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日

中元节是什么意思?(中元节的祭祖习俗)

七月十五,又称中元节、七月半、祭祖节,民间称为鬼节、盂兰盆节等,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传统节日——中元节。它与清明节、重阳节并称为*的三大祭祖节日,在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中影响很大。这种风俗,不仅流行于*内地,而且也流行于港澳和东南亚一带。
据道教《清嘉录》记载:“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属阴。
十载冥史,著于俗说;以地官赦书,释梓童之罪。凡户庭以冥灯扫墓”。
《宋史》也载:“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即农历七月十五日),水官赦罪,故称“冥阳”;其放火烧山逐案俱尽之日也。如《金史》本传:“中元节是日……大放焰口。”佛教亦有中元节;《开宝寺重修殿记》:“以七月十五中元夜为盂兰盆会,以施主家室之孤贫。”
传说这天地官把所有阳寿已尽的孤魂野鬼都拘拿到阴间去,让他们在阴间过着吃粗茶淡饭、干粗活重活的清苦生活。同时地府也把所有阳寿未尽的阳间人等召集到阴间“普渡”。因此人们便在七月十五这天以各种方式祭祀祖先和鬼魂,以寄托哀思、追思亲人。


一、祭祖

祭祖,是为了纪念祖先,追念他们的功德。它是人们对先祖最普遍的纪念活动。在民间,七月被认为是“鬼月”,民间会举行各种各样的祭祀活动,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祭祖。按照*人的传统,祭祖要上坟祭祖,因此也称“上坟”。
祭祖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有的地方会在祖坟旁边设一个小棚子,祭祀时摆上酒、水果、糕点等供品;有的地方则会用烧纸钱和焚烧纸扎的物品来祭祀;还有的地方则会在祖坟前立一根棍子,插上纸钱或扎上纸扎的“元宝”或者其他东西,然后再烧掉。这都是*人特有的祭祖习俗。
祭祖时还可以举行各种娱乐活动:有的地方会用香火将土地爷、观音等神像请到祖坟边烧香或者给他们烧纸钱;也有的地方会在祖坟前烧纸钱和纸扎物品;还有的地方会用香来点着香烛供品;还有地方会在祖坟前焚纸,然后将烧纸和其他物品丢进坑里。不管是何种方式的祭祖活动,其目的都是一样的。通过祭祖活动能够表达对先人的尊重和缅怀之情。
在中元节这一天人们祭祀祖先和鬼魂,其目的在于祭祀祖先、怀念亲人、感恩先人、祈佑我们后世子孙能在一个和谐美好的环境中幸福生活。

二、盂兰盆会

在农历七月十五,民间有祭祀祖先,供品的习惯。民间在这一天要举行各种祭祀活动,称为“盂兰盆”,意思是让祖先重新享用供品。*佛教的传统风俗,七月十五日,寺院举行盂兰盆法会。
所谓“盂兰盆”法会,即为超度亡灵的法会,是佛教特有的一种祭祀仪式。据《佛说》:“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传说这一天佛菩萨的大弟子维摩诘居士修行圆满,辞别佛菩萨来到人间度化众生。在这一天,佛告诉众弟子要举行盂兰盆法会来超度亡灵。佛教认为通过这个法会可以得到佛国净土中诸神的保佑,消灾延寿,所以这一天家家都要吃斋念佛来迎接佛菩萨的到来。因为佛教认为:只有持斋念佛才能得到佛力加持,消除罪业、增长福德;只有念佛的功德才能到西方净土成佛,得到佛国净土的接引成佛。所以这天家家都要做斋供养佛号以超度亡灵。

三、放河灯

河灯又称“荷花灯”。河灯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特定节日里用来祭祀祖先、祈求丰收的一种民间小仪式。放河灯是为了祭奠河神,祈求丰年。流传到现在,放河灯已经成为人们表达美好心愿的一种仪式,其寄托了对故人的思念和祝福之情。在佛教中,放河灯有超度亡灵、普渡众生之意。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龟将自己的龟壳缩成一盏河灯,每天到河里去游玩。有一天,神龟看到一个小孩拿着一盏河灯过河,就问小孩拿着这盏河灯有什么用。小孩说:“它是为已故的亲人烧的。”神龟说:“那你为什么不让它帮你把这盏灯放到河里?”小孩回答说:“它怕水啊!”于是,神龟就将自己的龟壳缩成一盏灯给小孩送去了。后来,人们发现用龟壳或贝壳作灯芯也能使河灯亮起来,这就是最早的“河灯结彩”。后来人们发现不仅有一种小动物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在大海中的沉船也能被点亮。

四、点天灯

这是一种“点天灯”的活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这一天要举行。传说古时候有个叫孟姜女的姑娘,嫁到婆家后,因为丈夫*去服徭役,而不能回来。孟姜女在思念丈夫之时,她就抬头仰望天空,突然发现有一片乌云遮住了月亮。她想:“月亮都被乌云遮住了,怎么能照亮大地呢?”于是孟姜女便在月亮周围放上一圈火纸,以火点月亮。这样过了几天,孟姜女发现在她所点的火纸上出现了一轮明亮的圆月。后来人们就用“点天灯”的形式来纪念孟姜女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以上几种方式都是*人在中元节中最常见的方式。其实,这些方式都是表达人们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我们不仅要在中元节中祭奠祖先和鬼魂,还要学会感恩父母。

五、设斋

中元节这天,道教有设斋的习俗。道教认为,一阳生于三元,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所以有“七月半”之说。
七月十五日正是秋收月,农作物收获在即,所以道教也称此日为“秋尝”。相传道教徒在此日要进行斋戒,并且要举行祭祀活动。据《道藏》记载:“中元日……上元,此日道观设斋供万人”。《道藏》中的《太上老君说五斗米道经》记载了七月十五日“设斋”的仪式:“上元”之日,道士要沐浴净身,持素斋三天;“中元”之日,道士要继续斋戒、沐浴、更衣、诵经;“下元”之日,道士还要斋戒、诵经。这样做的目的是:让神鬼得到暂时的休息、安顿;让阴阳二界有所依赖和寄托。所以这一天民间也要进行各种祭祀活动。
在*传统文化中,农历七月被认为是“鬼月”。
七月十五中元节这天,人们要祭祀祖先和鬼神;另外一些地区的人们会祭祖等风俗习惯;一些地方还会在这一天举行放河灯等活动。
现在,我们在*大陆很多地方还都流传着七月十五祭祀祖先的习俗。在*的澎湖地区至今依然保留着中元节祭祀祖先的传统。在*民间,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佛教里的盂兰盆节,在这一天里举行祭祀活动的地区主要包括台北县、花莲县、新竹县等地区。

六、扫墓活动

由于*人对祖先的崇敬感和对生命的尊重,因此不少地区都会在七月十五这天举行祭祖活动。人们往往会到祖宗坟墓进行扫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山上坟头上插香、烧纸,这叫“挂纸”。另一种方式是在河边或江边的坟头插纸,这叫“烧纸”。从表面上看,二者似乎并无太大区别,都是人们向祖先表示自己的哀思之情。但从本质上说,后者的用意更深。因为河江里的水是活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祖先灵魂会投胎转世,而把河江中的水当作自己的“替身”、“子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往生”了。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在烧纸时要放鞭炮和鲜花的原因所在。

本文链接:http://xingzuo.aitcweb.com/913294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