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日

上联在左还是右(上下联之间有什么关系?)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意境优美、富有韵味著称。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喜欢对对联。如:
上联:“开门见喜”;下联:“出门见喜”;横批:“阖家欢乐”。
对联又叫对子,是一种对偶语句。用两句话或两个字组成,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意义相承。“对”即是“联”。“春回大地喜相迎”对出了春和大地;“喜从天降喜事多”对出了喜事多多。还有的对联,每句都有一个意思,这就叫对仗。
对联按平仄分几种:
1、仄仄平;
4、上下联各有各的词性;
5、上下联可以是单句也可以是多句。
上联右边是上声字,下联右边是入声字,这样一联就可以了。但是有的人写对联的时候没有注意这个问题,所以出现了一些笑话。比如:上联“春回大地喜相迎”,下联“喜从天降喜事多”,中间缺少一个“喜”字。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把上下联的词性弄错了,如:上联:“开宗立派万世流芳”;下联:“登峰造极一代宗师”


一、对联的构成

对联又叫对子,它是由两个以上的字组成,构成的联句,每句的字数相等。
对联由上联和下联两部分组成,上联的字叫横批,下联的字叫上联。对联还有平仄协调的要求:仄起平收是仄声,平起仄收是平声。
对就是一个句子;联是一句话或一组句子。“对”比较整齐、对称,但不够灵活多变。
对联还有一个要求,就是对联里面的每个字都要符合格律。平仄方面必须符合两个要求:第一,仄起平收(上联);第二,仄起仄收(下联)。上联和下联在内容上要相对或相关(不要重复)。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在春联后面写上一副对联:“辞旧迎新贴对联,合家欢乐过大年”这样做显得很有文化气息。

二、对联的艺术手法

1、虚实相生,以虚代实,虚实结合。虚指抽象的事物和概念,实指具体的形象和活动,虚实相生就是通过语言的描述表现出来的。虚词在对联中往往起到增强艺术效果的作用。
2、避俗求新。对联讲究新颖,这主要表现在对仗、词性、平仄上。比如“爆竹声声辞旧岁;梅花朵朵迎新春”,“爆竹声声辞旧岁”就是对联中的一副;“梅花朵朵迎新春”,“新春”二字就是一副对联。在写作中也可以运用谐音字来增加乐趣。
3、抑扬相间,起承转折。这一手法主要是运用在写景的对联上,将写景与抒情相结合。上联主要起到对景状情的作用,下联主要起到升华感情的作用。
4、回环往复,一波三折。回环往复指的是围绕着主题而反复出现的语句,它使文章曲折有致,层层深入,增强了文章内容和表达效果。比如:上联:“春风又绿江南岸”;下联:“明月何时照我还”

三、对联的寓意

对联,也称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它融文学、书法、绘画为一体,用对偶的句式及对仗平仄的音韵来表达特定的思想内容,具有较强的形式美。楹联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还给人以无穷的乐趣,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副或多副对称、对仗、平仄相对、结构严谨、意义相关(或相反)且押韵的文字对子。它是一种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文学形式。对联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它反映了我国民族文化的鲜明特点。对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节日和喜庆时用以表达祝贺或娱乐心情。
对联主要以四个方面表现它自身的魅力:一是平仄协调,二是对仗工整,三是意境优美,四是富有韵味。通过这四个方面来表现出*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对联的平仄规则

对联要求平仄协调,这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规律,也是最难掌握的一种规则。那么我们要怎样写对联呢?我们可以先从下联的平仄来分析。
在一个对联中,上联的每一字都有四种声调,上联有三个“平”,下联有三个“仄”。但在一个对联中,也存在着仄起平收、仄起仄收、平平仄仄(仄)平这些四种声调。根据对联的四种声调,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规律:上联在四声中,下联在三声中;上联在仄声中,下联在平声中。
例如:上联:“梅花香自苦寒来”,下联:“冰雪冷从天上来”;上联:“清风疏影月朦胧”,下联:“明月朗照花间行”;上联:“月下花前”,下联:“人前花前月下”;上联:“孤雁独飞天外”,下联:“群鸟和鸣枝头上”。

五、对联的作用

对联最能表达作者的情感。在古代,人们不可能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只有通过文字来表情达意,对联就是这样一种具有特殊魅力的形式。人们把自己内心的感情、愿望,寄托于对偶的语言之中,人们在阅读中通过对联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产生共鸣。所以对联往往在春节期间广泛流行。因为它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来年更加美好,表达了人们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境界。
一副对联往往表达了一个故事。也就是对联里的故事体现了这个对联对人生、社会、历史和自然的认识。所以对联也是反映作者内心情感和思想感情最直接的形式。

六、对联的格式要求

对联是一种格式整齐、对仗工整、富有表现力的文体,它的特点是:上下句的结构和字数要完全相同,才能联得起来。这是一种特殊的句式,上下联必须押韵,对联的内容可以有同音字,但不允许重复。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为仄声(仄声部),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为平声(平声部)。
对联不像诗词那样可以换韵。它一般上、下联是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因此,一副对联中如果有两个相同韵母的字,那么这两个字都必须押韵。
上下联各有特定的名称。上下联各有相对的特定位置和相对的特定意义。上联在右,下联在左;上联在前,下联在后;上联是动宾结构,下联是定中结构;上联是陈述结构,下联是疑问结构;上联是正对,下联是倒对等等。
对联除了上下联外还要讲究平仄协调和押韵要求(平仄两体):

七、上联和下联之间有什么关系?

在对联中,上下联句式相同,意思也一样,上下联句式不一样的,上下联之间可以有别的含义,但必须在字面意思上相呼应。
如:“江山如此多娇”中“江山”一词与“娇”字意义相关;又如:“万里长城永不倒”中“万里长城”与“倒”字意义相关;再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的“绿”与“金”字意义相关。
但是在对联中,上下联之间是不能有别的意思的,更不能有任何含义的重复。比如:
上联:春天回春大地;下联:秋天报丰年硕果。
这句话中的两个“回春”字和“报丰年硕果”之间没有任何关系,所以在这里不能用上下联的任何一个字来修饰这个句子。
那么怎么判断上下联之间是否有别的意思呢?那就要从内容上分析了。上联和下联必须有各自的意义,上下联不能出现重复的内容。比如:

本文链接:http://xingzuo.aitcweb.com/911345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