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日

阴历阳历对照表(*古代的历法)

*的农历,又称阴历或阴阳历,是按照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制定的历法,以朔望月作为历法的基础,平均每个月的长度为朔望月,也叫一个朔望月。每个朔望月长约30天半(约合365.25天)。阴历有一年12个月,一个回归年是365天5小时43分46秒。
“阴阳历”也称“阴阳合历”,是按照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制定的历法。如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秋分节气,就是按照月亮阴晴圆缺变化而确定。阳历是指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所经过的时间为一月;而阴历则以月亮绕地球一圈所经过的时间为一个月。“阴阳历”在时间上不相吻合,但两者各有优势与缺点,阳历优点是:适合农业生产、经济统计等;阴历则适合于社会生活及家庭生活。
“阴阳历”是根据月亮阴晴圆缺变化来制定历法,*传统历法主要用来指导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阳历可以使农业生产按节令进行,可以使人口与农作物之间相互适应;而阴历则只能指导人们过一年中的一段时间的生活,不能适应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阳历与阴历之间存在着一个约为365天5小时43分46秒的天文日期差。


一、从字面上理解

我国古代以阴阳五行作为历法的基础,把月亮的盈缺作为定气之本,阳历与阴历是分别使用于不同季节、不同月份的历法。在我国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对月亮的认识主要是通过观察月亮变化来进行的,这种观察是以人和动物在一年四季中的活动情况为依据的。月亮圆缺月出现的时间和周期是变化不定的。它受季节变化、太阳直射点移动以及月亮本身在天空中运行角度等因素影响。当太阳直射点在地平线以下时,此时称为满月;当太阳直射点在地平线以上时,此时称为下弦月,古人根据这种月亮变化现象,将一年分为24个节气,分别为: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一年分为24个节气和36个中气(中气是指恒星天象现象)。节气之间的差别,反映了太阳在天空中运行的角度和位置。春分以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至南半球,夏至以后又向北移动至北半球。春分、秋分时节太阳直射点分别向南和北移动约180°,夏至以后太阳直射点又向南或向北移动约180°。
为了使人们能够准确地掌握时间和季节变化规律,以指导农业生产和生活实践活动,古人在长期观察月亮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创制出了阴历。阴历以朔望月作为确定历法的基础,以一年为365日或30天为一个朔望月。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阴历以月亮阴晴圆缺变化为周期计算一个月的长度。这种历法适用于在地面上观测到月亮运行的情况。

二、阴历和阳历

阴历是以月球绕地球一圈的时间为基础的历法,而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圈的时间为基础的历法,因此,阴历是阳历的基础,阳历是阴历的扩展和补充。阴历可与天文配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传统农历就是一种阴历阳历相结合的历法,也是最有*特色的一种历法。
农历自西汉末年出现,一直沿用至今。农历以朔望月作为计算周期的基础。朔望月平均长度为29.5天半,即一个回归年为29.5个月(约360天)。
在农历中,平均每个月有28天或29天,最多达35天;而一年有360天或365天。而与朔望月相对的公历(又称格里高利法)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经历的时间为一个月作为周期,且一年有52个星期(也称为“朔望月”);最多达52年出现一次闰年。
阴历以太阳绕地球公转一周所经历的时间为周期,而阳历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所经历的时间为周期。阳历与阴历在时间上不相吻合。
阴历是*传统历法的主体,而阳历是现代西方历法的主体。
阳历与阴历各有所长,在不同方面发挥着作用。

三、公历的推算方法

公历是按太阳年来计算的,从地球上看,太阳绕地球一周大约需要365天15小时56分4秒。但是在农历里,则用阴历来计算。我们知道,公历的日期是根据月亮在黄道上的位置和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确定的。也就是在地球上,地球是公转的,所以月亮位于黄道上,而太阳位于赤道上。如果我们以月亮在黄道上的位置来确定农历年的话,那么我们可以用如下方法来解决:
1.如果以月亮在黄道上的位置来确定农历年的话,我们可以通过观测月相所在月的经度差来确定一年的时间,这时月亮在黄道上的位置固定为阴历月(朔)时所在月的经度差。

四、古代历法

从战国到汉代,我国古代历法的主要部分都是通过月亮盈亏、月相的变化来制定。因此,*的历法又称“阴阳合历”或“月历法”。
农历是根据月亮盈亏的规律而制定的,在西汉末年由张衡发明。这种历法以朔望月为基础,是一种介于阴历和阳历之间的“阴阳合历”,它以朔望月作为一个平均长度,同时也参考太阳的高度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每隔29.53天(即“一阳生”)出现一个朔;到了月亮最圆的一个月,也就是农历正月时,正好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初一)。在古代,由于缺少精确到小时的计时工具和精密观测方法,所以很难准确地掌握太阳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运动速度和周期。*古代在天文学上有卓越贡献,*历法因此也被称为“阳历”。
*传统历法和现代科学结合起来,成为科学历法。它以阳历为基础而又同时兼顾了阴历中蕴含的天文特点和天文知识,因此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每年立春都要在春节前进行农事活动,这一习俗从汉朝就开始了。农历中“立春”这一天是太阳到达黄经330度时(即“立”)。

五、我国目前使用的历法

我国现行的历法,是以公历为基础制定的阴历,即阴历阳历混合制。它保留了许多古老的*传统历法成分,如农历(春节)、二十四节气、春分点、春分等都是典型的*传统文化的体现。这种混合制在长期使用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由于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使用这种混合制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如农历和公历出现了一些不一致的现象;24节气不够准确,有的节气过晚;闰月设置不当等。

本文链接:http://xingzuo.aitcweb.com/913365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