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日

雾霾和雾的区别(雾与霾的区别)

大雾天,大家最怕什么?不少人会回答是雾,这是对雾天的一种误解。
其实,雾和霾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雾和霾不能混为一谈。雾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大气中大量悬浮颗粒物,比如灰尘、硫酸、硝酸等化学物质以及粉尘颗粒的积聚,形成了悬浮于空气中的水汽凝结物,会对视觉造成影响。雾天不一定出现霾,但霾多半伴随着雾。而霾是由于*染物排放、大气对流等因素导致大气中悬浮颗粒物浓度超标从而使空气混浊。
雾霾是气象学定义的一种大气*染现象,通常情况下雾和霾是同时出现的。雾霾天气里出现能见度低的状况主要由两方面原因造成,一是气象条件影响能见度;二是交通因素影响能见度。


一、雾与霾的区别

雾是空气中悬浮的大量细微颗粒物, PM2.5就是其中之一,雾和霾在我国分布极广,二者相互转化。在天气晴朗、空气流通的情况下,白天辐射冷却,使空气中水汽凝结成小水滴;夜间地面温度降低,部分水滴被冷凝成雾,也就是霾。
霾和雾都有水分含量大、颜色浓白的特点,但二者还是有区别的。雾通常是由于空气湿度大,使近地面水汽饱和凝结而成的;霾则是由空气中悬浮的大量细颗粒物引起的。两者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空气湿度越大,越容易产生雾霾天气。但雾和霾本身对人体健康都有害。雾是悬浮在空气中的细小水滴或冰晶颗粒,可引起呼吸道疾病;霾则是大气中漂浮着大量固体微粒组成的混浊物,其本身对人体健康无影响;但在大雾天气下大量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向空中排放会形成严重的光化学*雾*染。
大雾和雾霾天气是大气*染现象,而雾霾是气象灾害。在大雾天气出现时,城市能见度会迅速降低,甚至会有大雾与霾同时并存的情况。雾与霾同时存在时称为“灰霾”,如出现在冬季则称为“雪霾”或“冻霾”。冬季冷暖空气交汇频繁,雾与霾并存并大量增加。
通常情况下雾天能见度差、空气湿度大、空气*染严重等特点都会使能见度降低,因此雾与霾同时存在时需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首先要保持门窗通风状态;其次使用湿毛巾和湿布擦拭汽车玻璃和车轮;再次外出一定要带好口罩;最后注意行车安全。
大雾天气减少驾车出行、尽量避免户外活动;遇到雾霾天气出行时可戴上防雾霾口罩(过滤效果要好);不要在雾天到树多的地方去玩;汽车加油时要避免加到有雾霾天气的油;出门前一定要检查好车胎并添加燃油。

二、成因不同

雾产生的原因很复杂,有气象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等。但总体来说,雾主要是由于近地层大气中的水汽饱和而产生的,在大气层结比较稳定的情况下,近地层大气中水汽含量较多,并有一定的饱和程度,就容易形成雾。从本质上说,雾是一种自然现象。
而霾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的气溶胶系统。大气中悬浮着大量微粒,这种微粒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会阻碍光线照射地面而形成。霾的出现和发展有3个必要条件:空气中有大量悬浮颗粒物;空气中有凝结核(水汽凝结所需要的水滴或冰晶);天气晴朗、气温较高或气压较低时容易出现。
1.当空气湿度大于90%时,空气中绝大部分悬浮颗粒物都会以水滴或冰晶的形式存在于大气中,这些颗粒物就成为霾形成的基础。
2.当大气中相对湿度小于90%时,大量气溶胶粒子吸附在悬浮颗粒物上,使其变得更重,同时气溶胶粒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使得悬浮颗粒物变得更加牢固而不易沉降。
3.当太阳辐射作用减弱、地面增温时,近地层大气温度降低会使更多水蒸气以水汽凝结物的形式存在于近地层大气中。在气象条件合适时,近地层大气相对湿度会逐渐增大。
4.当城市出现大范围持续静风或静稳天气时,将会更加有利于*染物的扩散和*染物浓度的增加。
5.当交通工具停驶时,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被积累到较高浓度;当人们驾车出行时,车辆尾气排放又将加剧环境*染水平。
6.如果说雾是由地面辐射冷却而引起的空气平流冷却过程中形成的,那么霾则主要是由静风、逆温等极端气象条件下空气垂直运动受到阻碍而造成的。两者都会导致空气质量恶化,并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从这一点上看,两者还是有区别的。尤其是霾中大量的悬浮颗粒物会对人和环境构成危害。因此雾霾天气里出现能见度低、*染指数高、有害物质浓度高等现象时要提高警惕。

三、影响范围不同

雾对空气的影响范围是一个半径为几百米到几千米的圆形,对交通运输无显著影响;而霾则是对空气的影响范围较大,其范围可达几千米到几千公里。
雾和霾都会降低能见度,但雾的浓度比霾要低得多。在雾的状态下,能见度比同高度正常天气要低得多。这是因为,雾中含有大量微小悬浮颗粒物,包括大量具有吸湿性的细微干水汽凝结物。而且雾还会吸收大量光线,使周围环境能见度下降。
当能见度在100米以下时,对交通运输、户外作业、渔业等的影响会比较大;当能见度在50米以下时,对室外工作和水上作业影响较小;当能见度在10米以下时,会使人产生窒息感而导致事故。由于雾对能见度的影响较小,所以有雾天气一般不允许汽车通行。但有大雾时空气中含大量尘埃及水汽,大气扩散条件差且易发生交通事故,对空气质量和交通运输有明显影响。雾不是一种*的天气现象,而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雾是由于近地层空气中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悬浮而产生的能见度下降现象。
目前国内常用的雾天预报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数值模式法。这种方法按水平能见度的不同分为四个等级:近地层能见度<500米;中低空(500~1000米)能见度<1000米;近地层(1000~2000米)能见度<2000米;中低空(2000~5000米)能见度<3000米。
另一种是实时监测法,即地面观测站点实时监测大气中相对湿度、温度等气象要素和能见度等大气环境状况的监测方法。

四、危害程度不同

雾天气,由于空气中的水汽较多,不利于*染物扩散,容易诱发或加重雾霾天气的不利影响。通常情况下,雾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较小,但可影响交通。在能见度低时,容易出现道路拥堵及交通事故;还可诱发心血管、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霾天气则会使能见度进一步降低,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更大。由于霾中悬浮着大量的*染物颗粒,使人的视觉感觉很差。同时能见度降低会影响人体对氧气的供应,使人感到胸闷、呼吸困难。而且霾的出现往往预示着未来一段时间内空气质量将不断变差。
因此,我们平时在雾霾天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比如外出时戴上口罩、避免走得太近等。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雾霾天气对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本文链接:http://xingzuo.aitcweb.com/911715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