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日

2月29号几年一次(*古代传统节日)

2月29日是阳历的2月28日,农历的正月初五,因此也叫正月初九,今年的2月29日是阳历的2月28日。
农历正月初九日,又称“天中节”“上巳节”。在这天民间有许多习俗,如有饮“九朝酒”、饮“天中酒”、吃“上巳春饼”、“上巳节踏青”等。
1.喝九朝酒:传说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黄帝在正月初九这天举行了盛大的庆典,和群臣饮酒唱歌。喝着,黄帝喝醉了,他说:“今天是正月初九,大家一起来饮九朝酒吧!这是咱们*的传统节日,今天不是初一吗?怎么能喝酒呢?”群臣回答说:“我们都是臣民,今天应该向皇帝祝寿。”于是就把这件事记在心里。
2.饮天中酒:这天晚上黄帝叫大臣们在家中聚会饮酒,并把所有的美酒集中在一起,摆满九个酒樽,然后让大臣们轮流向皇帝祝寿。大家都喝得酩酊大醉。
第二天早上大家都来报告说:“皇帝给我们派来了很多的寿礼。”
3.吃天中饼:这天晚上大家又聚在一起饮酒庆贺。黄帝让大家每人拿出两张饼来,对大家说:“这是我献给你们的两张饼的一部分。


(1)祭祖:祭祖时,人们要焚香点烛,燃放鞭炮,以示对祖先的怀念。

这一习俗流行于全国各地。人们把祖坟当作自己的祖先,把父母长辈看作自己的亲人,把自己的兄弟姐妹看作自己的手足,每年清明时节,人们都会到祖坟扫墓,以示对祖先的怀念和敬意。
上巳节踏青:到野外欣赏春色、享受大自然风光也是一种娱乐活动。在南方地区,人们举行传统的踏青活动。
农历正月初五“破五”节至农历正月十六“上巳节”为“三月三”清明节。传说农历三月初三是大禹的生日,也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上巳节。相传上巳节由舜传下来。汉代刘安《淮南子》中有记载:“昔大禹治水至龙门,未遇大禹而还,立为帝君”;“禹之子启建少昊氏之国,立为夏后氏有圣德而失之也……夏后启,姓大罗独氏(音:gōu)”。

(2)乞巧:妇女们穿上新衣服,带上丰富的礼品到郊外去游玩。

4.踏青:是农历正月初九的重要活动之一。旧时人们在这天穿新衣,戴新帽,到郊外游玩。
5.“吃春饼”:春饼是用面粉和鸡蛋、猪油、水(也可以加糖)做成的,在烙春饼的时候,在饼皮上刷一层油,撒上炒熟的黄豆面、葱花等,然后卷成圆形生饼即可。
6.吃鸡蛋:民间认为正月初九是鸡日,也叫双日或双月,因此人们有在这一天吃鸡蛋的习俗。
7.沐浴:在这一天,人们有到水边洗脸、洗手、洗脚等习俗。
8.举行婚礼:我国民间有一种传说,每年农历正月初九晚上,王母娘娘会在天宫举行盛大的宴会来迎接牛郎织女相会。因此,这一天成为民间结婚的好日子。
9.洗濯“晦气”:一些地方还有用清水来洗浴的习俗,希望可以消除一年中的不吉利。
10.“拜月”:有些地方也称月圆夜为“拜月节”、“拜月会”。《西京杂记》中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

(3)求子:妇女们用五色纸糊成雀鸟的形状,并用彩线穿起来,系在小孩的腰间。

(4)沐浴:妇女们用五色纸糊成雀鸟的形状,并用彩线穿起来,系在小孩的腰间,还要由家中最年长的女子替孩子们洗浴。
4.上巳节踏青:传说上巳节是*古代人民驱毒避邪的节日。这一天人们要去郊外沐浴,以求得健康,因此也称“沐兰节”。《诗经》中说:“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意思是说:山有扶苏,高出云表;荷花盛开,花叶相依;见到子都,狂乱如病。
5.放纸鸢:相传上巳节是黄帝的生日。因为这一天天气晴朗,是个放风筝的好日子。所以人们都在这一天去郊外游玩,也有的放纸鸢以求健康。
6.饮“天中酒”:这天晚上举行盛大的宴会后,群臣将天上人间的美酒都集中起来供黄帝饮用。
7.“天中”原指天界,后泛指天界或仙界。
8.《吕氏春秋》:“正月上已,日中女节……是日也,女子有天官……”

