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运势

十字军东征的命运(十字军最后的东征)

1. 十字军最后的东征

十字军东侵

Crusades Expeditions

【性质】

1096 ~1291 年西欧天主教会 、世俗封建主和意大利富商对地中海东岸*进行的侵略战争。侵略军身缀十字标记,故称十字军。

【历史背景】

11世纪的西欧,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城市普遍兴起,东方商品已输入市场,人口迅速增长,已经分割了的封建领地收入不能满足封建主日益增长的需求和享受欲望。在长子继承制下,失去领地继承权的贵族子弟,除领受神职,享受教产收入外,大多缺少土地,成为冒险放纵、专肆劫掠战争的骑士阶层。大、小封建主以比较富庶的东方作为掠夺土地和财富的对象,是十字军东侵的主要原因。同时,农奴份地减削,负担加重,生活困苦。在 970~1040年间,西欧有48年饥荒 ;1085 ~1095年间 ,灾情更为严重,社会动荡 不安。转移心怀怨愤的农民的视线,引诱他们向东方寻求出路,是教俗封建主发动十字军东侵的又一因素。

在意大利威尼斯 、热那亚 、 比萨等城市的商业活动中,经营东方商品的中介贸易渐占重要地位。这些城市的商人企图排挤贸易上的劲敌阿拉伯和拜占廷商人,通过十字军东侵在地中海东部建立商业据点,进而攫取商业控制权。

以教皇为首的天主教会权势日增;罗马教廷正在发展成为一种超*的政治权力。朝拜耶路撒冷及基督圣墓并和异教徒作斗争,是煽动西欧信徒宗教狂热、提高教会威信的重要手段。而且,通过十字军东侵,可使天主教会势力扩张到东方伊斯兰教*和东正教的拜占廷帝国,加强教皇的权力和地位。

西亚和拜占廷的局势使十字军东侵有机可乘。11世纪中叶,塞尔柱突厥人从中亚向西南扩张,侵入两河流域,1055年占领巴格达。1071年,突厥人大败拜占廷军队于曼齐克特,夺取了拜占廷在小亚细亚的绝大部分领土。埃及法蒂玛王朝 所属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亦被先后侵占。但庞大的塞尔柱帝国不能保持统一*。1092年苏丹马利克沙*后,军事贵族拥兵自立,帝国分崩离析。在频繁的战争中,西亚的基督教会和修道院颇多破坏。因此,夺取圣地成为十字军东侵的主要借口。

【经过】

第一次十字军东侵(1096~1099) 拜占廷帝国无力抵御突厥人进攻 ,皇帝迈克尔七世·杜卡斯( 1067 ~1078在位)及阿历克塞一世( 1081 ~1118在位 )向罗马教皇和西欧君主乞援。1095年11月18日 ,教皇乌尔班二世( 1088~1099在位 )于法国南部克勒芒召开宗教会议,号召西欧基督徒进行圣战 ,从异教徒手中夺回“ 主的陵墓 ” ,参加者可完全免罪 。次年,第一次十字军出发。

最早出发的是由法国、德意志农民和少数破落骑士组成的十字军。他们无装备、无给养、无组织、无作战训练,沿途兵员损失很大。到小亚细亚不久,除少数生还外,皆被突厥军消灭。

第一次十字军的主力是以法 国 贵 族 为主的封建主武装。人数约在2.5~3万。通过两年的战争,十字军占领了地中海东部长达1200千米的狭长地带。1099 年 7月15日十字军攻占耶路撒冷时大肆掠夺屠杀。在劫后的土地上 ,建立了以西欧封建制为模式的耶路撒冷王国(1099~1187。其他十字军*,如安条克公国 (1098~1268) 、埃德萨伯国( 1098~1144)和的黎波里伯国(1109~1289 )等,名义上为耶路撒冷王国附庸,实际上是各自*的。西欧封建主在领地上以军事城堡为中心,统治当地居民。为了维持统治,保护朝拜“圣地”活动,他们建立宗教骑士团作为常备武装力量。如12世纪初由法国骑士组成的圣殿骑士团和意大利人组成的医院骑士团,12世纪末由德意志骑士组成的条顿骑士团等。比萨、热那亚、威尼斯等城市,为十字军提供海运船只和*,参加攻掠沿海城市,分享战利品,并分别在几个城市中占有1/3的土地,享有特权。

