个人达到这一境界时,他也就彻底证悟了“空性”。空性与色性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东西,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什么叫“色不异空”呢?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达到“空性”境界时,就不会产生任何的思维和念头。当一个人达到“空性”境界时,就能完全超越“色”的范畴,也就是当一个人完全没有了任何思想和思维过程时,他就不再被“色”所左右了。
当一个人达到了“空不异色”的境界后,他就能够彻底证悟宇宙人生的真理了。也就是说:他能够彻底地从生*轮回中解脱出来;并最终彻底获得永恒与自由。
四、色即是空
“色即是空”,即指色身的一切色相,包括形象、形体、名称等,都是由心而起。
一切法色为空,所以《心经》中所说的“色不异空”是针对着色身而言的。我们所见的所有事物,都是心在作用于外境后显现出来的结果,比如你看见了一棵树,那么这棵树就是你的心在作用于外境后产生的结果。“色不异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之所以能看见世间万物,在于我们心中有一个“我”或一个“心”。有了这个“我”或“心”后,才会有色存在;有了“我”或“心”后才会产生一切物体,这就是佛家所说的“缘起性空”。没有这个“我”或“心”存在,也就没有所谓的色。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真实不虚、妙用无穷、圆满具足、永恒存在的真我或真性,这就是佛家所说的本来面目。
五、空即是色
这是最后一个禅定境界,即一切唯心造。因为色就是心,心就是色。《心经》中所说的禅定境界,其实都是通过一个禅定境界来引导我们进行其他四种禅定境界的过渡,使我们得以顺利进入下一禅定境界。
如在第六种禅定境界中,首先要认识到“色即是空”的道理;然后通过对色的认知,慢慢过渡到“空即是色”的道理上来;最后从色中进一步升华,进而达到“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空之境界。
通过对《心经》中五种禅定境界的了解,我们可以发现佛教教义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难懂,只要我们能够掌握其精神实质,就可以很好地理解佛教教义并应用于生活中。因此,佛教不像宗教那么神秘深奥,也不像迷信那样不可理解。只要我们能够明白佛教教义中所讲的“空即是色”等思想和精神实质,就可以很好地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去。
六、色空观
这是指通过对色的观察,从而达到对空的观察,以达到空的境界。
大乘佛教经典《心经》中所说的五种禅定境界,是对色与空这一对相对立的概念进行观察的结果,从而达到了对色与空两者相互转化、相互依存和相互为用的辩证认识,从而形成了“色空观”这一佛教禅定境界。
所谓“色空观”,就是以色为主体,通过对色的观察而达到空的境界。因为色与空是对立统一、互相依存和互相转化的关系,所以“色空观”就是以色作为主体来观察空。
“色空观”最早出现于《金刚经》中,后被佛陀发展并形成了自己独特而完整的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在后来的佛教中逐渐被佛经和佛教其他教派所吸纳吸收。
本文链接:http://xingzuo.aitcweb.com/912306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