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日

清明节又称什么节(*古代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是*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据史籍记载,清明扫墓最早见于晋文公重耳流亡时在介子推*后焚其骨,并在他葬于绵山之时为他“披麻戴孝”;后来清明节扫墓逐渐成为一种制度。南北朝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唐朝初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人们常常在清明节带上果品和纸钱去墓地祭奠亲人。宋朝时,清明节祭祀活动发展到顶峰,拜祭者众多,仪式繁琐。到了清朝末年,因时代变迁及战争的影响,扫墓的风俗逐渐消歇。


一、清明节的起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5天。这一天,万物复苏,大地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之说。清明作为节气的意义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重要内容。在物候变化中反映自然、指导生产,指导人们避凶趋吉,是传统农业社会的重要参照指标。物候现象具有很强的时空性,并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要正确认识气候、农事、天气与物候之间的关系。
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因相传此日与春秋时晋国大夫介子推被火烧*有关,为纪念介子推,重耳(即晋文公)下令每年这一天禁止生火以防火灾。
晋文公下令这一天禁火三天以示纪念。这就是清明节前一天的起源。据史籍记载:“汉有清明,晋有寒食”。
寒食与清明节气相连,在民间有很大影响,是*最重要的祭祖和扫墓节日之一。
寒食节期在每年4月5日前后,这天要禁*火吃冷食;若赶上清明前一日寒食的话,那就要到野外去扫墓了。扫墓时通常要携带酒肉、香烛、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去;在纸扎好的各种人物、动物和各种神话故事等形象上贴上彩纸剪成的纸花和飘带等(称“寒食”);将事先准备好的冥钱撒在坟墓周围(称“清明撒钱”);将食物供在坟前以表哀思。

二、寒食节

寒食节又称“禁*节”,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一二日。春秋时期,介子推曾为晋文公抱火烧山以取暖,晋文公为表示怀念介子推,下令介休于冬至后一百零五天不得生火做饭。这一天,百姓人家只能吃冷食。于是后来就将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清明节的起源,相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下令将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这是第一次将寒食节与清明节合并在一起。后来每逢清明,人们便不再吃冷食了。借问酒家何处有?“清明节”作为节日名称,始于春秋时期的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文公下令将介子推与他的母亲一同埋在介子推树下。寒食节期间禁火寒食的习俗由此而来。因寒食节与清明节气相连,后来清明节逐渐与寒食节并称为一日。
《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俗传冬至后百余日为寒食节,禁火一日为冷食日。”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中有“日暮汉宫传蜡烛,轻*散入五侯家”的诗句。
清明节气时间大约在公历4月4、5、6日之间,这一天要禁火(也就是禁*火)、冷食(指寒食节之冷食)。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受汉族影响有的少数民族也有过寒食节的习俗。

三、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习俗以扫墓祭祖为主,兼及踏青。扫墓俗称上坟,祭祀祖先的一种活动。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它以朴实的情感,表达了我们对先祖的缅怀之情,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活动之一。这种习俗一直延续下来,其形式也越来越丰富,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民间传统节日之一。
1、寒食:“清明时节雨纷纷”,这时正值春回大地、天气转暖,万物复苏之际,也是我们祭祀祖先、缅怀先人的重要时刻。
2、植树:“清明前后植柳柳满城”,以纪念”发明”植树的皇帝大禹
3、荡秋千:“荡秋千,乃古代清明戏之一”。据说起源于春秋时期晋文公与介子推*难之日的故事。之后人们就把清明节叫做“寒食节”
4、放风筝:《岁时百问》记载“清明前后,百物皆贵”。*古人认为清明是风和日暖,适合放风筝。相传最早放风筝是为迎回被绑架的亲人。
5、蹴鞠:“蹴鞠”是*古代的一种蹴鞠运动,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足球运动。
6、挂纸:“挂纸”也叫“冥钱”。这是*民间的一种说法。
7、踏青:“清明节”是*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春秋二季举行(冬节为腊月初一至正月十四,春节为农历三月初三至四月初四)。人们在这一天多以踏青、祭扫等活动来纪念大诗人屈原
相传是从古代寒食节时女人拜山祭墓活动演变而来的,唐宋时女性清明荡秋千普遍盛行(有的地方成为一项体育活动),有“千秋节”、“女儿节”之称,世代相传。因寒食与秋千经常在一起出现,所以后来就有了清明节荡秋千的风俗
9、荡秋千:“秋千”作为一种古老的游戏项目,起源于寒食节。魏晋以后人们将寒食节的活动带入了清明节中,后来发展为一种以娱乐为主的节日活动。所以清明节又称“重九节”或“扫坟节”
10、放风筝:起源于春秋时晋文公重耳为纪念介子推而放风筝
11、放风筝: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风筝,夜间也有在窗前墙角放风筝的,称之为“照房灯”。
12、拔河又称拔河或斗鸡等。多在乡村或野外举行。两队各出五人为成员,各持长绳一端相对把对方队员拉出(或入)场地称为“拔”或“拉”
13、射柳:《岁时百问》记载:“正月一日是五阳之首”二月二是“龙头节”;三月三是“槐花节”
14、踏青:清明时节踏青又*游。

四、现代清明节的习俗

现代社会,清明节除了扫墓以外,还增加了踏青、放风筝、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风俗体育活动。现代清明节的习俗,主要有扫墓祭祖、踏青郊游和荡秋千等。此外,还有拔河、斗羊、放风筝、荡秋千、蹴鞠(踢足球)等。
清明节,是*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一说。后来,由于诗人*的诗《我爱这土地》而被人们所熟知。“清明时节雨纷纷”,在这个万物生长的美好时节里,人们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春光,还可以感受到春天独有的气息。

本文链接:http://xingzuo.aitcweb.com/911107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