第二次(1147~1148)和第三次十字军东侵(1189~1192) 第二次十字军东侵有法国国王路易七世(1137~1180在位)和德意志皇帝康拉德三世(1138~1152在位)参加。但两国联军于1148年7月 28 日在大马士革被赞吉之子和继承者努尔丁击溃,以失败告终。12世纪晚期,苏丹萨拉丁建立包括埃及、部分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等广大领土的*。他攻克许多城市。由于十字军骑士袭击*商队,萨拉丁发动圣战,于1187年占领耶路撒冷。耶路撒冷第一王国告终。西欧为之震动,于是组织规模较大的第三次十字军。西欧主要*的君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红胡子)、英国狮心理查一世和法王腓力二世,皆率军参战。但腓特烈一世于小亚细亚渡河时溺*,德意志军大部分回国;英、法两国君主因领地争执,矛盾重重,明争暗斗。在十字军攻陷沿海要塞阿克后,腓力二世即率军回国。理查一世无力夺取耶路撒冷 , 在得到萨拉丁允许基督徒往“ 圣城 ”巡礼的诺言后,匆匆回师。

第四次十字军东侵(1202~1204) 由教皇英诺森三世 发起、组织。十字军攻陷亚得里亚海东岸的萨拉城,转而进攻拜占廷。1204年,君士坦丁堡陷落,被十字军洗劫达一星期之久 ,破坏惨重 。这时十字军已撕下它“ 神圣 ”的面纱,暴露出其侵 略掠夺的本质 。 在十字军攻 占的拜占廷领土上,西欧封建主建立了拉丁帝国。1261年,尼西亚皇帝巴列奥略家族的迈克尔八世灭拉丁帝国,恢复了拜占廷帝国。

十字军运动的衰落 1212年,教会在法国和德意志煽动下发起儿童十字军。成千上万 10~18 岁儿童 ,或被骗送往埃及和爱琴海的奴隶市场卖为奴隶,或船沉溺海,或赴意大利途中*亡。

第五次十字军东侵( 1218 ~1221 )以埃及为进攻目标,参加者主要是法国人。1219年攻占达米埃塔,1221年进军开罗时,由于尼罗河水泛滥被迫撤退。

第六次十字军东侵(1228~1229)也是以埃及为进攻目标。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为耶路撒冷第二王国取得耶路撒冷、伯利恒和通往地中海的走廊。但1244年,花拉子模突厥人在埃及支持下,又占领了耶路撒冷。

第七次(1248~1254)和第八次(1270)十字军皆由法王路易九世(1226~1270在位)发动、领导。第七次十字军进攻埃及惨败,路易被俘,1250年以大笔赎金赎回。第八次十字军进攻北非突尼斯,路易九世在军中罹疫身亡,军士败退。

【结束】

13 世纪十字军已成强弩之末 , 留在东方的西欧封建主、意大利商人和宗教骑士团内部矛盾重重。13世纪中叶,蒙古旭烈兀建立伊儿汗王朝,1258年攻陷巴格达,杀*阿拔斯王朝末代哈里发,叙利亚、巴勒斯坦皆受威胁。埃及马木留克王朝苏丹拜巴尔斯一世(1260~1277在位 )击败蒙古军,不断夺取十字军领地,并于1268 年攻陷安条克 。1289 年马木留克王朝攻占十字军的重要据点的黎波里,1291年又攻占十字军在东方的最后据点阿克。西亚大陆的十字军*至此全部灭亡。

