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日

蓬荜生辉是什么意思(蓬荜生辉是什么意思?)

蓬荜生辉出自《新唐书·元和姓纂》:“武皇(玄宗)幸长安,幸三馆,召中书侍郎李白适、尚书左丞韩休,并谓曰:‘朕得二相之用,将以兴唐业。’白对曰:‘臣请为陛下草一章云。’
因顿首曰:‘臣窃有书,而未见陛下之用也,请公为撰一章,以昭圣德。’因取其书诵之。因命笔成书曰《幸幸录》三卷。帝甚悦,赐白大食金币。每有表章必用此章,朝廷称之曰‘蓬荜生辉’。”
这是一句很普通的话,“蓬荜生辉”就是“指很好的地方”之意。那么蓬荜生辉是什么意思呢?
蓬:1.指茅草做的门。
2.比喻旧时大户人家的庭院中,用木板或竹子搭成的棚子,用来接待宾客或放置礼物,也可比喻非常好的地方。
荜指用木材、树枝、茅草等制成的可以当作门把手的木桩、架子等。
生辉:2.指华丽珍贵,光彩四射的东西。
3.指非常好的地方或者非常有前途的地方。
4.形容诗文极其华美,也用作比喻极其著名或非常好。
这里有一个成语典故:


1.李白写给友人元丹丘的诗:

“金龟换酒碧鸡送,紫气东来白玉京。”这里的“玉京”指的是天上的瑶池,是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传说,仙人们在玉京中饮酒作乐,不吃人间*火。李白以为这是李白想象中的仙境,十分向往。这个故事其实很简单,只是把金龟换成了酒、玉鸡(鸡)和白玉京(神仙居住的地方)而已。
据《唐人轶事汇编》记载,“李仙人将欲学道时,曾亲到东土求法。因见李白少年英俊,遂与之游。白为诗云:‘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仙乃许道以金龟。白固争之曰:‘非也,吾去东土未远耳!’”
李白与元丹丘的相识缘于一次酒宴。“一日李白入宫见之”,说明他被召入宫的时间是在开元十三年(725年)之后。
据《新唐书》记载:“十五年七月十五日于金吾南院醉而归时,于路遇元丹丘也,两人俱不胜酒力而罢。”但李白说了半天,元丹丘竟没有明白他的意思:“我本就是一介酒徒……”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句诗是李白与元丹丘之间关系最亲密的写照。据《李白年谱》记载:“太白初适上元之夕于此与元丹丘饮。因赋诗以赠之曰:‘醉后便高咏,江头一洗然’。元丹丘答曰:‘尔非圣人也,安知我非酒徒也?’”
从这两句诗看,两人的关系非同寻常。当时李白与元丹丘都是处于中年时期,他们既是好友又是知己。这段友情一直持续到李白去世的前几年。
李白去世后不久的公元726年(开元二十四年)10月26日(农历九月十一日)中午12点15分左右(公元730年9月21日),李白走完了自己辉煌的一生。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蓬荜生辉有两种含义:1、比喻很有名气、声誉或地位;2、形容珍贵美好的东西很受人们喜爱或受到人们的称赞。
“蓬荜生辉”这种成语主要用于形容极好的地方、极好的日子或非常有名、很好的东西等。

2.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宋玉者,战国时期楚国人也。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于是宋玉乃作《招魂》以吊之,声动四座,同调者皆惊。宋玉乃叹曰:“善哉!善哉!吾闻*生有命,不可得而闻也。”于是宋玉乃作《招魂》以告楚王,使之为之哀。
“登徒子”指春秋时楚国的登徒子,他以好色著称。他曾说:“鲁国的人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学女红,做得越好,也就越讨人喜欢。你看那登徒子,长得帅不帅?长得好看?”
有一天,登徒子来拜访宋玉。宋玉见到登徒子就问:“你长得帅不帅?”登徒子说:“帅!”
宋玉又问:“你有*?”登徒子说:“有好多钱。”
于是宋玉就用楚王的名义给登徒子写了一篇《招魂》,登徒子看完这篇文章后,立即从床上跳起来就走。这篇文章非常短,只有几百个字,意思就是“你长得太丑了。你要是长得好看一点的话还能讨得楚王的喜欢。”
后来人们就用“登徒子好色赋”比喻一个人不学无术,到处惹是生非。
宋玉《招魂》被誉为我国第一篇长篇赋作,全文只有800多个字,却运用了夸张、比喻等手法写出了一个形象鲜明、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成功地塑造出一个滑稽人物形象。
宋玉在《招魂》中写了一个叫登徒子的人:
他身材短小而又粗壮;长着一对像鸟一样的翅膀;满脸都是胡子;他有一个很大的鼻子;两只像驴一样的耳朵;还有两条大得像螃蟹的腿;他还有两条很粗的大腿和很高的脚。他那一对大眼睛中就像喷出火来一样:里面放出两道很亮的光。
《招魂》中塑造了一个这样形象鲜明、生动活泼、滑稽可笑、极富个性特征的人物形象。
这个人物形象讽刺了当时社会上那些好色之徒,揭示了他们的丑态,也揭露了当时社会上存在的种种丑陋现象,反映了战国时期社会风气的败坏。
他反映出那个时代人们思想感情上扭曲畸形化的过程和趋向。对宋玉这一人物形象创作手法上的创新探索和对后世文学艺术创作起到了很大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也存在着,尤其是一些青少年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
如有的同学爱追星:有的同学喜欢明星;有的同学盲目追星;有的同学用金钱和物质来满足自己对偶像崇拜的欲望;有的同学看人家穿名牌衣服,戴名贵手表和首饰,就嫉妒、恨别人;也有些同学羡慕明星在电视上所说的一切及他(她)们所做的一切。
这些现象是非常不好的,甚至会导致青少年走向歧途。
青少年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过程中,好奇心强、兴趣广泛、喜欢冒险活动等特点。这些特点都决定了他们对外界事物有着强烈而广泛地好奇心和探究欲。
正是由于这种强烈求知欲和探究欲,他们在心理上追求新奇与刺激。因此表现出强烈的好胜心、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并不断地用行动来满足自己所感兴趣的事物。
但是这种心理活动是一种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并以非智力因素为主作用于智力因素并在其影响下达到一定水平时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然而当这些青少年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提出问题时不能及时地得到教师和家长理解、尊重、支持时,就会感到孤独无助,没有信心和勇气去面对和解决问题。

3.司马相如《子虚赋》:

“……君才多,而不务德,好文学而不察其道,非徒无益,而又害之。昔文王问于子贡曰:‘余闻君子之学也,入其门者,先识其大矣。夫子日:‘进乎技矣。’愿闻之乎?’子曰:‘进乎技矣。夫技者,所以养吾之形也;艺者,所以养吾之神也。形者,神之舍也;神者,身之主也;舍者,无以为生民也。生民之本未有不在上者焉。故圣人必内省乎己,而后可以化民成俗。……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
司马相如说:“我听说君子学习知识要从基础开始学起;我学习本领是为了要修养身心。如果一个人刚进门时就想着要建功立业取得功名富贵才好呢?还是不要做得太早为好!要知道:如果没有真才实学和立志成为高尚的人的话,那是无法在世上生存下去的呀!《论语》上说:‘’知其不可而为之。’我是这么想的:学习知识要从基础开始学起!‘’后来人们就用‘蓬荜生辉’这个成语来形容名声很大或很有价值的东西。

本文链接:http://xingzuo.aitcweb.com/911436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