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日

元宵节的由来与传说(元宵节的习俗)

元宵节是*的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又因为“元”的意思相同,又叫“元夕”,后来一般把正月十五日称为元宵节。
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宫中和寺院里都要点灯敬佛。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元宵灯节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主要有观灯、猜灯谜、放*花等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1、吃元宵

吃元宵是元宵节的重要习俗,它象征着团圆和睦。因此,“元宵”也往往成为人们特别是儿童的节日食品。古代的元宵节是什么样子的呢?
其实,元宵节就是春节之后第一个重要节日——正月十五日。汉魏六朝时,元宵(汤圆)作为食品,多为祭祀、欢庆用途。唐代时,才开始作为食品来看待。唐代大诗人王维在《元日》诗中写道:“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里内无闲户,五百人中无宿民”;张继《枫桥夜泊》诗中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诗句,也都描写了当时寒山寺的盛况。
元宵节吃汤圆,是江南一带的传统习俗。汤圆又名“汤团”、“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料各有风味:有甜的、素的;煮、炸、蒸样样俱全。吃汤圆代表着全家团团圆圆、幸福生活甜甜蜜蜜。现如今,元宵习俗已演变成吃元宵。

2、观花灯

元宵节除了赏灯,还有很多活动,如走百病、燃灯放焰、喜猜灯谜等。元宵节也是*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夕节”和“上元节”也是古代的灯节。汉代张灯结彩,唐代已经有了赏花灯的习俗。宋代更是灯市繁盛,花灯精美。
在明代,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而到了清代又变成了“上元节”。《清嘉录》还把元宵与“小春月”并记:“一云:小春三月三日,诸地游食,男女云集。民庶乘街游陌,必环之如群。”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元宵节赏花灯不仅是为了娱乐,还是为了商贸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节日期间举行花灯展示。同时还有猜灯谜、放*花等活动,让人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气氛。

3、猜灯谜

元宵节除了赏花灯、猜灯谜之外,还组织了群众性游戏活动,为的是“消夜”,也就是消夜,也就是今天的宵夜。据民间传说,元宵燃灯之制,始于周代。唐初四大才子之一的卢照邻在《十五夜观灯》中有这样的描写:“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就是“灯谜”,也叫“打灯谜”,是元宵佳节特有的娱乐活动。
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十六,家家户户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帝京景物略》云:“正月十五日谓之元夕节,民间以灯为虎形或雀形,藏于灯影中。”
即挂起花灯以便夜间游玩赏灯。同时又因“灯”与“丁”谐音,所以也希望由灯能够带来对于来年的生产或其他方面的吉利。

4、舞狮子

舞狮子是*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宋代,民间逐渐出现以狮子为道具的表演。元明两代,狮子舞盛行于京城。明代宫廷里元宵夜要举行舞狮大会。清代民间“耍狮子”的风俗更加盛行。
元宵夜点“狮子灯”,由一人扮演“狮子头”,其他人装扮成“狮子尾”,由一人持“狮头”,另一人扮作“狮子身”,后面跟着一个手持彩球的童子。表演开始后,把一只活的小狮子放在前面抱着(一般是三岁左右的孩子),扮演狮头的人持彩球在后面追逐、逗弄小狮子,还不时地回头逗弄孩子。扮演“狮子身”的童子则在前面拿着彩球作各种表演。舞狮者互有攻逗,热闹之极。舞到高兴处,众人齐声喝彩,舞狮者亦不生气,还与众人同欢呼同喝彩。

5、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就已出现。古代人喜欢把“跷”叫做“高跷”,所以“高”和“跷”又音译为“跷跷”。踩高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当时有一种叫“连枝”的杂技表演,演员要踩着两根树枝之间的横梁表演空中走钢丝。后来有个叫郭解的人把它搬到人间,用来丰富民间的演出节目。元代以后,踩高跷这种民间杂耍便在全国广为流传。
在*南方一些地区,特别是在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一带的华人社区中十分流行,通常由1至数人扮演成各种角色,表演各种故事情节,而且队伍中还有人拿着乐器伴奏。踩高跷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丰富文化生活,增加了节日的欢庆气氛。

6、划旱船

划旱船也就是舞龙舞狮。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相传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产生的一种祭祀舞蹈。旱船舞狮表演的习俗,在唐代已十分盛行。宋代更是盛行,还出现了专门以表演旱船为业的职业艺人。后来,这种职业艺人转型为演员,将传统的旱船表演艺术推向了顶峰,这一习俗也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民间舞蹈。元宵划旱船被认为是最富浪漫色彩的一种行为。旱船在表演时一般用纱罗帕包裹住躯体,只露出一双眼睛和一个鼻子,动作由慢而快。
旱船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一些地区,它的道具由三部分组成:船身、船头和船尾,演员在船上表演动作时,都戴着纱罗帕。纱罗帕包着躯体,俗称“裹身”,它能起到保护演员行动的作用;船头部分一般用木头制成;而船尾部分则是用纸糊成的。旱船表演时多由一个人撑着一条纸船在水中行驶,另一个人则表演踩水、拉纤等动作。

7、舞龙灯

舞龙灯也是元宵节的传统习俗。龙是*的图腾,是*民族的象征,每到元宵佳节,人们就会自发地舞龙庆祝。过去,每到正月十五这一天,几乎所有的家庭都会舞龙灯,以祈求风调雨顺,身体健康。现在,舞龙灯多为专业的表演队,在固定的时间到外面表演。舞龙的人身穿传统服装,手持彩带和龙珠,与周围人群一起表演舞蹈。舞龙时要有“龙爪手”拿着龙头,并将龙珠托举起来,同时龙身也会不停地颤动。这种舞蹈表演形式丰富多彩。

本文链接:http://xingzuo.aitcweb.com/912600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