【十字军东侵的后果及影响 】

十字军东侵给西亚、埃及和拜占廷人民带来了灾难,严重阻碍这一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西欧教俗封建主向东方扩张的目的也最后落空。西欧的人力、物力大量消耗;十字军税和其他杂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从十字军东侵中取得直接利益的是少数意大利城市。它们取代了拜占廷和阿拉伯商人在东部地中海的商业霸权,扩大了西欧在东方的贸易市场。

十字军东侵对西欧社会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东西方之间的商业活动日益频繁,近东地区的贸易成为西欧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促进了造船技术的发展。生产水平较低的西欧,通过各种渠道从先进的东方学到了布匹和绸缎的精织、印染技术以及较高的金属加工技术,同时学会了种植水稻、荞麦、西瓜、柠檬、甘蔗等农业生产技术。封建主和市民的生活方式也受到东方的影响,如讲究沐浴、理发等。

在十字军东侵过程中,西欧封建主为筹措经费,向城市出卖特许状,允许农奴用货币赎买自由,有助于城市的发展和农奴的解放。封建主参加十字军,远离家乡,其中不少人战* , 不少人定居东方 ,因而削弱了西欧的封建割据势力,有利于加强王权。

天主教会利用十字军煽动宗教狂热,调动封建主武装为其服务,组织直辖于教皇的宗教骑士团,以十字军的名义征税、课役,扩大了天主教在地中海东部的势力。在13世纪初叶英诺森三世任教皇时期,罗马教廷的权力发展到顶峰。但是,随着东方伊斯兰教影响的扩大以及十字军东侵中“神圣”面具被揭穿,十字军的活动日益不得人心,因而不得不停止。天主教会和教皇的权力也开始走向衰落

2. 十字军为何要东征

十字军东征将蓬勃发展的古希腊文明重新带来了西欧,西欧人的知识领域不断的丰富,原本由神学所统治的教育逐渐瓦解,西欧的世俗文化正在逐渐形成。

同时十字军东征让伊斯兰教的文化逐步渗透到西欧,西欧当时基督教是主导,但是客观的讲,在当时,伊斯兰文明相比于基督教文明是先进的。

3. 十字军有几次东征

十三,十四世纪,十字军东征。

4. 十字军最后的东征是哪一年

不同教派、民族的著者对于1096年十字军的人数和规模做出极富想象的描述和夸张。

亚琛的阿尔伯特曾经两度提及十字军的人数,先是在罗姆苏丹基利什·阿尔斯兰获悉十字军到来时,“他被告知,有超过400000人的千千万万的人驻扎在那里”;在安条克城前,这个数字变成了30万。富尔彻则说,“精于估算的人估计这支军队有600000善于战斗的人”。在勒普伊主教以耶路撒冷宗主教的名义写给西方的信中,提到十字军“仍旧拥有10万穿着盔甲的人”。修士罗伯特称,博希蒙德和佛兰德斯的罗伯特所率的分遣队有“30000的骑士和士兵”。

拜占庭和亚美尼亚人的记载更加夸张。安娜说过:“生活在亚得里亚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之间的整个西方和全部野蛮人,一起向亚洲移民,正在行军穿越欧洲,途径一个又一个*,带着他们全部的家眷”;马太则感慨,“他们就像是蝗虫,无法计数,或者是海里的沙子,超出了头脑的估算。这样强大的人和武士……多得就像天空中的繁星”。

虽然这些数字和形容显得过于浮夸,但显而易见,第一次十字军的规模是极其庞大的。经长期的研究,现代学者对十字军的人数取得了某种程度的共识,得出了相对趋近的判断。

一、较为合理的判断

任辛曼认为骑兵和步行作战人员的比例为1:7,雷蒙德实力最强,有1200名骑士和10000步兵,博希蒙德有500骑兵,戈德弗里拥有1000名骑兵和7000名步兵,诺曼底的罗伯特有1000名骑兵,佛兰德斯的罗伯特有600骑兵,斯蒂芬有250到300名骑兵,雨果的骑兵至多不过100人,整个军队的武装力量为:4200到4500名骑兵,以及30000名步兵。约翰·法朗士认为,在十字军到达安条克时,人数为50000人,其中7000人是骑士或领主。

