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日

赞美霜降的诗句古诗(“霜降”与“寒露”的区别)

1.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2.白露为霜,下零其雨。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3.霜林醉欲舞,飞下千行泪。——杜甫《秋兴八首》
4.一夜秋声到客船,此怀应共此时同。——刘长卿《送崔侍御赴峡中》
5.山云忽变色,林雪翻成霜。——元稹《山中早冬有怀》
6.枯草上霜白,乔木尽苍苍。——李贺《秋夜感怀三首》
7.白露凝为雪,素月为银光。——顾况《夜坐》
8.白露落纷纷,白露下冥冥。——刘长卿《杂诗十二首·其一》
9.霜降:秋气肃杀也。——杨万里《观耕》
10.霜降百草枯,山水皆惨淡。——李白《忆秦娥·洞庭秋晚景》
11.霜天红叶多秋色,风叶舞寒*未起。——刘长卿《赠裴迪》


1.霜降

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仲秋时节的开始,也是冬季的前奏。
“霜降”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气温骤降、气温急剧下降,清晨的露水凝结成霜。
“霜”就是指天气变冷,露水凝露成霜。
古人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说法。而“霜降”意味着天气会逐渐变冷,在古代的人们看来,“霜降”是一个重要的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九月中气名为霜降,而寒气始凝也”。意思是说:秋天到了最后一个节气“霜降”的时候,天气已经转凉了。此时气温下降较快。
霜降这一天昼夜温差大。此时由于气温下降,土壤中热量逐渐散失,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虽然太阳依然很晒,但地面温度却较低、雾气弥漫,此时人们常会感到寒冷、且很容易感冒。
在我国古代的一些地方有时把霜降称为“霜露”或“白露”;“寒露”则称为“寒露”或“秋露”;还有的地方称白露为“秋分”、“寒露”等。如果按农历计算节气,则在每年公历10月22或23日前后。
而对于此时的人们来说,正是在逐渐转凉的天气里感受着晚秋时节的凉意。
这时昼夜温差大,民间也有谚语说:寒露种麦正当时;白露种棉花初开花;立秋种蚕豆正结荚;霜降种棉正开花。可见此时正是农事活动的重要时节。
同时这一天还是传统民俗中祭祀祖先的日子——寒食节。寒食节一般在清明节前一天或当天,因禁火吃冷饭而得名。
《礼记》中说:“仲冬之月,寒衣不可缓也!霜降之时,大麦熟矣。”这句话大意是说:寒食节期间,要特别注意天气变化和保暖防寒等事项。
民间有“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的食俗习惯。此时蔬菜瓜果正大量上市,而一些热性食物也正是这个时候吃才能起到最好的补养效果。
霜降时节养生可多食羊肉汤、枸杞叶茶、核桃芝麻糊等滋补食物和水果蔬菜等来帮助抵御严寒和健康过冬。

2.寒露

白露秋风夜,一夜。
寒露时,露水凝结,故称。
寒露时,天气开始变得寒冷。
在此时节,万物凋零,而菊花却开始怒放,清香远溢。
寒露时节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秋季向冬季过渡的一个重要节点。此时秋风萧瑟、寒气渐重、气候干燥,露水凝结成霜,因而有了“露从今夜白”之说。人们常用“白露”表示天气转凉,然而“寒露”的到来表示天气转冷的意思。因此在现代汉语中“寒露”不作准确的气候判断,只是一个温度概念。
在我国北方地区由于地域辽阔,气候差异大,加上人们对寒露水的不同认识,对寒露的划分也各不相同。寒露过后,天气会逐渐转凉,并逐渐进入深秋季节。由于我国南北地区纬度高差大(纬度之间相差30°~40°)且所处地季风的位置和强度不同等原因,所以各地的气温、降水也有所不同。

3.露水

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白居易《月下独酌》
——李白《静夜思》
7.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8.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9.秋来春已半,寒梅卧清野。——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0.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晏几道《鹧鸪天》
11.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王建《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12.莫向河梁去,孤舟尽日横。——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杜牧《对酒忆张十一有感》
14.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羽化而登仙。——庄子《逍遥游》
17.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9.霜降一叶落,月冷千秋霜。
20.白露生西河中,叶满西河城。
21.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荆扉即故道,牧童今在兹(《读诗境阔》)

本文链接:http://xingzuo.aitcweb.com/912663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