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日

*佛教放生网(佛法从何而来?)

佛教的慈悲,不是一味地要求众生布施,而是希望众生放下,乃至整个宇宙,都放下。放下了,才能解脱。这是佛法的要义。人只有具备了大慈大悲的菩萨心,才能在与人的交往中真正地做到不著相。《普贤行愿品》云:“若于众生作是念:‘我当以我所受持、不动如来身,常为诸众生及诸天说法。’”所以,对于任何一个人而言,修行的第一步是要把自己的心放下,才能真正地与众生结为法缘。
佛法从何而来?我们从四个方面来了解:

一、缘起

《瑜伽师地论》云:“一切唯心所生,心无所依,故曰心无所缘。”这说明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起的,“若诸众生见世间人常为一大事因缘聚散,是故佛语一切唯心造,但能为佛事。”
《杂阿含经》云:“人生于世,有三种人:第一是眼,第二是耳,第三是鼻。眼能见色,耳能听声,鼻能嗅香;鼻能嗅臭,耳能听音;鼻能嗅味,耳能闻香。眼、耳、鼻、舌、身之五根六尘便起五尘眼根所起的色尘;又有眼、身五根六尘所起的色尘;又有耳的声音;又有眼根所起的色尘。色与声合起来便是听觉,这是第一种声音;色与味合起来便是味觉,这是第二种味道;色与香合起来便是触觉,这是第三种感觉。”

二、自性

佛法是自性的。自性的特点是不依他物,不依他境,自心本空。空是什么?空就是本自具足,一切法皆空,心亦空。
《楞严经》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有人说,《法华经》说得好:“一切唯心所造。”心不动就没有烦恼了。《楞严经》中也说:“心若不动,风又奈何?”当我们的心不动的时候,就没有烦恼了;当我们的心经常散乱的时候,就有烦恼。
为什么烦恼会生起呢?因为我们的意识经常受外界的影响和刺激:当别人打你一拳,你就骂他;当别人骂你一句,你就想回他。其实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也会有自己的情绪变化。因此外界的一切都会对我们产生影响。那么如何摆脱这些影响呢?只有我们把自己的心调伏住才行,如果不能调伏自己的心念,烦恼就会生起。因此说:“一切唯心造”。

本文链接:http://xingzuo.aitcweb.com/911027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