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日

井的部首是什么(古代的取水方式)

井,是人类最早发明的农业灌溉工具之一,在*最早使用井的记载在《诗经》里。根据考古发现,*的第一口井在浙江绍兴,距今已有3500多年历史。据《淮南子》记载:“禹治洪水,天下咸服,九州共贺,禹乃引见群臣,告众曰:‘我为民除害,欲立大功而见记。我于天下大有功而见记。’
群臣皆称万岁,禹乃受记,曰:‘予惟治水之有功;及为禹井泉之饮。’”可见当时的人们已开始利用井水作为饮用水源和灌溉水源了,井泉成为一种重要的饮水、灌溉工具。
井是*古代最早使用的农业灌溉工具之一。它是由“井”组成的两个字组成。“井”的上部为“人”字旁,下部为一个“水”字旁。“人”字旁和“水”字旁这两个部首组合起来表示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农业灌溉工具——井。从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上可以看出,古代井的下部是一个人在打水、取水的形象:
在农业文明中,井不仅是重要的灌溉工具,而且还是重要的生产工具:
井还是一种重要的运输工具和贮藏地。*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就利用了井渠来运送石方和土石。


1、取水

古代取水一般有三种方法,即汲水。汲水是最常用的方法,一般将盛有水的容器放于井中,通过竹管将井水打出,以供饮用。但由于当时生产条件简陋,一般只能在水源条件较好的地方打水井饮用。
掘水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方法,一般将盛有水的容器放于井中,然后再在上面铺上一层厚厚的泥土,再用铁锹向下挖土。这种方法适合于水源较为充足的地方,可以直接从井中打出清水。但在有些地方,由于地势、土质等原因不能直接打出清水时,就只能采用这种方法了。
汲水是从水井中取水,一般以竹筒、陶罐等盛水容器为汲器。这类汲器的底部有一个小口,底部有一根圆锥状的竹管或者木管,然后在上面放上一根铁钉就可以将桶中的清水打出了。在一些比较远的地方或者井中没有水源时也可以直接取井水饮用。
汲水是从水井中取水中比较常见的方法,一般将盛有水的容器放于井中之后再将整个水桶放于井中。由于这种方法比较简单,而且可以随时取用地下水来补充生活用水,所以是古代人们最常用的方法。
与汲水相反,掘水是利用地面上现有的水源作为取水的主要来源。
一般以木、竹筒或竹片等容器盛水后放于井中。这种方法在一些比较远的地方就不太适用了,因为地面上没有合适的取水条件:而且即使找到了水源也不一定能有足够的井水供人们饮用。
汲水、掘水和汲水这三种方法都是使用比较简单、方便、直接和可以随时取用地下水的方法。

2、灌溉

*古代最早的灌溉方式是用井来引水灌溉,而不是用河流、湖泊和池塘等。在汉朝,人们利用水进行灌溉,但是没有一个大规模的工程。即使在唐朝,人们也没有把水井用作主要的灌溉设施。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开元初,始置诸道、州县以通水利。”但此时的灌溉设施并没有普遍推广,只是在一些大型水利工程中使用。
唐朝以前的灌溉方法很多,但自唐朝开始,人们普遍利用水渠来灌溉农田。水渠是指由水道组成的网络。水道主要是指河流、湖泊和池塘等。水渠主要有水渠和支渠两种类型。
在古代文献中,有关于水闸的记载。当在河道中蓄水时,水闸就是一种用来控制水位高度的水闸,也叫水闸。此外,还可以在河道上建设运河和堤坝来进行排水等。
除了用水来灌溉农田外,一些地区还利用井作为灌溉设施进行灌溉:汉代的蜀郡(今四川成都一带)就有了类似现代水渠的井渠工程。据《三国志·吴志·孙破虏传》记载:“(孙)权遣使诣吴侯于汉(蜀),权取江陵百余井以赐权。”

3、运输

当时人们打完井后,通常会用水来冲洗。然后,人们就用这种水将泥沥出。古代的水利设施可以将其运输到远处,因为人们通常会在水坝上修建一条石渠或土渠。然后,人们把水倒进水渠中,让水慢慢流到远处的沟渠里。水顺着这些沟渠流到远的地方后,就可以开始灌溉了。
都江堰水利工程在修建之前,并没有想到要用水坝来运送石方或土石。但在修建过程中,人们逐渐意识到水的重要性,就开始利用井渠来运送石方和土石。据《四川通志》记载:“成都府城南门外的井渠有二,一在南门外的井子山旁,一在奎星楼下,均在城墙脚下。井水清澈如镜,终年不竭。”
“古成都府城南门外有一口井,井水四季不竭。相传当年曾有一员官路过此地,见此井清澈如镜,于是取水饮用。后来官员官位升迁而离开此城时便将此井带走了。”
可见古代的井渠已经成为一种运输工具了。

4、取水和贮水

从新石器时代起,人们就开始利用水井取水,并逐渐发展出贮水的技术。例如,在内蒙古乌兰哈达、额尔古纳和鄂伦春等地区发现的古井遗址,都在水井内发现了石片或石板。这些石片或石板上有不同形状的图案,上面刻有动物、植物和几何形图案。其中许多图案至今仍清晰可见。此外,人们还利用石片或石板来贮水。
我国许多地方都有贮水的水井,一般都建在山腰、山顶或山麓的平地上。这些储水井不仅可以长期贮存泉水、溪水或雨水,而且可以灌溉农田和浇灌树木。我国古代有许多利用地下水作为贮水水源的工程,其中最著名的是都江堰水利工程。其引水干渠全长16千米,形成了“井渠结合”的灌溉系统。

5、灌溉方式

灌溉方式有灌、引、提、拉等不同的形式。主要有沟灌、轮灌和漫灌等。沟灌又分明渠沟、暗渠和灌渠,明渠沟又分暗渠沟和渗渠沟。明渠沟用于灌溉小面积的农田,如稻作区的稻田,暗渠沟主要用于灌溉大片农田;暗渠沟是由地下渠道引流而成的输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大田。明渠沟和暗渠沟属间接灌溉形式,是由井直接引流引水的灌区,称为井灌,如山西沁水县龙港镇引沁济汾灌区。用井灌方式直接从井里取水称暗渠灌溉,如江苏盐城市阜宁县郭城镇引洪河灌区。灌渠是利用水的自然落差(或人工落差)作为动力,从水源处引水至农田灌溉的渠道。它又分为明渠和暗渠式,明渠主要用于灌溉大田作物;暗渠式则主要用于灌溉小块田地。

本文链接:http://xingzuo.aitcweb.com/911164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