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日

形容有学问的成语(学习不仅要“问”,更要“学”)

1、学富五车:指读书人的学问和财富。
2、满腹经纶:肚子里有很多书。形容人学识渊博,很有文化。
3、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4、如饥似渴:像饥饿的人碰到美食一样。形容求知欲望极强。
5、博学多才:广泛地学习多方面的知识,什么都会一点。多用于自谦。
6、博学多闻:形容人博学多闻,什么都知道。也可以用来夸奖人博学多才,多才多艺,知识渊博。
7、满腹经纶:形容学识很渊博。
8、学富五车:五车书,古代的一种量词,形容书籍很多,藏书很多。常用以称赞人有学问、知识渊博。
9、博古通今:知识丰富,懂得很多历史和科学的问题。也指知识面很广;精通很多事物的原理和规律。
10、学富五车:比喻人的学问很大,知识丰富;也形容书籍很多,知识丰富的人很多。
11、学富五车:指知识很多;学问渊博。也形容非常博学多才的人很多;也形容学识渊博的人很多;也指学问极大
12、学富五车:指知识很多;学问很大;也指知识极为渊博的人很多;也形容学识极为渊博的人很多;也指非常博学的人很多;也形容学识极高。

一、问:

“学”“问”本是两个*的汉字,但在古代却被一字相连。《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东汉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书虚篇》中说:“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王充认为人与人之间可以相互学习,自己也有值得学习的地方;若发现他人的长处,就应当向他学习。王充提出的“三人行”指的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但也不是说只要有人在身边就不需要学习了。因为如果有人“不耻下问”而能学到他人的长处,那这个人就有了超越自己的“老师”。在这里王充从另一个角度回答了孔子所说的“学”不是“问”的问题。孔子认为学习应该从自己做起,而不是从别人那里得到。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不仅要“问”,更要“学”。

本文链接:http://xingzuo.aitcweb.com/911105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