(4)做小鞋:妇女们带上鞋袜,聚集在一起,相互做鞋。

4.举行上巳春祭:上古时代,人们要在这天“修禊”,即用兰草洗身、沐浴,并向天帝祈求消灾赐福。“上巳”节是古代的一个重大节日。这一天人们要到水边去沐浴、祓除不祥。相传上古时代,大禹的母亲夏姬被人所害,后来又被丈夫大禹所杀。大禹为了替母亲报仇雪恨,于是决定在上巳日这一天去朝山和水神的女儿约会。后有一位叫文命的大臣向夏姬求情,才使这桩冤案得到昭雪。于是后来人们把上巳节定为“上巳”节,这一天是人们休闲的节日,也是一个祭祀祖先和神灵的日子,这一天有许多传统活动。如妇女们相互给自己的鞋里面放上各种东西来避邪,同时还在门上挂一些红色的丝带条;祭祀祖先和神灵;在野外踏青、踏歌、跳舞等等。

(5)穿新衣:这天妇女们要互相赠送衣服等物。

4.吃春饼,又叫薄饼、小张饼、食饼筒。春饼是*古代的一种主食,它是用面粉、豆粉等作原料,烙制而成的薄饼。因其做法简单,味道鲜美,又易于消化吸收,自古就被视为一种健康食品。在这天人们要吃春饼,一般都是做成圆形的。
5.踏青:农历正月初一到初三叫“元日”,在元日这天人们要外出郊游、插柳、放风筝;初五叫“破五”;初六叫“大六”;初七叫“小六”。民间传说这天是女娲造人的日子,所以又叫“人日节”或“女儿节”。
6.晒书:古时人们在正月初九日这一天晒书,以求吉利。这种习俗被人们延续下来,成为一个习惯,后来逐渐演化成今天的晒书。据说正月初九日还是仓颉的生日,也有的说是黄帝生日。

(6)吃“天中饼”:吃“天中饼”时要祭祖先,然后全家分食之。

(7)上巳春饼:“上巳”为三月的第一个巳日,故又称“三月节”或“三月会”。春饼就是用面粉烙成的薄饼,里面包上肉丁、菜等馅料,并烙上几个圆形的春饼。吃春饼是人们用来祭拜土地神和祖先的仪式。
(8)上巳踏青:从先秦开始,在上巳节就有了踏青活动。到了汉朝,上巳更是成为民间的一个重要节日。《后汉书》载:“三月上巳,官民皆盥洗出郊野,女红不施,行歌宴饮”。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也有:“上巳清明近,莺花处处飞。”
(9)天中节的习俗:天中节是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主要活动有拜祖、祭祖、登高、游春等。正月初九这天,人们会在这一天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祭天、祭祖、饮宴等活动。而且还会举办各类文艺表演和体育比赛活动。当然,在这个节日里还有其他的一些习俗,如祭祀祖先,祈求丰收等。

(7)喝天中酒:这天晚上妇女们聚集在一起饮酒唱歌,以示庆贺。

4.吃春饼:从立春到下一个清明,*的大部分地区都是雨水节气,这两个节气的转换,给人们带来了雨水和回暖,此时人们要以吃春饼为主。
5.上巳节踏青:这是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人们在这天要到郊外踏青游玩,主要是为了消除对自然万物的恐惧。
6.三月三:这天主要有三个习俗:
(1)上巳节踏青:上巳就是古代的农历三月初三,此时正是春天万物复苏之际,踏青之风盛行于江南地区。在古代,“三月三”又称“上巳节”。
(2)水边祭祀:古代的人们在这一天到水边去祭祀先人以祈求平安。
(3)郊外远足:人们在这一天到郊外去踏青游玩。
7.拜山:就是传说中的“烧香”,一般都是到名山神庙中烧香参拜。
8.男女定情:相传上巳节也就是古代的“情人节”,这一天男女会相约到郊外去游玩、谈情说爱,以表达对彼此的爱慕之情。
9.抢花炮:每年正月初九是古代花炮竞技的日子,“抢花炮”就是从那时流传下来的。相传花炮一响,百福来朝。谁能率先抢得“炮王”的桂冠就代表着最幸福、最幸运。

本文链接:http://xingzuo.aitcweb.com/929080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