综上,十字军至少应有4到5万的战斗人员,其中,贵族和骑士占5000到7000人。在人们传统的印象中,这对中世纪而言无疑是一个过于庞大的规模。十字军能够集结起如此规模的军力的根源,还要回到11世纪的西欧社会中去寻找。

二、十字军为何能够集结起如此规模的军力

1、战争的资源被集中了起来

11世纪的西欧,在经历了若干个世纪的外部侵袭后,局势渐入稳定。但本质上讲,在封建体系下即使维持一支中等规模的常备军都是困难重重。贵族的领地分散,财源匮乏且不稳定,封君封臣间的附庸关系复杂微妙,同时,教会还从10世纪后半期在整个西欧展开了“上帝和平”运动。如勒高夫所言,“不安全感的衰退,只是基督教社会之广泛领域的保护新生经济发展渴望的结果”。

在社会大环境的需要下,封建战争于此时开始受到限制。如RC·斯梅尔所言,“武力的使用并非总是如此的极端。它会被限制于所知的目的的完成上,不包括被征服者无条件的投降。拉丁*的统治者们经常参与的就是这样的有限目标的战争”

然而,战争受限并不意味着其规模变小了,相反地,社会内部开始涌现出更为强大的冲突的欲望,战争的资源被集中了起来。

2、封建贵族的全面军事化

这种看似矛盾的结果,源自于封建社会中一个庞大军事*——或称其为军事阶层——的逐渐形成。这就是封建贵族的全面军事化。

不能忽略的是,正是在11世纪,教会的神学家们开始推崇一种新的社会阶层的划分模式,即依照不同阶层,对人的社会功能加以分类的三元模式:教士祈祷、武士征战、农民劳作。这样的模式凸显了贵族的军事化。

若将贵族军事化置于11世纪西欧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即可得出合理的解释。在整个中世纪或者农本社会中,最有价值的资源是土地,贵族正是因为对土地的占有而获得了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因此,对所有领主和权贵来说,保有和控制土地至关重要。

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固,农业的发展,以及人口的增长,都有益于贵族势力的增强。同时,11世纪的西欧社会普遍性地缺乏强有力的君权,更不用说真正稳固的社会结构体系。这是一个缺乏公共保护和强权机制的时代。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拥有资源的封建贵族必须通过军事武装自保。反之,武力也成为了他们扩展权势的必要手段,“战争,对于保卫和扩张土地及权利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缺少,或者至少来说,相对衰弱的至高权威的情况下——即使不是唯一的,在当时它也至少是解决纠纷的终极手段”。

3、骑士阶层萌发并崛起了

骑士最初是一种称谓,进而成为了为社会和权贵们所接受的共识,最终同化为了贵族的同义词。骑士阶层崛起并形成于9到12世纪之间,11世纪西欧巨大的社会流动性为那些低于贵族等级,但能够将自己武装起来,骑马作战的乡绅提供了机会。他们成为了社会中的攀爬者。

到了11世纪末或12世纪初,整个贵族阶层加入到了骑士中,“骑士成为了一种社会差别,与贵族同义”。这样的变化,从miles这个拉丁词汇意义的演变中能明显地感受出来。在中世纪早期,这个词是被用来泛指所有武装者的,既有步兵,也包括骑兵,农民武装也被泛指于其中。但是,在9到10世纪后期,miles逐渐专指骑马的武装人员,步兵更多地被称为pedes。

到了11世纪末,miles限定的人群更为明确,它成为了穿戴盔甲、自我保护意识强烈、持矛作战的骑士的代称。大概于此时,权贵也接受了这样的称谓。在阿尔伯特的记载中,拜占庭皇帝称赞公爵戈德弗里:“你的土地上最为强大的骑士和王公”;修士罗伯特则称戈德弗里为一名“出众的骑士”。

