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日

刘念林伟 禁忌的触碰(《一只鸟一条命》的禁忌)

刘念在《一只鸟一条命》中用“我”的视角,叙述了自己童年的生活经历。其中,他对父亲的愤怒与不满,有一部分是他对自己在家庭中遭受压抑的理解。尽管这两种情绪都是真实存在的,但它们并不具有普遍性。因此,本文对于“我”及其父母关系的叙述,只是为读者提供一个观察视角。
刘念对父母关系的叙述中,最令人动容、也最令人迷惑之处在于:他将父亲塑造成一个“全能的父亲”。在他看来,父亲的一生都在为他*心和*劳。他无法理解为什么“我”作为一个“有个性的孩子”,却被塑造成了这样一个“不像我”的形象。
刘念用了一种近乎戏谑和调侃的口吻来谈论这一问题,仿佛父亲一直都是不完整且不正常的。于是,当刘念笔下这位“严厉又爱我”的父亲形象出现时,他便带有了一种道德上的审判意味和一种近乎黑色幽默般的讽刺意味。
刘念在《一只鸟一条命》中对父亲形象的叙述,是建立在两个基础之上的:一方面,他将自己作为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诸多遭遇与经历,都通过这位“全能”父亲来讲述;另一方面,他又试图将这种讲述中带着黑色幽默、嘲弄与讽刺意味地描写出来。于是,这两方面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刘念笔下父亲形象这种吊诡的关系:既有严厉而又爱你如初;又有嘲弄与讽刺而又让人同情。


一、“爱”与“严厉”

刘念在《一只鸟一条命》中,用了一种近乎戏谑与调侃的口吻,讲述了他作为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遭遇:“我”在农村乡下度过了一个相对单纯的童年,但他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那些磨难和挫折,也是他一生中难以磨灭的烙印。同时,刘念又用一种近乎嘲讽的口吻,来讲述了他对父亲的“爱”。
在《一只鸟一条命》中,刘念从童年讲起,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回忆了自己作为一个孩子所遭受过的种种不幸经历。当“我”对这些故事叙述完之后,他又开始对父亲进行批判。这些批判显然是站在“我”个人立场上来进行的。比如对于“我”因玩弹弓而被父亲训斥这一点,刘念就是以一种近乎戏谑和调侃的口吻来叙述这件事情的。在他看来,父亲是一个非常严厉而又爱你如初的父亲:
“他也没有太多话说。他只是看着我,没怎么说什么话。我看着他,觉得很奇怪:这人到底为什么不说话?跟个哑巴似的!”
从刘念的叙述中可以看出,“我”因为玩弹弓被父亲训斥后,父亲并没有对“我”进行责骂。而对“我”进行责骂的却是“哑巴似的父亲”。这里既可以看作是父亲对于“我”玩弹弓行为的一种谴责和批判;也可以看作是父亲对自己行为做了一种自我检讨。正是在这种自我批评中,刘念将自己塑造成了一个有着“缺陷”和“不像我”经历的人:
他也承认了自己在童年时期曾经犯下过一些错误——比如去河边玩水游泳——但是他仍然坚信自己是一个好孩子。

二、禁忌

《一只鸟一条命》的后半部分,“我”在学校受到了*。刘念通过这一部分故事的讲述,在两个层面上进行了主题上的转换。首先,他将“*”这个主题,置于整个作品中去叙述。然而,刘念又认为这个故事并不具有普遍性:“我”在学校受到*这件事本身,不能代表其他同学受到了同样的侵害。他将这种故事的主题转换为一个更具普遍性、更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到底是可以避免的还是无法避免?这也是刘念试图在《一只鸟一条命》中对自身主题进行某种反思的原因:他试图将自身对于这件事情的理解,上升到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角度上来。
在《一只鸟一条命》中,刘念也进行了主题上的转换。他将“*”主题,置于整个作品中去叙述,但他却不是在谈论*本身,而是试图将这件事情上升到一个更具有普遍性的角度上来看。因此,他将自己对于*的理解、以及他认为自己应该承担起这份责任等诸多问题,都推给了“我”。而“我”则通过自己在这件事情中所遭受到的伤害和挫折,来理解和接纳自己对于这件事情的理解。虽然他没有在整部作品中去谈论这件事情本身,但实际上“我”对于自身遭遇到的*的理解,是与刘念一样: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反思和批判。在《一只鸟一条命》中,“我”看到了自己在学校受到*之后的反应和情感;但是,他不是去直接地谈论*本身,而是去反思自身对于*所持有的态度与感受。他将自己对于自身遭遇到*这件事进行了一次重新的审视。他认为:“我”应该接受这一事实、接受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个无法避免得更加残酷,而不是认为自己应该为此承担更多责任。正是这一观点让他将自身对于*的理解、以及自己所受到的伤害与挫折展现在了作品中。

三、黑色幽默

在刘念的叙述中,父亲总是处在一种不完整的状态。他对自己的形象有着两种不同的理解:作为一个“孩子”,他似乎是一个失败的存在,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获得成功。作为一位“全能的父亲”,他似乎是一个幸福而又快乐的存在,无论是对“我”的教育还是生活中其他事情,都给了孩子一种“正常”而又和谐的感觉。但是,当这位“全能父亲”出现时,我们又会发现一种异样:他既不像一个严厉而又爱你如初的父亲;也不像一个冷漠、苛刻甚至有些病态的父亲。
这种奇特而又怪异的状态在刘念笔下变得非常有趣。在刘念看来:
“他虽然严厉却有人情味。他爱你如初但也有自己的原则,他不会像别人那样要求你,他会为你提供自由呼吸的空间。所以,对我来说,那就是自由与快乐。因此,刘念笔下父亲形象并非如我们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个冷漠而又苛刻的存在——在他身上更多地体现着一种“温情”、“自由与快乐”。同时,这也是一种异常压抑和难以理解的状态。
对此,刘念做出了自己相应的解释:
“他其实是一个内心很脆弱到几乎不能承受任何伤害而又内心无比强大到能承受所有伤害的人。他不想伤害别人也不想伤害自己。他只想快乐地活着、生活在这世界上。”
刘念笔下这种“温馨而又自由”、“正常而又快乐”状态在刘念看来是一种禁忌,但是同时又是一种极具魅力之处:
“说起这种‘温馨与自由’,我想起来了自己上小学时那个下午。那是一个深秋的下午,放学后我跟几个同学结伴回家。当走到半道时,我们突然发现了一棵树上有好多麻雀在那里飞来飞去。我们好奇地凑过去看时,才发现有几只麻雀飞到了树上准备啄食树上那鲜嫩无比、鲜嫩多汁的野果子了——也就是我们所谓的‘麻雀’。在我们眼里这些小鸟们确实挺可爱,很顽皮、很天真、也很傻气……”

四、结语

刘念笔下父亲形象的塑造,体现了他对家庭伦理关系的理解。这种理解并非基于传统意义上的家庭伦理,而是以一种更具反讽意味的方式呈现出来。尽管在刘念看来,父亲是“严格又爱我”的,但他所理解的“爱”不是这种“严厉”式的。刘念以一种更为隐晦、更为反讽的方式呈现了一位“严厉又爱我”的父亲形象,从而引发了读者对这种关系的思考。如果将刘念对父亲形象描写中所隐含的情绪看做是一种叙述策略的话,那么本文对于这种叙述策略所进行的分析是完全成立的。

本文链接:http://xingzuo.aitcweb.com/913571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