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日

关于中秋节的来历(中秋佳节,听见了圆月、便问吴)

中秋佳节,一轮圆月高挂天边,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来了,全国各地的人们都会过这个传统节日。关于中秋节的由来,是源于古时候人们对月亮的崇拜。有一句话叫做:“嫦娥应悔偷灵*,碧海青天夜夜心”。
虽然中秋之夜,没有看见月亮,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享受到中秋节这个节日带来的快乐。中秋节作为传统节日有许多习俗,有些习俗至今还在延续着;有些习俗现在已经消失了,但我们不应该忘记它;有些风俗虽然不再传承下来了,但我们也应该发扬它。
我想很多人对中秋这个节日的来源是不清楚的。所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关于中秋的来历吧!


一、中秋的由来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
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为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节又叫“仲秋节”。到魏晋时,有“赏中秋”的习俗。直到今天,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赏月、祭月的活动。
据史料记载,早在三国时中秋就有祭祀月亮的活动。唐代赏月活动较为盛行。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有些地方不仅有人自己赏月的习俗,还引进了产自境外的月饼。每逢中秋佳节之际,人们都要摆出月饼等食物祭月,以祈求月亮神的保佑。
到了明清时期,中秋节已经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红楼梦》中就有中秋之夜宁府放三天假的描写。中秋节的习俗也有很多,比如: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都是中秋节里重要的习俗。

二、传说中的八月十五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
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的衣服并焚香拜月说出心愿之后,供以月饼、瓜果等物。此风盛行于南宋。
明代才有人在中秋吃月饼。清代发展成为民间的一种传统节日食用佳肴。明代以后中秋节与元旦、元宵并称三大佳节。
《帝京景物略》云:“八月十五日祭月神曰中秋。……又曰团圆节曰重午。”
《西湖游览志余》云:“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作为礼品。……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
清朝康熙年间,宫廷内外准备在八月十五中秋节时举办盛大的庆典活动。当时有个叫吴刚的人因犯了偷仙*之罪被罚在月亮下砍倒一棵桂树。
因为他不能开口说话而感到委屈和痛苦。嫦娥知道后便把他带到月宫里来照顾他。
在八月十五这一天晚上她在桂树旁想:“以往我因有今天的好事而感到高兴而快乐的日子现在却不能和我一起分享这份快乐了”因此心中非常悲伤、痛苦。
她抱着桂树痛哭起来。
这时桂树发出清香、嫦娥听见了哭声、便问吴刚为什么哭泣?吴刚便把自己因犯月宫内大仙律被罚砍月宫桂树的事情告诉了嫦娥。
嫦娥听后十分悲伤、痛苦。她想:“我一定要为人类找到不用水和火就能点灯的仙*!”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之夜月亮最圆最亮时称为“月圆”又称为“月夕”或“月节”“月夕”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春节、清明、中秋)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所以就叫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或八月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也称团圆节。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圆满,已成为*民族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了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每逢中秋节,人们便把写有“月亮圆”、“月缺”的诗句贴在门窗上以祈连枝祈福;有的还将月饼、石榴、枣子等切成莲花状或宝塔状,与家人分吃;
夜暮降临后,把酒问月。人们坐在院子里或广场上,一边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一边品尝着月饼、瓜果等食品;
有好多地方还举行各种社火表演和音乐活动等等!

三、中秋节与其他节日的关系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四大传统节日,是我们*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在*民间有赏月和祭月的习俗,中秋节还有许多美好的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等。中秋节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其习俗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等。每逢中秋节,人们都要聚在一起,品尝月饼和水果。现在的中秋节已成为许多人寄托思念的一个节日。中秋节与春节、端午节并称为*三大传统节日,其中也包括了日本在内的东亚*。

本文链接:http://xingzuo.aitcweb.com/913132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