此外,阿尔伯特在记述显赫贵族的时候,用了一连串的溢美之词描述骑士们:“格雷兹城堡的沃纳,在战争艺术上毫无瑕疵的骑士……法兰克的费尔城堡的托马斯,一位极其热情的骑士……圣波尔伯爵雨果的儿子英格罗兰德,一位杰出的骑士……”。

到了12世纪,miles仅限于对贵族出身、装备精良的人群的称呼,实现了对阶层的划分,“这是在12世纪即将变得更为显著的军事专业化的普遍过程中的一个部分”。

精神层面上,英勇善战成为了贵族不可缺少的美德。

阿尔伯特对博希蒙德的评价是,“诺曼人,有着崇高的心灵、惊人的才能,是具备全部尚武特性的人,非常善于军务,极其富有”;拉尔夫称赞戈德弗里具备着世俗和神圣的美德,“知道如何发动战争,安排阵线,在战争中找到荣耀”。

11世纪是武功歌兴起的时代,它所歌颂的正是贵族权势者们在战场上的丰功伟绩和英勇善战。十字军首领戈德弗里同熊搏斗,射杀突厥武士,手刃突厥骑兵的武功,为著者和当世百姓津津乐道。军事才能和勇敢尚武显然成为了贵族必不可少的优秀品质。

于是,贵族阶层全面军事化,“没有非军事化的贵族和骑士,即使在相对和平的英格兰也是如此,因为军事能力是社会身份的一种标志”。

随之而来的,是贵族将战争变成了自己的理想和事业,实现了对战争权力和资源的垄断,“武器的威力是精英的终极制裁,思想家们很快就将它作为了他们的权力和特权的正当理由。……国王和权贵宣称拥有对战争的垄断权”。适时地,正义战争的理念迅速发展,“正义战争是以王公正义的敕令发起的”。

换言之,此时对战争的合理性和正义性的评判,取决于发动者的身份而非战争本身。在这样的垄断中,战争资源正在向着一个富有的、军事化的特权阶层汇聚起来。

于是,尽管在中世纪,军队的组织征募、资源的筹划漫长艰难,风险很大,面临着重重的阻碍,要慎重地考虑和细致权衡,往往会付出沉重的代价,但是,自11世纪起,封建权贵还是有能力并不断地组织起愈发庞大的军事征伐。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1066年威廉征服英格兰;1071年的卡塞尔(Cassel)之战;1080年的埃尔斯特之战;1081—1085年间罗伯特·圭斯卡德对拜占庭的进攻;巴巴罗萨征伐意大利。凡此等等,即是佐证。如约翰·法朗士所述,“随着封建制度稳固并铰接,大规模的军事活动变得愈发普遍”。

另一方面,拉丁著者也会对敌对势力的军力极尽夸张,以达到夸耀战功的目的,如阿尔伯特所述,罗姆苏丹有“500000的战士和穿戴盔甲的骑兵”,摩苏尔总督率领的突厥联军有“20万善战的骑兵”;拉尔夫记载,科布哈统领“400000骑兵”;富尔彻提到,科布哈的兵力是“30万的骑兵和步兵”;里布蒙的安塞尔姆估计多利拉埃姆之战中突厥人有26万之巨;罗伯特认为,在多利拉埃姆之战中,突厥人有300000之巨;马太的记载最为夸张:罗姆苏丹有600000人,科布哈有800000骑兵和300000步兵。

但实际上,作为游牧民族起家的塞尔柱突厥人从来都没有太过庞大的军事力量。整个小亚的突厥军力,应该是在30000左右,基利什·阿尔斯兰的兵力不会超过10000人。安条克的卫戍*数量更少,差不多为5000人。只有在安条克之战的最后阶段,科布哈所率的联军才在数量上压制了损耗严重的基督教武装。可以说,十字军的庞大规模是他们能够在小亚和近东取得对突厥人战争胜利的基本保证。

