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日

小寒是什么意思啊(冬季小寒养生原则)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小寒是进入数九寒天的第一个节气。
在二十四节气中,小寒节气正值“三九”前后。从气候特征看,此时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最冷的时候,所以叫做“小寒”。但是进入小寒后,气候会越来越冷,北方地区开始出现降雪。
“小寒”时节的饮食宜忌:
1、多吃高热量食物:如牛肉、羊肉等。
2、多吃温性食物:如桂圆、栗子、大枣等。
3、少吃生冷食物:如螃蟹、柿子等。
4、少吃辛辣食物:如辣椒等。
5、忌油腻食物:如肥肉等。
6、忌饮食过饱:七分饱为宜。
7、忌饮食过热:如火锅等。
8、忌饮酒过多:特别是白酒,容易使人发热而出汗,毛孔闭合而不御风寒,病邪就容易趁虚而入了;最好喝点热茶或热汤,并吃些温食以壮阳御寒。


一、养生方法

1、精神调养:小寒时天气寒冷,易使人的情绪低落,要注意精神调养,保持乐观豁达的情绪,才能有利于养肾护肾。
2、防寒保暖:小寒要特别注意防寒保暖,特别要防止脚部受寒。早晚温差大,要及时增添衣服,注意保暖。
3、合理睡眠:冬季熬夜是很伤阴的,尤其对肾阴的损耗很大,所以应早睡晚起。可以在中午小憩一会儿。
4、运动调养:在小寒的时候可选择一些运动量不大的运动项目来进行锻炼,如慢跑、跳舞、打太极拳等。但不宜进行大汗淋漓的运动,汗出太多会伤阴气。
5、食疗保健:小寒时节饮食应该注意补益肝肾的食物多食些温补肝肾、养阴生津的食物。如山*、胡萝卜、大枣、韭菜等。还要注意少食辛辣之品,防止肝阳上亢;少饮酒,忌咖啡;少吃盐和糖等含钠丰富的食品;多食富含维生素E和D的食品;多吃些黑芝麻以促进肾功能恢复等。

二、小寒养生原则

1、起居养生:早睡晚起,适当“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但“晚”不可太晚,冬天黑夜时间较长,早晨自然光线照到地面比较迟,早上不应该太早,一般在6点之后起床为宜。
2、精神养生:精神调养方面要求保持精神安静,情绪不能大起大落。尤其要防止悲忧伤感,因为悲伤忧思都可引起阳气不足而出现身体虚弱等现象。所以小寒养生应保持心情舒畅,防止情绪波动。
3、运动养生:冬季锻炼身体应选择在阳光充足、温度较高的时候进行。锻炼时不宜大量出汗。可以做些室内运动,如瑜伽、太极等。
4、饮食养生:小寒节气后要多吃些温热食物来补充身体热量。日常可多吃些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食物。

三、饮食原则

1、小寒气候寒冷,人体的新陈代谢相对减慢,消化功能也相对减弱。因此,饮食应选择滋阴补肾之品。
2、中医认为,肾主骨,骨生髓,髓通于脑。因此,小寒时要注意补肾。可多食核桃、黑芝麻、黑豆、猪腰子等。另外,核桃是比较适合小寒时节食用的坚果类食物。
3、在营养保健方面要特别注意蛋白质的摄入。寒冷气候会使人的食欲有所减退,但是,蛋白质是保证人体御寒的重要营养物质。
4、冬令进补离不开高脂肪食物。冬季饮食进补应以温热食物为主,尤其是温补类食物和中*有很好的补肾功效,可以起到防寒的作用。
5、由于小寒后气温下降明显,人体血管容易收缩痉挛。因此,要注意多吃具有保温作用的食物和*物,如糯米、大枣、蜂蜜等。

四、起居原则

起居方面,要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由于天气寒冷,人体为了维持生命活动,耗氧量比平时大,所以很容易出现缺氧的现象。因此,保证充足的睡眠,是人体调养身体、增强抵抗力的重要措施。而现代人由于生活节奏较快,加上工作压力大,熬夜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这样不仅会影响健康还会造成不良影响。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充足的睡眠,少熬夜。
对于小寒这个节气来说要注意保暖。随着天气越来越冷要注意保暖,根据天气情况适当地增减衣物以预防感冒等疾病的发生。穿衣最好选择一些比较宽松的衣服穿起来会比较舒服。多穿点衣服。小寒是冬季最寒冷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暖工作不要给病毒可乘之机!

五、运动原则

冬季运动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开始进行室内运动时,应先进行一些缓慢的热身运动,使身体微微出汗后再进行锻炼。比如快步走、慢跑、做*、打太极拳等。
2.应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如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可选择快走、慢跑等有氧运动;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可选择散步、慢跑等慢节奏运动。患有骨质疏松的老年人则应选择做一些力量训练,如举哑铃、拉弹力绳等。
3.锻炼时应注意防寒保暖,根据气温变化及时添衣;在户外锻炼时应避开早晚气温较低的时段,以防出现冻伤和感冒。
4.冬季锻炼要注意防止由于身体活动不充分而引起的低血糖反应,因此平时就要养成随身携带食物在身边的习惯。
5.运动结束后,应先用干毛巾将汗擦干,再更衣;衣着应宽松,便于活动。
6.运动后不要立即洗澡,以免因突然刺激使血管扩张、血流加速而引起身体不适。另外要注意运动后不能大量饮水,以防血液浓稠度降低,形成血栓。
7.运动要循序渐进。
一般每天坚持锻炼30~40分钟。

六、预防疾病原则

1.小寒养生首先要防风寒侵袭,特别是有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老人,在防寒保暖的同时要注意适时增添衣服。
2.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人,遇冷空气刺激时易复发或加重,此时要特别注意保暖。
3.由于体内阳气较虚,身体素质差的人,如慢性疾病患者、孕妇等更易受到寒冷刺激而发病。因此,对于这类人群应特别注意防寒保暖。
4.外出锻炼时要特别注意保暖,防止着凉。老年人锻炼时应选择空气新鲜的场所,最好能带上一些*物。
5.老年人如果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时,更要注意防寒保暖,及时添减衣服。老年人在锻炼时,应避开寒冷时段,以防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

七、注意事项

小寒时节,养生的重点是御寒和保健。
首先,防寒保暖。外出时要戴口罩、帽子、围巾、手套,穿厚实、柔软的鞋子,避免外出活动;
其次,注意补水。小寒时节天气干燥,要注意补充水分,多喝粥和汤;
再次,加强锻炼。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如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
最后,防湿驱寒。冬季阴冷潮湿,易使人患上感冒、关节炎等疾病。因此,要做好防湿驱寒的工作。
小寒虽冷,但不是一个非常寒冷的节气。我国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鸣”,说的是一种名为“雉鸲”的鸟开始筑巢于树;二候时之时鸟“感于阳而藏其精”;三候时之时鸟“食场及人”。这说明小寒时*北方大部分地区仍是一年之中比较寒冷的阶段。

本文链接:http://xingzuo.aitcweb.com/913260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