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日

2018分数线(高考填报志愿时需要注意什么?)

7月23日,2017高考分数已于上午9时公布。据了解,2017年高考分数中,理科一本分数线为498分,文科一本分数线为461分。
据悉,根据往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高考分数将于7月23日上午10时公布。由于今年考生数量众多,报考人数再创新高,再加上部分地区出现了考点容量和考生人数超过去年的情况。因此有可能出现不同批次的考生分数差较大。
此外,今年全国大部分省市将实行新的志愿填报办法,部分省市如浙江、广东等地也将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所以今年的考生要注意院校录取分数有可能出现较大波动,填报志愿时要充分考虑到填报学校可能出现的分数线变化。


1.了解计划和投档原则

很多考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志愿,这就需要考生了解高校的招生计划,以及投档原则。
首先要了解招生院校的录取规则,其中包括按比例投档、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等,以及各院校的专业录取原则。
高校按比例投档是指在每个批次首次投档时,院校先根据事先公布的招生计划和考生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如果按比例投档,则排序是1:1),再将未完成的招生计划进行一次性投档。
按分数优先原则即先按分数高者,再按照顺序对考生进行投档;分数相同时遵循志愿;在同一个批次中有多所院校同时招生的情况下,根据考生志愿顺序安排专业。
考生如果选择了不服从调剂会被退档,当次投档没有完成招生计划时会有征集志愿,也就是“征集志愿”。
考生填报志愿时需要特别注意自己在省份内的排位。如理科类考生若选择了不服从调剂会被退档。
若没有明确提出是否服从调剂时,可选择“是”和“否”(表示不服从调剂),若提出了这两个选项则不能被退档。
只有在院校有招生计划、专业分设的前提下才能选择不同的专业。

2.平行志愿填报技巧

平行志愿是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的原则,将考生的高考分数按“位次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排序,然后按排序先后从高到低投档。
平行志愿对考生来说是好事,但对家长和考生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平行志愿在给考生提供更多选择的同时,也给了家长和考生更多的困惑。
平行志愿填报方法中最大的特点是分数优先,但仍然会有分数相同的情况出现,那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呢?
其实,平行志愿和传统意义上的志愿不一样,并不是说你在某个批次所有高校都填第一志愿才叫平行志愿,而是指录取时按照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序。
在平行志愿录取过程中,高分考生也有可能落选。因为按照传统志愿方式投档时,考生的档案只能投到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上的高校,而平行志愿投档时,计算机检索到你的高考分数后,如果你所填的6个高校都能投出。

3.了解高校情况

考生及家长除了关注录取分数线、录取位次等常规数据,还需要对高校情况有所了解。
首先,考生可通过所在中学老师的介绍了解所报考学校的办学层次、办学特色、校园文化、师资力量、学科优势和就业情况等。因为这些情况对于考生选择专业或今后的职业发展都很有帮助。
其次,考生还可以通过向高校招生网站或相关老师咨询,了解学校的办学层次、专业设置及学校特色等方面信息。有些学校会公布一些重要专业的近三年的录取信息,如分数线波动情况、招生人数、平均分位次等。通过这些信息考生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填报志愿时可选择的专业类别,以及自身分数在所报院校中的位次。
此外,考生和家长还应关注学校所在城市。高考志愿填报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就是选择城市。城市不仅是教育资源和就业机会的集中地,更是对考生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人能不能成功与他所处城市有关。如果考生选择了一个城市较差或交通不太便利的学校,那么将来可能会影响学生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学生毕业后不能就业。

4.参考往年录取数据

所谓的“往年”是指往年的录取分数线。
一般来说,高校录取分数线每年都会有一定幅度的波动,如录取最高分、平均分、最低分等。这些数据对于填报志愿是具有参考价值的,但是作为一个参考并不绝对,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分数特点、性格特点和所选专业的要求综合考虑。
在填报志愿时,考生除了要关注“一分一段”表中各批次所对应的分数情况外,还需仔细研究各高校往年录取数据,以把握高考招生录取发展趋势。考生应通过对报考学校近三年(或五年)录取分数线的统计分析,将自己所在省的录取分数线与有关院校近三年(或五年)的录取分数线进行比较。如果今年该校报考人数比去年多,且平均分较高,则说明该校录取分数相对较高。

5.注意填报时间和批次

在填报志愿时,考生一定要注意自己所填报的批次,因为不同批次的录取规则不同,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提前做好研究。如果考生没有认真研究,就盲目填志愿,很可能出现因为一个批次的学校太少而导致不能被录取的情况。而且不同批次的院校之间也会有分数差距,所以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综合考虑,正确填报。
另外,据了解,今年本科一批、二批录取时间安排在7月25日至8月1日。高职高专录取时间安排在8月5日至7日。各地高考录取工作按规定时间进行。根据规定,考生可于8月15日前在网上查询个人的高考成绩。
今年高考成绩公布后,教育部还将对考生电子档案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其中包括考生电子档案是否完整、准确;所填志愿是否符合高校招生章程中的相关规定;填报专业是否符合高校招生章程中的相关规定等内容。若发现档案状况存在问题,则不予录取。
考生在收到电子档案后应及时进行信息核对,特别是要注意检查志愿填报是否完整,特别是要注意检查专业志愿的填写情况以及有关专业对身体条件的要求等。

6.了解专业和学校的情况

志愿填报不仅是选择专业,还要考虑学校的情况,例如学校的知名度、地理位置、学校类型、办学特色、学科实力、专业设置等等。考生要仔细查阅高校的招生章程,特别是对身体条件、单科成绩和外语语种等方面的要求。
在选报专业时,除了要了解专业本身外,还要注意看清专业培养目标,如所学专业是否符合考生报考的要求。还要了解这所高校与所报专业之间的录取限制条件。即所选高校的某专业是否有身体条件上的限制以及单科成绩上的限制。

本文链接:http://xingzuo.aitcweb.com/932351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