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夫所指是指什么动物(“人神共愤”的成语故事)
千夫所指,汉语成语,意为千人所谴责,后以“千夫所指”比喻众人指责。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我便*了也要做个‘千夫所指’,不做这没廉耻的东西!”
意思是:像这样的事情,众人都会指责你。
成语出处:宋·苏轼《论李定边军之役疏》:“万人共谓:‘李定边军可斩也。’”
成语释义:指众人所指责的事。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楚成王想要攻打郑国。楚国大夫子玉得知此事后,十分担心郑国不肯出兵。于是,他请求楚成王先派人去劝说郑国出兵援助,再以自己做人质为条件,使郑国与楚国联手共同攻打郑国。但子玉的建议被楚成王拒绝了。后来,楚成王让子玉的一个门客千里夜行来到了郑国来劝说郑国出兵。然而,子玉却根本没把这个门客放在眼里,于是没等千里夜行来到郑国境内,便将他杀*了。千里夜行是楚成王身边的一位能说会道的人。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人做了错事
1、千夫所指
这个成语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老鼠,这是一只非常普通的老鼠,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它也非常的普通,普普通通到甚至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身上有什么特别之处。
一天,老鼠又像往常一样出去觅食,突然听到一阵吵闹声,他四处张望了一下,发现在不远处的灌木丛里有两只老虎正在打架,两只老虎都是威风凛凛的样子,显得十分威风。
其中一只老虎正在大声地向另一只老虎吼叫:“喂!你怎么这么怂呀?你看看人家老鼠!看我不把它吃了!”
另外一只老虎也不甘示弱:“什么老鼠呀?*吃了它。”
这两只老虎在互相指责、争吵、谩骂中越打越激烈,而此时的老鼠却无动于衷,它没有任何想要帮忙的意思。
在这场恶战中,老鼠不仅没有帮到任何忙,反而被两只老虎狠狠地教训了一番。
这时老鼠才知道这两只老虎并非是真正的老虎,而是两个冒牌货。那只冒牌货就是今天要介绍的主角——老鼠。
2、口蜜腹剑
《战国策·齐策四》中说:“齐人有言曰:‘嘴上蜜,腹中剑。’”
战国时,齐宣王听信谗言,任用了两位*,并杀害了一位忠臣。这个消息传到齐宣王的耳朵里,齐宣王非常恼怒。在齐宣王的背后,有一个叫邹忌的人。他看到齐宣王非常宠爱自己的妻子,便常常在齐宣王面前说邹忌的坏话。
有一次,邹忌与齐宣王一起吃饭,邹忌特意用筷子敲了敲地上的碗,对齐宣王说:“大王,这碗碟上的花纹多漂亮啊!我觉得你看那花纹多像一个人躺在床上,一手拿着枕头。”
齐宣王听了他的话笑了起来。可是没过几天,便有人报告说邹忌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大王,我们的国相在背地里说您的坏话!”
齐宣王听后勃然大怒。他对邹忌说:“我早就知道你会这样想我,所以就告诉了你这件事。如果你还能留在我身边的话……”
成语故事:“口蜜腹剑”比喻人在嘴上跟你说得很好听(意思是心里想着你)
3、指手画脚
出自宋·苏轼《论李定边军之役疏》:“且臣自以天下安危为己任,即*后,愿化为一只猛虎,落在那强盗的手里。”
成语故事:北宋时,西夏、辽、金等国经常侵犯中原。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农桑的政策,使北宋国力逐渐强盛起来。在这些政策中,有一个重要措施就是设立了专门的官职——军器监。军器监掌全国兵器的制造,具体负责制造军器的人员统称为“军器监官”。当时“军器监官”一职的官员有一个特殊规定:凡是与军队有关的事物都归他管,就连日常生活用到的碗、勺等炊事用具也不例外。因此,他的职务具有很大的权威性和管辖权,他对一切有关军器制造、管理方面的事务都有最终决定权。
4、千钧一发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魏惠王的太子丹想要为他父亲报仇。于是他请求自己的父亲给自己一把剑,等他杀了魏惠王之后再去报父仇。太子丹的父亲魏文侯非常高兴,就派人到齐国,把一把宝剑送给了太子丹。
太子丹得到了宝剑,非常高兴。为了得到更多的土地,他决心攻打魏国,为魏惠王报仇。
太子丹便让魏武侯给他在邯郸那个地方建立城池,还让魏文侯派大将庞涓做主将。
魏国的庞涓在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非常高兴,但又觉得自己的实力还不够。于是,他便决定先派一个人到赵国去探听虚实。于是,他派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赵国的平原君赵胜。赵胜早就听说过庞涓是个员大将,就立刻去见庞涓。
平原君见了赵胜之后就问:“庞涓已经带兵到邯郸去了,魏王派我来请您,这是为什么呢?”
赵胜说:“庞涓听了你的话十分高兴,所以我派了一个人去先探探路”
5、风声鹤唳
成语故事:晋代有一个叫孙秀的人,是孙登的儿子。有一天,孙秀见晋朝大臣殷浩不去上朝,就上书皇帝,说殷浩打算谋反。晋元帝得知后十分生气,派人去问殷浩究竟是什么意思。殷浩说:“陛下您本来就知道我不是那种贪恋权位的人,但我对现在的形势感到十分担忧。”
晋元帝听了这话后,便认为殷浩果然是谋反之人。于是就下令把他关进大牢,准备处决。这个时候,孙秀却来向晋元帝求情说:“陛下您以前曾经想要除掉殷浩,现在却又想要用他来稳定社稷。这样的话,您难道是想让天下人认为您不忍心诛杀他吗?”晋元帝听了这话,便又将孙秀释放了。
成语出处:元·周密《齐东野语》卷四:“晋朝之乱,士子闻风自愧。”
6、虎头蛇尾
成语故事:三国时期,刘备在白帝城托孤后,立儿子刘禅为嗣君,诸葛亮辅佐他治理蜀国。诸葛亮很有才能,但他非常谨慎,尤其是在处理国事时更是如此。
有一天,诸葛亮找来刘禅商量说:“现在北方的曹氏势力越来越强大,我们*面临着被吞并的危险。为了我的一家性命和蜀汉江山社稷安危,*把大权交给你。”刘禅说:“您是我父亲的丞相,这件事还用问吗?”诸葛亮说:“刘禅啊!你只知道吃喝玩乐,不理朝政。那些大臣们都是些酒囊饭袋,只会说空话!根本不懂得治国之道。现在*把大权交给你了!”刘禅说:“丞相放心吧,我一定会努力处理好国事的!”诸葛亮只好不情愿地点了点头。
7、人神共愤
“人神共愤”是一个成语,也叫“众怒”、“万人嫌”,它的原意是:(古代)*的一种神祇(如灶王爷等),它们在民间的影响力很大,却让人感到愤怒。
成语故事:话说古时有一家人,家里养了一只狗,这只狗特别灵。它能听懂人话,知道主人在想什么。只要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说,它就会“汪、汪”地叫着,提醒主人注意。有一次,这家主人把头伸进火炉里去掏东西,就把那只狗放到门外了。谁知狗就站在门外面听了一会之后,再也不肯进门了。主人只好把狗带到寺庙里去了。
但过了几天后,那只狗又回来了。它不仅没有什么变化,反而一见人就摇尾巴、摇头摆尾地叫唤了起来。这下子可不得了!主人把它带回了家。主人对它进行了一番“大清洗”:什么乱摸乱碰、随地大小便等……一通“*作”下来,这只狗就成了人人厌恶的“狗精”、“狗皮膏*”。
本文链接:http://xingzuo.aitcweb.com/930028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