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日

今年春节是几月几号?(关于春节的一些小知识)

【导读】: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人的心目中,春节是仅次于元旦的第二大节日,虽然春节也不只是*才有,但是*人却有悠久的历史习惯,也因此形成了一种传统民俗。在*民间,过年俗称“过年”。每逢农历新年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准备年货,贴春联、挂年画、贴福字……每到这时,远方的游子都会不远万里赶回家中与亲人团聚,人们又将这一天称为“除夕”。
关于春节的日期是由农历和阳历两种历法相互推算而来。阳历中每个月都有两个整数日;而阴历则是以月为单位进行计算。所以在每年的阴历年中只有28天(闰年是29天),而在每年的阳历年中有366天,也就是说阳历年比阴历年多了11天。为了区别这两种历法,在人们心中就形成了阳历一年等于阴历一年的习惯。这种习惯也就成为了人们所说的“农历”或“阴历”。
每年农历正月初九为春节(俗称“大年初二”)。大年初一是正月初一,俗称“新年”;正月十六是正月十五,俗称“元宵”;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是除夕。


1、贴春联

春联又称“春贴”、“门对”、“对联”,是一种对偶的文体。春联起源于桃符。西周时,桃符只是一个标记,用来禁鬼。到了秦代,桃符才正式成为春联。据《吕氏春秋》记载,在很久以前,我国就有了一种“止鬼”的对联。后来又出现了一种专供书写用的红色纸——桃符。
在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将旧的桃符取下丢弃,换成新的桃符,预示着来年不会有“鬼怪”骚扰。后来人们又将一种叫“春贴”的纸张作为春联贴在门上,以祈求来年吉祥如意。
到了宋代,才有了“春联”一词。宋太祖赵匡胤当皇帝后,规定百姓人家都要写春联贴于门上以求吉利。明太祖朱元璋则亲自为门联题词:“不独为君为相,但愿世间人长久;从私为善从公生事,至公无私公冶长。”此后历代君王多效法。从此春联成为*民族特有的文学形式。它以简洁、明快、形象生动的语言,表现了*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艺术才华。

2、吃年夜饭

年夜饭是春节中最重要的一顿饭,吃年夜饭,是从年三十晚上开始的。人们把这顿饭称作团圆饭,象征着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所以也叫“团圆饭”。
一般是在春节前一天或当天晚上吃,有的人家会在除夕夜或年初一凌晨吃。
年夜饭的菜式有很多,主要是鸡鸭鱼肉、海鲜、蔬菜、水果等,其中鱼是必不可少的,象征着“年年有余”,这也是寓意着吉祥如意、富裕安康。除了鸡鸭鱼肉,人们还要准备一些点心和瓜果供一家人享用,点心一般为三到五样小点心(也称果食):糖果、酥皮点心、蜜饯之类;瓜果一般是苹果和梨子这两种水果,人们也会在这一天吃到苹果或者梨。
年夜饭在*人的观念里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人们对年夜饭的重视程度往往可以体现出这个家庭对这一年来生活质量的期盼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景。因此,吃年夜饭也是*人最重视的节日之一。

3、守岁

过年时,要吃年夜饭,全家团聚在一起吃,称为“团圆饭”。“团”是指团聚的意思,“圆”指的是幸福圆满。除夕之夜,全家人一起包饺子,寓意“合家团圆”、“年年有余”。饺子的形状很像元宝,意味着新一年富贵有余。大家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的,过个团团圆圆的新年。
除夕之夜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东汉《五经通义》:“年之至日,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旦为更事,故异于常也。”守岁是从汉魏时就有的年俗,历代沿袭而成为固定的节日。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为“迎新年”,即迎接春天的到来。根据道教的说法,年、月、日都代表不同的神:月代表阴曹地府的阎罗王;日代表阳间的玉皇大帝;夜代表阴曹地府的判官。过年时,人们都会放鞭炮、挂灯笼、贴春联等庆祝春节的到来。
除夕之夜除了要吃年夜饭外,还有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放鞭炮。据说这是为了驱赶“年”兽。“年”兽最怕红色和响声,人们发现后都会赶快将鞭炮点燃或在屋外燃放。这样做不仅可以吓跑“年”兽,给人们带来安宁、吉祥和幸福,而且还有庆贺、热闹、喜庆、红火等含义。

4、拜年

正月初一,拜年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它来源于“年”的传说。很早以前,有一个叫“年”的怪兽,经常到村子里伤人。为了防备年的伤害,人们就用一种红色的绳子绑住树枝,再在上面系上红布条,将它放到大山中去。后来这事被一位名叫“年”的神仙知道了,他就亲自下山去捉怪兽。在“年”将要出现时,村里的人都躲到山上去了。“年”来到山下想抓人吃掉,可是山下空无一物。它没办法就开始哭,这时从山上冲下一种红色的动物,叫“年兽”。“年兽”怕红色和响声,就马上逃跑了。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叫做春节。这是人们对来年幸福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大年初一的清晨人们都穿上新衣服出去拜年,向亲朋好友、乡亲邻里问好,祝他们新年快乐、万事如意、身体健康。长辈还要给孩子们压岁钱。这一天还要带着孩子去给长辈们拜年哦!

5、压岁钱

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年节风俗以五更分二次压岁为起点,经过年初一的迎神接鬼、舞狮走旱船、到元宵灯节的闹花灯、猜灯谜等一系列活动,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才结束。这期间的一段时间称之为“春节”。
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魅的侵扰,所以用压岁钱压胜驱魔。压岁钱在民间分很多种,除了最常见的百十元、五百元面额的传统意义上的“压岁钱”外,还有一种是二十元面额的“彩头”压岁钱。当然也有一些地方把100元面额的“彩头”压岁钱称作是“压岁钱”、“压祟钱”、“接岁钱”。
在孩子们得到长辈们给的压岁钱后,有的把它放在枕头下面,有的放在孩子们口袋里。家长告诉孩子们:“谁要敢拿出去,就是拿别人家的东西了。”有些地方还有压岁娃娃一说,将压岁娃娃放在床头,晚上就要孩子喊一声:“爷爷奶奶来看你了!”
传说中,压岁娃娃是一位老神仙。他用自己手中的铜板和一根红绸绳给两个小孙子各做了一个压岁娃,并告诉他们说:如果压岁娃娃喊一声就把铜板收回去。后来两个孩子天天喊那个压岁娃来要钱。

本文链接:http://xingzuo.aitcweb.com/912314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