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日

正月十六是什么日子(元宵节的起源是什么?)

正月十六在古代是“上元节”,上元节是指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是传统的灯节。相传这天晚上有“天火”降临,民间会出现许多不祥之兆,为避免灾难发生,所以人们都要举行一些庆祝活动。由于“天火”在民间信仰中的特殊地位,这一天的祭祀活动在*也成为了一个相当重要的节日。
上元节起源于秦汉时期,古人认为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夜半时为“天火”降临之时,天火象征光明、温暖和力量,所以上元节又称“上天言好事”。后来节日逐渐演变成了民间盛大的节日。从唐代开始有舞龙、舞狮、赛龙舟等活动。在民间,正月十六是“天火节”又称“火龙灯节”或“天灯节”、“火龙灯日”。
相传古代的一位帝王在正月十五日这一天晚上上天去了西王母的瑶池。这件事被玉帝知道后非常生气,于是就派人将西王母给抓了起来。西王母有一个女儿名字叫做瑶姬,她不忍自己的父亲被杀,于是就和妹妹一起逃了出来。她们在一个叫青阳的地方落脚。有一天青阳出现了天火,玉帝知道后大发雷霆。于是命令天兵天将下来把她们两个捉走。瑶姬和玉女为了保护姐姐逃出玉帝的魔掌,和天兵天将展开了殊*搏斗……


1、元宵

元宵是*的传统节日,也称元夕、元夜或灯节,俗称元宵节。正月十五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又称中元节,十月十五下元节又称冬元。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
元宵节与春节期间的其他日子一样,也有许多习俗。元宵节的习俗主要有燃灯、舞狮、猜灯谜等。元宵燃灯的风俗起于宋代。每逢元宵节人们都会燃放*花来庆祝节日。元宵燃灯的习俗与道教有关,道教认为“三元”即上元天官生日之日,中元地官诞辰之日,下元水官诞辰之日。因此在正月十五这一天晚上各家各户都会点起蜡烛或灯,放*花来庆祝。

2、赏花灯

古代*人民过春节,有张灯结彩、燃放*花爆竹的习俗。到了唐代,元宵灯会的规模更大,城市里的花灯花样更多,也更精致。宋代的元宵节是一个全民性的节日。晚上放灯的习俗从唐朝就开始了。唐人不仅在元宵节赏花灯,而且还挂灯。元宵节挂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赏花灯和我国其他地方一样,起源于西汉时期。东汉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

3、送灯

送灯又称“送花灯”。“灯”为“丁”之谐音,在古代的祭祀活动中,人们将彩灯悬挂于祠堂、庙宇或殿堂之上,祭祀时焚香礼拜,祈祷神灵,祈求平安。灯节期间人们对灯神进行祭拜。
一些地方也将元宵节称为“上元节”。所以这个节日又被称为“上元节”。
从周朝开始,人们就已经开始在正月十五举行一些活动了。到了汉朝的时候,上元节的日期确定为正月十四。正月十五是元宵,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这个节日在宋代最为鼎盛,随着宋朝经济的发展,这一天也逐渐成为了民间最隆重的节日。很多文人墨客也开始写一些关于元宵佳节的诗歌作品。因此在很多地方都有“正月十五闹花灯”的说法,这是正月里最为隆重的一个节日了。

4、烧灯油

传说中的火神是主管火灾的。在旧社会,人们对火灾的恐惧和憎恨到了极点。每年的正月十六晚上,家家户户都要烧灯油,以求平安度过这一夜。
这天晚上,家家都要摆上供品,点上香烛,焚上纸钱,点起蜡烛和油灯。各家将蜡烛放在炕头或门口处。到了夜里12点以后,开始放鞭炮烧纸。直到第二天早上天亮以后才结束。
烧纸时,还要点上香烛,口中念念有词:“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等香烛烧完以后就可以回家睡觉了。据说这天夜里如果听到有人在院子里大喊:“着火啦!”大家就知道这是老天爷让人去救火的,于是大家都会拿着扫帚、铁锹等工具冲到外面灭火。
这时候大家就会一起回家拿水桶、水盆等储水的容器来救火,这样就能很快将火扑灭了。如果家里有老人的话,还会多准备一些水来浇灭大火。

5、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古老的传统习俗,最早记载见于汉代。踩高跷一般都是由一男一女组成一个组合,男子踩着女子的脚,表演各种动作。在古代,女子是不允许随便外出的,只有在丈夫或者公婆外出时,才可以单独外出。所以在这个时候,男女就必须要站在一起。这样才能体现出夫妻之间的恩爱。到了汉代以后,踩高跷活动也逐渐盛行起来,民间开始有了由男子扮演女性的表演形式。踩高跷这一民间风俗后来流传到了民间。汉代之后,*人开始模仿动物的姿态来表演各种舞蹈。
唐朝时期踩的舞又叫做踏歌,在这个时候踩高跷已经成为了一种民俗表演形式了。在我国河南开封一带的元宵节非常热闹,当地的人们会用高跷来代替马蹬在地上行走。而且还有一些表演者会穿着官服扮成神明模样来表演。这个时候的踩高跷活动也越来越夸张了,表演者不仅可以在地面上行走、跑步和跳跃,还可以骑在高跷上做出各种动作。还有一些人会扮演各种神话角色来表演踩高跷,这一点跟现代的魔术有些相似。

6、舞火龙

相传,舞龙和舞狮子是我国汉族民间的两种传统节庆娱乐活动。在古代,汉族民间在春节期间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其中,舞龙是最为隆重盛大的民俗娱乐活动之一。
龙是*民族的图腾和象征,又称“青龙”、“神物”、“文化物”。舞龙在*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古人把龙当作吉祥物,每逢岁时节日,都要舞龙以求吉祥。早在汉代就有了舞龙的习俗。
后来慢慢发展为在节日期间表演的一种舞蹈活动。每到正月十六这一天晚上,人们都会带着自己的龙灯队出门舞龙。到了晚上,人们会在龙灯队里燃放*花来庆祝自己舞的“火龙灯”。

7、放焰火

焰火又称*火,它是由两股或多股易燃的气体混合物,经燃烧或摩擦产生的一种火焰。它的形状很多,按燃放者的意图可分为:(1)礼花,用于庆典、庆祝、祭祀、狂欢等活动,以供观赏;(2)*花爆竹,用于庆典、娱乐、集会、庆祝活动等。
焰火主要有以下特点:(1)具有很强的观赏性:焰火表演通常都有音乐伴奏,同时可以进行各种表演。
(2)具有很强的刺激性:燃放焰火时会产生大量的*雾和噪音,因此可以起到很好的驱赶害虫和驱散*雾的作用。

本文链接:http://xingzuo.aitcweb.com/912646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