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日

小学端午节最常见诗(*古代著名诗人)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龙日、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起源于*,最初是古代吴越地区(今江浙一带)先民创立用于祭奉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此节始于春秋(公元前770~前476),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端”是“初始”、“初”的意思,称“端午”也就如称“端五”。因每年五月初五屈原投江身亡,许多人都以此为一种纪念他的方式。后来由于每年五月初五,人们都会自发前往汨罗江畔悼念屈原,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端午节。“端五”就成为了端午节。那么你们知道小学里哪些端午节诗词呢?


1.屈原

屈原(前313—前278),字灵均,号沧浪,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我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文学家,*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出身于楚国贵族,先后在楚怀王和顷襄王两朝为官,因其主张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而被排挤出齐,使屈原怀才不遇、长期漂泊在外。后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屈原在写给友人郑袖的绝笔诗中,痛斥了楚怀王听信谗言、放逐忠臣的行为后,在汩罗江畔抱石投汨罗江身*,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屈原投江后,楚国人民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有些渔夫拿出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喂鱼,希望鱼只吃这些东西不伤身。后来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或裹棕子投入江中的方法以纪念屈原。
端午节习俗至今在民间广为流传。传说屈原*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汨罗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2.杨万里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野客。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南宋大臣、诗人、画家、文学家。
他是北宋末、南宋初杰出的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和尤袤齐名,称“中兴四大诗人”,又与辛弃疾一样,被称为“中兴四大家”。
杨万里的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他的诗作有近一千首被收入《全宋诗》。
这首《端午》是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前两句写出了作者的生活环境:“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万里无人君自老”;后两句写出了诗人的生活感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而结尾两句则由景及人,引出了对*民族命运的思考:“不信离骚信短歌。”
这首诗不仅有诗的美感,而且也有诗的哲理。它以月明之景写出诗人心中的愁情;而以人老之感引出*民族前途之忧,则是这首诗最大的亮点之一。它不仅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也是一首极富美感的田园小诗。

3.岳飞

岳家军在历史上被称为”国之劲旅”,岳飞一生写过许多首爱国诗篇,如《满江红·怒发冲冠》和《过零丁洋》都是其中的名篇,我们可以看到,岳飞的爱国热情是如此高涨,他一直在为*和民族而战。
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县(今河南省汤阴县)人,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公元1127年8月28日(宋高宗建炎四年七月十三日)出生于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的一个军事世家。岳飞自幼在民间生活成长,曾被县令称为”小岳飞”。岳家军军纪严明,以精忠报国为宗旨。
岳家军从诞生之日起,就成为了最负盛名的军队。他的军纪和作风使得他能够长期在民间生活,老百姓们都非常拥戴他。
岳飞自22岁从军以来,与金军进行了多次战斗,但每次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后来,金兀术又一次南侵时,岳飞在河南郾城等地大败金军。他开始逐渐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1142年1月27日(南宋绍兴十二年十二月廿六日)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宋高宗杀害于临安风波亭。

4.白居易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突卧黄粱。
飞盖呼群鹿,嘉禽属高梁。遥知是水府,犹似碧湘乡。
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各地所流行的节俗不尽相同,但基本上都是要插艾蒿、吃粽子、赛龙舟等。
《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以五色彩丝系臂,或悬于门上以辟恶鬼。采莲人于水间,以荷叶裹捉之。谓之采红。”《荆楚岁时记》载:“端五以五色丝系臂”。《玉烛宝典》引《岁时杂记》载:“以五彩丝系臂,谓之长命缕。”端午节俗除了吃粽子、赛龙舟外,还有佩戴香囊、佩带香囊等习俗;古代还盛行悬挂菖蒲、艾草等植物在身上,以避邪祈福的习俗。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蒲剑横江舞,兰舟系岸来。
风吹一片心,长忆两行泪!
蒲剑横江舞:屈原被放逐后的第三年五月初五(公元前340年),他在汨罗江畔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投江殉国。《怀沙》是屈原最有名的作品之一:“怀沙自沉与谁同?”诗人以深沉的笔触记述了自己投江的经过和原因:“怀沙自沉与谁同?”表达了诗人对楚国灭亡的无限忧思和对祖国前途命运的担忧和关切。

5.李商隐

李商隐,唐代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他出身于北周八柱国之一的襄州陆浑(今陕西渭南市大荔县)。他的诗歌创作,以《锦瑟》《无题》两诗最为有名。《锦瑟》是一首悼亡诗。他早年丧妻,又长期漂泊异乡。因被权臣排挤,不能实现政治抱负。在孤独、苦闷之中,写下了许多伤春悲秋的诗篇。李商隐是晚唐时期著名诗人,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和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韦庄合称“温韦”。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绮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哀怨动人。
这首《锦瑟》是他在远游西蜀的途中写下的。诗人将自己的感情融于景中,写得哀婉凄切,情景交融。这首诗运用了象征手法,将锦瑟作为一种事物,象征着逝去的青春和爱情;把现实中的人生和抽象的情感世界融合在一起进行描写;通过对锦瑟的描绘和怀想来表达自己伤感的情怀。

6.许浑

许浑(公元799年~845年),字君平,号醉吟先生,汉族,相州(今河南安阳)人。唐末著名诗人。唐代宗大历六年(公元771年)进士,历任秘书省校书郎、陕州录事参军、《新唐书》艺文志编修官、河中节度使推官、监察御史等职。许浑一生以科举入仕,虽为五言诗大家,却难有新作。晚唐诗人许浑却能在创作上有所突破,他在《端午日赐衣》一诗中开创了在节日赐衣的先河,这也是唐诗中首次出现赐“衣”。诗中说:“五日新雨晴后,重阳风景似江南。”由于他在生活中所接触的都是“新新而带暑”的南方人士,他用“新雨晴后”的时令特色来描绘南方之景。诗人用一个“如”字将江南初夏特有的湿润环境写得活龙活现,又用一个“似”字将南方朋友穿着轻薄的衣服热得汗流浃背的感受写得极为*真,而诗中描绘江南风景又暗含了对朝廷贬斥南方官员政策的讽刺之意。

本文链接:http://xingzuo.aitcweb.com/912379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