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日

2022中元节是几号(中元节放孔明灯的习俗)

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祭祖节,亦称盂兰盆节,是*传统四大祭祖节日之一。
七月十五正值中秋佳节,根据佛教的说法这一天是诸佛菩萨的圣诞日,称为盂兰盆会。传统习俗是祭孤魂野鬼,有祭拜地府的中元节、祭奠先人的盂兰盆会。佛教有三大法会:中元普渡、盂兰盆会及盂兰盆会。
中元节又称鬼节,属于我国民间四大祭祖节日之一。但中元节并不只是鬼的节日。它是为了祭奠祖先、祭祀土地而设立的节日。
中元节因与七月十五相同,故也被称为七月半。据说这一天鬼门大开,所有孤魂野鬼都可到阳间来探望亲人,因此要提前准备好各种祭祀品供奉给孤魂野鬼。而民间也有“七月半,鬼乱窜”之说。


1、祭祖

中元节,又称鬼节,是祭祀祖先、神灵及所有去世的亲人的日子。《周礼》:“以七月半,为多士之会。”所以中元节也叫七月半,即农历七月十五日,是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豆腐”、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等。中元节又称鬼节,所以在这一天祭祖是很有必要的。中元节祭祖有很多讲究和习俗,一般在晚上才开始祭祖活动,祭祖仪式开始前要先摆好供品,烧纸献供。在此期间人们会做一些祭品以表达对祖先的怀念之情。
祭祀的主要流程包括:将事先准备好的饭菜洗干净摆放整齐;准备祭品;上香、磕头、点灯;烧纸献供;祈祷、撤供;放河灯、送鬼;最后把食物和水果摆放在供桌上供祖先享用。祭祖结束后,需要清理好祭祖所用的器具和供品,并将祭品分食或焚烧给亡魂。

2、放河灯

河灯,也称“荷花灯”,河灯一般是用木制的或竹制的花盘装盛灯油,里面插有纸钱,然后再插上一根蜡烛。中元节期间,人们都会在河边、池塘或其他水面上摆放一些灯供人们观赏,并随着船的移动。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相传在古时候有个书生叫做范进,他一直考了十几年都没中秀才。在中元节这一天,他到河里去放河灯并许下愿望。此时的河里已经有了一些香火之气,范进坐在小船上看着水上灯影晃动。突然听见河下传来一阵阵的哀嚎之声,原来是一只*鬼向范进投了一张纸条并写下了:“中不中?你自己看着办吧!”这句话让范进知道了自己的确是中了秀才。从此之后范进每天都带着灯在河里放河灯盏。

3、放孔明灯

在古代,放孔明灯是一种很有意义的习俗。相传孔明灯又叫天灯,是由鲁班发明的,据说当年鲁班去建造一座亭子,中途遇上狂风暴雨,眼看就要倒塌了,就在这时有人发明了孔明灯。孔明灯就是用纸糊的一种可以飞上天的灯。人们利用孔明灯飞上天的特性,在中元节之夜将其点燃,然后让它带着人们的心愿飞向天空中。
在传统观念里,孔明灯被看作是吉祥之物。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传说孔明灯是诸葛亮所造,所以在中元节放孔明灯,以此来祈求家人平安幸福。
但现在都有专门的*制作和销售孔明灯。据说,孔明灯由*发明的时候就是一个简易的模型。但随着技术不断发展,现在制作出来的孔明灯也越来越精致。孔明灯升空以后就会有自己的轨迹,而且在天空中时升时落。因此可以说这是一种很环保的东西。所以现在中元节放孔明灯也是人们很喜欢去做的事情。

4、七月半祭祖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俗称鬼节,又名七月半、中元节。为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是*民间传统节日,也是*人祭祖的日子。农历七月十五日,人们将进行“祭祖”活动,以纪念逝去的先人。在*传统习俗中,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人们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来纪念祖先。
中元节又称鬼节、鬼头日、七月半、祭祖节等,这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它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并称为*四大祭祖节日;而与中秋节并称为*传统三大祭祀节日。中元节的由来有多种说法,但主要认为是源于佛教传入*后,佛教寺院在每一年中元普渡时举行盂兰盆会,以供僧俗祭奠佛事活动。佛教认为此日是阴间众鬼投胎之日,所以在七月半举行普渡盂兰盆法会。

5、吃“团圆”饭

中元节这一天,有的地方在家户吃“团圆”饭,也有在田间地头吃的。中元节,南方的农民都要吃“团圆”饭。“团圆”饭是以大米为主料,拌上萝卜、芋头等馅料,用蒸笼蒸熟。因为南方的萝卜、芋头比较少,就用南瓜代替,也有的在面粉里拌些米粉做成皮,蒸熟后放在中间当馅料,蒸出来的饭叫“团”。而在北方农村,有的地方吃的是“饺子”或“面条”。饺子是北方农村的一种主食,饺子馅也有肉有菜。而面条是南方农村常见的食物,面条可以蒸熟或煮熟之后配上黄瓜、西红柿、生菜等蔬菜食用。
“团圆”饭里既有蔬菜也有荤菜,而且还能吃到鸡、鸭等禽类食品。不过在南方农村有的地方吃“团圆”饭时还会加上芋头、土豆等食材,这是因为北方农村大多都是种的地瓜或南瓜等植物性食物,而南方农村却很少见到这类作物,所以在南方农村吃“团圆”饭时就会搭配一些蔬菜和肉类来烹饪。

6、拜土地公公

土地公公是地府的最高统治者,他掌管着阴间的土地、山林、河湖等自然资源,以及城隍、土地等人文资源,人们也把他作为一种信仰供奉。各地农村中都有土地公公庙,庙中供奉着他的神像,在农历七月十四晚上,有的地方还举行大型的拜土地仪式。在北方,民间认为地府里没有土地公公这种人。
在南方地区,民间认为土地公公就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也有些人认为地府里有三官大帝中的天官、地官和水官三位大神,还有掌管阴间城隍事务的城隍老爷,在中元节这天要去城隍庙祭拜。此外,还有些地方将中元祭祖称为“送*”。人们认为这一天祭祀祖先是为了自己将来不要做这种杀生之事。在北方地区人们普遍认为地府判官就是土地公公。由于土地公公掌管着阴间的土地资源,因此民间就以他来作为判断是非善恶、预测未来的标准。

本文链接:http://xingzuo.aitcweb.com/912920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