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日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蒙古族有哪些习俗?)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有那达慕大会,即草原上的“狂欢节”。每年春季开始,都举行赛马、射箭、摔跤、赛马等比赛,之后举行游艺活动,并进行“那达慕”大会。“那达慕”是蒙古语,意思是娱乐、游戏,蒙古族称此为“娱乐的集会”,有“草原上的狂欢节”之称。
蒙古族传统节日有:祭天地、祭敖包、祭奠祖先、祭敖包节、拜月节和那达慕大会。
祭敖包是蒙古族传统的祭祀活动。敖包也叫“敖”,在蒙古族语言里是“岗子”之意。以木为柱,以土为皮,中间覆土垒砌而成,呈圆锥形的木块或石块堆成的长方形平台。蒙古族祭敖包是敬奉诸神和祖先的仪式。祭敖包之前要举行各种祭祀活动:有的在敖包周围搭起席棚,人们唱起传统的赞美诗和颂歌;有的进行赛马、射箭、摔跤等比赛;还有的举行献哈达、敬酒、唱颂歌等活动。
祭祀祖先是蒙古族的一项重要习俗。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蒙古民族都要举行祭祀祖先的仪式。祭奠仪式一般在祭坛或敖包前举行,其中以祭奠成吉思汗最具特色。祭奠结束后,人们将祭品和供品分吃掉。
祭敖包是蒙古族在春节、元宵节和清明节等节日举行的一种大型祭祀活动。祭祀时,人们将大捆柴草堆积起来或堆成圆形或椭圆形的大圆堆,然后点火焚烧。


一、祭天地

蒙古族认为“天地”是万物的根本,因此,认为天地与人的生活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每年阴历二月初一前后,在草原上举行祭天地的活动。蒙古语称“那仁乌钦”(意为“大祭”),即是在草原上祭祀“天”和“地”。祭天地的时间一般在农历二月初一至初五之间。
祭天地之神叫“那仁乌钦”。这天早上天刚蒙蒙亮,牧人便起床来到祭坛前举行祭祀活动。祭祀时,先把煮熟的羊肉切成大块,再加上葱、姜、蒜、盐、酒和其他调味品,放入羊肉中煮熟,然后把羊肉捞出来切成薄片摆在祭坛前的席子上。摆好后就开始叩头跪拜。头磕下去之后再把自己准备的哈达放在羊肉上插好。
祭天地仪式结束后,牧人将祭品抬到大青山(一种高大的石崖)上,再把祭品抬到大青山最高的处插上哈达。在举行仪式之前还要举行一系列宗教仪式:唱颂歌、祭天、请神、献祭、拜神等。仪式完毕后将所有供品拿到旁边的小庙里供人食用。从祭天地活动以后,就可以进行草原上一年一度的摔跤比赛。人们在摔跤前还要进行祈祷并举行赛马。
在每年阴历二月初一前后举行的“祭天地”活动,是蒙古族最隆重的宗教活动之一,它既是蒙古民族祭天祭祖的最高形式,也是对大自然和人类历史进行宗教祭祀仪式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祭敖包

祭敖包的具体做法是:先在敖包周围搭起席棚,用马牛羊羔等物为祭品,一般要比平常的更丰盛一些。祭敖包时,人们要唱起传统的赞美诗和颂歌,在席棚里向敖包跪拜三次后,将大捆柴草点燃焚烧。这种传统习俗在现代社会里已经逐渐消失。但是,一些蒙古族地区仍然保留着祭敖包的习俗。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蒙古人要到郊外去祭月亮,以表示对月亮的敬拜。
蒙古人崇拜月亮的习俗很早就有了。据《魏书》记载:“魏使高允治胡尘,即用月光所照之处皆置胡尘”。而《北史·齐纪上》也有记载:“齐宗武上胡尘会,曰:‘何不祭月?’帝曰:‘此月乃阴魄也’”。可见蒙古人在月亮出现的时候就已经崇拜月亮了。
现在内蒙古很多地方都在祭月之日举办隆重的活动,祭月则成为蒙古族的重要节日之一。

三、祭奠祖先

蒙古族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和七月十七日两次举行祭祖活动。祭祖的主要内容是祭神、祭敖包和敬献酒肉。祭祀时,将神像、供品供奉在敖包前,之后烧化纸钱。蒙古族的祭祖活动一般在农历七月十七日进行,称为“七月十五”。
农历七月十五日是蒙古族的“鬼节”。这一天,人们将头一天晚上祭祀完毕的食物供奉给祖先。祭祀时,要向祖先献酒、献哈达、献瓜果、献食盘、献供品碗,向祖先磕头。然后把供品分给全族人吃。祭祀完毕后,要举行大型的游艺活动,通称“游七子会”,其主要内容有:赛马、射箭、摔跤、吃摔跤手的肉等。
敖包一般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也有的建在山顶或半山腰。敖包上一般插有许多树枝和柴火,供祭祀用。
蒙古民族每年都要举行祭敖包活动。祭祀时有许多禁忌:不得踩踏别人烧过的草堆和石块;不得在别人祭完神后向其家中泼水;不得随意搬动祭品,否则就会遭到惩罚;不得以任何方式损害祭品和其他祭品;不得将祭祀物品从火堆中取走或弄坏;不得随便扔祭品、石块,更不能用火将其烧着;对自己的长辈要尊敬、礼貌,晚辈对长辈要尊敬、礼貌。
蒙古族人还把敖包视为吉祥之物,认为它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祭敖包时要献哈达(白)、献美酒(黑)、献瓜果(红)、献食盘(白)、献供品碗(黑)和烧香磕头(白)等。另外,在敖包周围还要搭建席棚,搭上席棚要唱赞美诗和颂歌。在敖包顶和周围还要搭起席棚。祭祀结束后把祭品和供品分给全族人吃,以示对祖先的纪念。

四、拜月节

蒙古民族的中秋节源于蒙古族的古老习俗。蒙古族的中秋节以月亮为主角,主要习俗有:祭月、观星、赏月、吃月饼等。人们常在这一天敬拜月亮,并借此祭祀神灵和祖先。
中秋之夜,在草原上,人们围着篝火,把酒唱着歌,尽情地喝酒。此时的草原是一片欢乐的海洋。牧民们一边饮酒,一边赏月,并观看歌舞表演。节日期间,他们还喜欢吃月饼、讲故事等各种娱乐活动。
蒙古民族有在中秋之夜拜月神的习俗。中秋夜,蒙古民族家家户户都要准备香、纸、供品、食品等物品敬祭月神和祖先。家家户户都在房檐上悬挂着一盏灯,即“灯盏”或“宫灯”,用来点燃油灯。人们在月圆之夜会来到自己的房屋前或牧场上,围着香案叩头烧香、烧纸钱、拜月祈祷,祈求月神保佑自己的生产和生活顺利如意;同时还要祭拜祖先。有些人家还会点起篝火燃炮放炮以示庆祝。
拜月是蒙古民族中秋节最具特色的习俗之一。“月”是蒙古族人民心中最神圣的意象。在中秋节夜晚,蒙古族人民会不约而同地聚集在一起,用酒和月饼等食品进行拜月活动,然后载歌载舞尽情地享用节日盛宴。
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的夜晚,人们会相约一起到野外观星赏月、谈天论地、围着篝火载歌载舞;或是到附近的寺庙里观赏经幡等物品;或者举行各种娱乐活动等。

本文链接:http://xingzuo.aitcweb.com/933371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