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日

牡丹亭是明代谁的名作(《牡丹亭》中汤显祖的家世)

近日,汤显祖《牡丹亭》问世二百周年,有人从文字考据出发,认为汤显祖是明代第一位伟大的戏剧家。而《牡丹亭》作为*古典文学名著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历来被视作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甚至有人说《牡丹亭》是*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若士、悔庵等,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是明代杰出的戏剧家、文学家。他博学多才,能诗善文,通经史。他创作的戏剧《牡丹亭》,是*最早的一部浪漫主义爱情悲剧。后有汤显祖等人合著的《牡丹亭》传奇剧本及杂剧《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等。另有散曲《牡丹亭梦》、杂剧《紫钗记》、传奇《还魂记》等作品。


一、汤显祖的家世

汤显祖的祖父名载,字子才,号海若。又因官至吏部尚书,人称“海公世守”。父汤应时,官至户部尚书,谥“文忠”。祖父汤显扬,字朝义。父汤纯,曾任江西临川县令。
汤显祖的父亲汤源隆(1529-1603)字天章,号敬斋(《明史》卷一八八有传)。汤源隆是个风流倜傥的名士,年轻时曾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明嘉靖《临川县志》称:“景泰中,江右汤氏宗子祖可大辟,追赠新建侯……显扬有令名。”
汤显祖的祖父汤可宗曾任临川县令和四川按察司副使(明朝设按察使一职,负责监督地方的司法、治安等事务)。其父汤纯曾任江西按察司佥事(正四品)。汤显祖是汤可宗的第五个儿子,也是最小的儿子。他6岁时被过继给了叔父汤应时为嗣。后来在嘉靖二十年(1541年)左右时,汤显祖与叔父汤纯一起被封为新建侯。

二、汤显祖的主要创作成就

《牡丹亭》是汤显祖最杰出的作品,也是他的代表作。其表现的主题,从《西厢记》就开始萌芽,到《邯郸梦》《南柯记》,一直到《紫钗记》,都在表达这个主题。汤显祖从这部作品中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反封建的精神,他还深刻地揭示了个人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从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
《牡丹亭》取材于元杂剧《西厢记》,但在剧中写了现实中不存在的爱情。其中有现实生活和历史故事的影子,也有作者自己经历的写照。主要人物形象鲜明,性格复杂丰富、感情细腻生动,特别是杜丽娘与柳梦梅这对“情”与“爱”的冲突,是全剧最为精彩的部分。这也是汤显祖剧作中最成功、最有特色的部分。

三、《牡丹亭》的艺术特色

汤显祖是在*诗歌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位文学家。他的诗文也以明丽清新的风格著称。他也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大文学家,这使得他的诗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代的文人。而在文学创作上,汤显祖的成就也是相当突出的。汤显祖是明代杰出作家,其代表作《牡丹亭》也是*古代四大爱情戏剧之一。汤显祖是以“情”为主题,用“情”来贯穿剧情发展,而以“情”来展开故事情节。汤显祖以其充满浪漫色彩和传奇色彩的艺术手法,在*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汤显祖是以*古典小说中“才子佳人”题材为基础来展开情节的,同时又在现实生活中对男*人公爱情追求进行大胆探索、追求。
在《牡丹亭》中,汤显祖在塑造人物形象上,通过对人物性格特征的描绘,表现了其内在的心理特征和性格冲突。汤、柳二人都是个性鲜明、内心世界丰富、情感表达强烈的人物。

四、《牡丹亭》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牡丹亭》是*古典戏剧创作的巅峰,这是无法否定的。明代吴承恩、沈从文等人都很推崇这部作品,并把它与《红楼梦》《儒林外史》放在一起比较。据沈从文回忆,他曾经把《牡丹亭》改编成戏曲演出过两次,一次是在南京,另一次是在北京。他说:“这两次演出的情形我都还记得。”据研究者统计,这部作品先后被改编成戏曲、话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影响了*戏曲、*电影的发展。
这部作品的伟大之处在于将真与幻结合在一起,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充满戏剧性。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悲剧来揭示人生的命运和宇宙的奥秘。同时,它又从爱情的悲剧中升华出人对理想、对真爱的追求。

五、《牡丹亭》对后世文学及戏剧创作的影响

明代戏曲作家汤显祖在他的《牡丹亭》传奇里,将杜丽*爱情故事与昆曲的表演形式巧妙结合,创造出了一种新的“以情为本”的创作倾向。
他在《南柯记》里通过写梦姑与书生柳梦梅的爱情悲剧,表达了“情”是*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观念之一,也是*民族最看重的道德伦理观念。《牡丹亭》传奇作为戏剧作品,其结构和情节都借鉴了《西厢记》《赵氏孤儿》《长恨歌》等经典作品,从而具有浓厚的悲剧色彩。
而清代戏曲家孔尚任也写过一部以杜丽娘和柳梦梅为中心的传奇剧本《邯郸记》,虽然他将杜丽娘塑造成一个极有才气的女性形象,但故事情节较简单,并没有什么“至情至性”之处。可以说,孔尚任还是受了《牡丹亭》剧本的影响。

六、关于《牡丹亭》的版本

据学者统计,自清道光三年(1823)至民国三十一年(1942),《牡丹亭》的版本有30种之多。
现存最早的一种是道光二十年(1840)的石印本,题“玉茗堂藏板”,由王重民校订,王先谦、陈三立、薛福成等人题跋。
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牡丹亭》剧本是清代康熙五十三年(1714)上海汇文书局刊本,由薛福成、王宗岳、俞振飞等人题跋。此本署名“三元堂板”,在此之前未见有此刊印。
清代乾隆四十九年(1784)《长生殿》传奇(全本)是现存最早的全本《牡丹亭》,由王逢恩校订。此本有“长春殿重编”“春泉馆”等印痕,是目前所见最早的《牡丹亭》刊本。
*戏曲学院教授吴梅说,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上海汇文书局刊本,是现存《牡丹亭》最早的版本,它由王逢恩校订。“这个版本被认为是现存最早的全本《牡丹亭》”。

七、“才子佳人”文学传统的确立和发展

汤显祖在《牡丹亭》的创作过程中,继承了元代杂剧及南戏的传统,进一步强化了“才子佳人”的主题。他从自身经历出发,赋予杜丽娘、柳梦梅两个人物以强烈的人格魅力,这是古代才子佳人戏剧创作取得巨大成功的主要原因。
但是,在《牡丹亭》中,作者又以强烈的浪漫主义手法来创造一个全新的艺术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男*人公不仅超越了现实,而且超越了人生,在精神境界上达到了更高层次的统一。牡丹亭里的杜丽娘形象之所以令人赞美不绝,就在于她突破了现实世界中的种种羁绊和桎梏,从一个具有进步思想、追求理想爱情的女性形象上升为一个超越一切、追求幸福爱情的人物。
她与柳梦梅二人结合时是为了“好合”“好离”而“相得”的,是为了使两人精神结合。柳梦梅成为她理想人生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形象,甚至超越了现实世界中*、儿女私情等。
总之,《牡丹亭》对*古典文学创作和世界文学史都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古典小说和戏曲中占据了突出位置。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具有重大影响,被誉为*版“罗密欧与朱丽叶”。

本文链接:http://xingzuo.aitcweb.com/927317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