5. 十字军为什么要东征

十字军东征总计有八次 第一次,十字军远征(1096年—1099年),参加的约有6万人。

第二次 十字军远征(1147—1149年), 第三次 十字军远征(1189—1192年), 第四次 十字军远征(1202—1204年), 第五次 十字军远征(1217—1227年) 第六次 十字军远征(1228—1229年), 1291年十字军东方最后一个据点阿克被埃及军队占领,就此结束了十字军东征的历史

6. 十字军最后的东征是谁

十字军首领是乌尔班二世

乌尔班二世(UrbanⅡ,1042年—1099年7月29日),罗马教皇(1088—1099年在位),中世纪四大拉丁神父之一,他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重压下,另辟战场,发起了十字军东征,重振了教皇的权威。他继续推行前教皇格列高利七世的教会教革和教权至上的政策,比起前任取得更大的成功。虽说格列高利七世开始了罗马教廷与德皇长达二世纪的权力之争,但却以*于异乡的悲剧告终,而乌尔班二世终于战胜了德皇支持的敌对势力,最后在罗马站住脚,安然渡过了余生。

7. 十字军为什么东征

十字军东征的原因:

1、城市兴起之后,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刺激了西欧各国封建主的贪欲,他们渴望到传说中富庶的东方去获得无穷无尽的土地和财富;

2、当时欧洲盛行长子继承制,即封建领地只能传给领主的嫡长子,其余各子不得分享,导致出现了一大批既无土地,又无财产,空有贵族头衔的骑士,他们成为十字军东征最重要的力量;

3、进入11世纪以后,西欧连遭荒年,饥饿和瘟疫流行,饱受封建主剥削的农奴和农民处境更加困难,他们希望通过东征寻找一个摆脱封建枷锁和致富的出路;

4、城市商人,特别是意大利城市共和国的商人,希望得到东方的港口和市场,所以他们也同样支持东征;

5、教皇是东征的主要发起者,他希望通过东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和世俗国王争夺霸权,二是重建统一的基督教世界,三是排挤伊斯兰教,将势力扩展到东方;

6、下层人民的宗教狂热,在中世纪的西欧,基督徒往往把朝圣作为一种赎罪的方式,耶路撒冷是最重要的朝圣目的地,但11世纪中叶以后,塞尔柱突厥人打败了阿拉伯人和拜占庭人,控制了地中海东岸,使前来朝圣的人受到了阻挠,要求收复圣地的呼声越来越高。

十字军东征是公元11世纪末到13世纪末,西欧封建主在罗马教皇的发动下,以收复基督教圣地为借口,对地中海东岸各国进行的一场侵略性战争。

8. 十字军为何东征

因为一本书是借口,主要还是为了侵略惊夺。

9. 十字军最后的东征是什么

在历史上,十字军东征(Crusade,1096年 – 1291年)是一系列在教宗的准许下进行的有名的宗教性军事行动,由西欧的封建主和骑士对地中海东岸的*发动的战争。当时原属於天主教的圣地落入伊斯兰教手中,罗马天主教为了收复失地,便进行多次东征行动。

但有一些东征是针对其他天主教派,并非针对伊斯兰,如第四次十字军东征。

10. 十字军最后一次东征

只有第一次算是成功的!十字军东征是为了争夺与自身衣食住行直接相关的领地,动机也不难理解,难以理解的是宗教对宗教的战争。虽然都是“禁止杀生”的,但却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异教徒们杀*,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发生在1096年,当时的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提出了攻打伊斯兰势力的建议。虽然教皇号召了,但是,当时的欧洲*的形态还不明确,参加的只有现在的法国、德国、意大利南部一带。英格兰与乌尔班二世不和,西班牙和葡萄牙在当地与*打得不可开交,北欧地区还没有完全基督教化,东欧地区也与北欧相似。唯一有实力的东罗马帝国,却被*打得节节败退

这样的形势下,能够进行远征的只有上述的三个*。准确地说,和现在的疆界不同,*的名字也不同,不过,还是理解优先。

先说结论,十字军达成最初目的的只有这一次。因为是小规模,所以很顺利吧,利益冲突也不太大。

本文链接:http://xingzuo.aitcweb.com/94356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