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日

冬至的寓意和象征(冬季养生有哪些方法?)

冬至又称冬节、长至节。“至”为最大,冬至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至”为至,表示天、地二气至此而极也。因此,冬至也称为“日南至”、“亚岁”等。
“至”有“到达”、“到达极点”之意,《说文解字》曰:“至,极也,物极则反。故止于此,而极于此者非止也。”古代帝王的祭日、祭月活动都在冬至,民间自然也少不了这项活动。
冬至的传说:相传我国在很久以前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以定节气了。公元前770年的一天,周穆王在昆仑山举行隆重的祭天大典,回来后便把这天定为自己的节日——“冬至”,也叫亚岁、小春。在此之后,民间就开始重视这个节气了。
冬至养生:冬至进补有讲究:不同体质选择不同的进补方式;要注重进补的方法;不要盲目进补;不可用补品来*疾病。中医认为:冬季阳气伏藏,人体新陈代谢缓慢,体质较弱、阳虚的人容易出现气血循环不良、阳虚、动则生热等*。
养生原则:最重要一点就是顺应自然季节变化;其次是要注意保养精气;再次要注意保护阳气;最后要注意预防疾病。


1、早睡晚起

冬至节气后,养生要遵循“早卧晚起”的原则。人如果在冬天晚睡晚起,阳气就不能潜藏,损伤人体的阳气,导致来年疾病加重。冬天应该早睡,但也不能超过10点钟。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他们喜欢晚上活动,甚至到深夜才入睡。中医认为这是一种“夜卧早起”的错误养生方法。冬季晚上熬夜不睡,早上晚起不起,不但会损伤人体的阳气,还会打乱人体阴阳的正常规律。
人在睡眠时,阴气和阳气都在体内潜伏。到了白天就会出现精神萎靡、疲倦无力等情况。但是到了晚上阳气开始生发,人也应该要顺应自然界的规律去睡觉。《黄帝内经》中说:“冬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所谓“与鸡俱兴”,就是要早睡晚起,这样才能和太阳的活动保持同步。由于冬天白天短,所以人们应该早睡晚起。不过,在冬至这天很多人却要“早睡晚起”。因为从冬至开始是数九天了。冬天天气寒冷、白昼短、日照时间短,但仍然是一个自然的寒冷期。
“数九寒天”期间的养生原则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从冬至开始到立春之前都是冬季,而春季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而又寒冷;从冬至开始到立春以后则是春天了。
因此如果没有特殊事情必须熬夜的话,建议大家不要超过晚上12点睡觉,这样才能顺应自然界的规律。

2、避寒保暖

冬至时节,气候寒冷,养生要注意避寒保暖。由于人体在冬季会丢失大量的热量,因此,在冬季的保暖非常重要。
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添加衣服,晚上睡觉时不可*露腹,尤其要盖好腹部、足部;要预防冻疮,出门戴口罩、手套,避免皮肤暴露在外。
中医认为人体应该顺应自然。所谓“天人相应”即是顺应四时阴阳变化的自然规律而进行调节。《内经》中提出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亦是顺应天时气候来养生的理论依据。
此外,冬至期间应重视精神调摄。“神者,气之所舍”“心主神明”。人的精神活动必须依靠肾中精气的调节。冬至时节如果能注意精神调摄,就可达到与自然阴阳协调平衡,从而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冬季养生还应重视保持机体功能正常状态。人们经过一个寒冷的冬天后都会出现乏力、疲倦、精力不足等“未老先衰”*。这是由于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随着季节变化而处于动态变化中所造成的;这种生理机能变化又会影响到其他器官。如果能保持机体功能正常状态,就能有效地避免上述病症。因此说冬季养生应坚持适当运动锻炼和注意饮食调养。
冬至后养生保健,要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锻炼。如选择早晨或晚上锻炼为好;不宜在阳光强烈的中午外出锻炼后应及时穿衣保暖;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大汗淋漓过多而伤津耗气;以防阳气外泄引发感冒等多种疾病。
另外,冬至后气候寒冷,阴气上升,人体内阴寒之气易与阳气相争,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引发疾病或加重病情。因此,在饮食调养方面,要顺应阳气潜藏、阴精蓄积的特点,注意调节精神情志及饮食营养与健康;注意御寒保暖以减少发病机会;冬季阳气潜藏、阴精蓄积、万物闭藏,因此要特别注重保养肾中阴阳之气以及脾胃运化功能与气血运行。
总之冬季是调养五脏、增强体质的最佳时期之一;故冬季养生宜多食温热食品以益胃生津;此时应坚持运动锻炼以增强体质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注意休息和保持良好睡眠是冬季养生保健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3、增加户外活动

冬至前后,是一年中日照最短、日照时间最短的时期,同时也是人体阳气最弱、阴气最盛的时期。此时应该早睡晚起,尽量保持充足的睡眠,以顺应阴精的收藏。同时,应该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头和足部要多加衣物、鞋帽。应多到户外散步、呼吸新鲜空气,以调节机体的神经功能和内分泌功能。
此外,还应该保证充足的营养物质,特别是维生素和蛋白质要跟上。特别是一些含有丰富钙质的食品,如牛奶、豆制品等,应该多吃一些。另外还应该注意摄入充足的水分和盐类。
冬至饮食养生:在冬至时节进行饮食调养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补肾应多吃温性食物。中医认为:冬季应以温、补为法。因此冬至时节可以适当进食羊肉、狗肉等温性食物,来达到补肾固精的作用。
2.健脾应多吃一些健脾除湿、消滞祛痰的食物。如茯苓、山*等;水果则可以选择百合、莲子、薏米等;蔬菜类则可以选择萝卜、冬瓜等;肉类可以选择鱼和牛肉等。
3.养阴应多吃一些性质平和的食物,如山*、蜂蜜等食物可滋阴生津;百合、莲子具有安神养心之功;白菜、白萝卜可养阴清热;冬笋具有健脾养胃之效,也适合冬至食用。
4.防寒应多吃一些辛辣开胃之品和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生姜、韭菜、辣椒等。冬至过后太阳升起比较早,这段时间要注意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以顺应自然界阳气的潜藏和阴精的积累。
5.防毒应多吃一些有祛湿健脾功效的食物。如冬瓜、薏仁等以及蔬菜类含有丰富维生素C的食物;百合也有祛湿健脾的功效。
6.强身应多吃一些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鸡肉等。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预防疾病发生。

4、饮食注意

冬季饮食调养,应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虚者补之,寒者温之”和“营养均衡,合理搭配”的原则。宜选用具有滋阴功效的食物,如肉类、甲鱼、乌鸡、芝麻、木耳、银耳、核桃、蜂蜜等,可以起到滋阴生津的作用。食物不宜过于清淡,则不利于营养的吸收和阳气的潜藏。由于冬至节气后气温降低,人体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生理代谢也发生变化。饮食应多吃一些温热食品,以增强抵抗力。如:羊肉、狗肉等温性食物;芝麻、核桃、大枣、桂圆等滋养阴液的食物;南瓜、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山*、栗子等具有健脾养胃作用的食物等。

本文链接:http://xingzuo.aitcweb.com/912231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