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日

全国入秋进程图出炉(秋季天气如何调理?)

9月11日,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入秋,全国各地均已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入秋之后,昼夜温差会逐渐加大,空气干燥,大家要注意适时添衣;气温开始降低的同时,我们的紫外线强度也在逐渐增强,出门要注意做好防晒。
目前全国各地入秋进程不一。今天起至10月3日前,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等地大部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3℃;其中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北部、黄淮大部、江淮南部、江南等地的部分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4℃以上。
此外,由于冷空气势力较弱,目前全国大部仍在秋冻中。未来三天南方部分地区会有阵雨或雷雨天气出现,大家外出时最好备好雨具。
今天是中秋节假期的第二天,北京白天最高气温在24℃~26℃,夜间最低气温在16℃~18℃。中秋假期最后一天仍以多云为主,局部有小阵雨。


1.气温逐步下降秋冻很必要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这是说立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已由热转凉,真正意义上的秋天也就快到了。古人认为“凉风至”是因为此时由于白天气温高,夜晚气温低,风在夜间起主导作用。“白露生”是指寒蝉的鸣叫声比以前响亮了。
古人认为,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的现象将更加明显,日夜温差也将越来越大。因此在秋分时节人们应当注意根据天气变化适时添衣。
“一场寒”。秋季气温下降快,昼夜温差大。所以大家在穿衣方面要多注意及时增减衣物,特别是对于体弱的老人和孩子,千万别以为秋天了就可以猛穿棉袄;要根据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物,避免感冒受凉;尤其是那些体弱多病、久病初愈的老人和小孩更要多加注意。
此外,随着气温逐渐降低,白天的阳光也变得强烈起来。俗话说“春捂秋冻”,秋季不能马上就把衣服脱掉,而是要慢慢地降低体温,增加“冻”的次数和时间。因为秋天天气虽然比较凉爽,但阳气渐收、阴气渐长、阴平阳秘的局面尚未完全形成。此时如果过早地脱掉衣服会引起寒邪侵袭人体而致病。所以说秋冻是一种必要的锻炼和防护措施,也是预防秋季疾病的有效手段。

2.昼夜温差加大早晚添衣别贪凉

秋天的第三个节气“处暑”,就是我们常说的“暑气渐退”,而此时人们常说的“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指的就是暑气渐渐退去了。
最近几天的天气形势比较复杂,昨天夜间到今天白天,北方多地再次迎来降雨天气。不过,今天白天受高空槽东移影响,北方多地还会出现一次弱冷空气活动过程。这股弱冷空气带来的降温影响会导致大气环流发生一些改变,因此夜间会有一些降雨。
从昨天夜间到今天白天,华北地区、东北地区以及黄淮中西部、江淮等地部分地区会出现阵雨或雷阵雨天气。大家要注意防范强对流天气的不利影响。
立秋以后昼夜温差会逐渐加大,昼夜温差大于8℃也是正常的现象。所以从入秋后这一周开始到十一月份上旬,我们就可以根据早晚温度来及时增减衣物了。
初秋时节气候干燥多风,气温较高的时候紫外线照射强度也比较大。专家提醒大家,尽量避免在阳光强烈时外出活动;如果在室外活动最好佩戴帽子、太阳镜、防晒霜等防护措施;外出回家后要及时清洗面部及*露的肌肤;平时还要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饮食上要以清淡为主,不要过度贪凉,以免对身体造成影响。
“处暑”节气来临时雨水开始增多,但是此时空气湿度较小,仍有秋燥现象出现。专家建议大家在秋季饮食上要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的摄入,如鱼、肉、蛋、奶和豆类及其制品等。另外要注意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调节好情绪并注意劳逸结合。
处暑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首个用“处”字标注气候变化的节气。从气象上看,“处”对应于夏至和立秋;而“处暑”则代表着正式入秋了。秋天到来之后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逐渐加大以及雨水减少天气干燥等情况都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专家提醒大家此时要及时增减衣物并多喝水,以防止秋季感冒的发生。

3.日照减少秋季注意防晒

初秋时节,日照时间缩短,阳光的紫外线强度也在增强,所以大家出行时一定要做好防晒措施。
据北京市气象台最新预报显示,今天白天晴天间多云,气温21℃~32℃;夜间多云间阴,气温20℃~26℃;明天白天多云,气温21℃~28℃。
在秋高气爽的天气中,虽然体感温度不是很低,但空气中湿度比较大,也会让人感到干燥不适。北京疾控中心提醒大家,秋季要注意适时添衣。日常生活中尽量穿纯棉透气的衣服。老年人和小孩尽量避免去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与此同时,大家还需关注空气质量情况。据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显示,9月4日北京市区 PM2.5浓度为51微克/立方米,较昨日的62微克/立方米下降了11.5%;PM10浓度为61微克/立方米,较昨日的76微克/立方米下降了8%。
需要注意的是,受北方冷空气南下影响,未来几天北京仍会有雨水天气出现。天气形势虽然晴好、阳光明媚,但我们的紫外线强度也在不断增强。因此大家出门时一定要做好防晒措施;此外秋天空气较为干燥,大家可以适当吃些滋阴润燥、生津养阴的食物。
需要注意的是,秋季容易诱发哮喘、过敏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复发或加重;另外要注意预防“秋燥”引发的不适*。

4.干燥空气湿度低多喝水注意补水

从气象上讲,入秋之后,昼夜温差会逐渐加大,而昼夜温差大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根据中医五行学说,秋季主收敛,人体的阴精阳气也要随之收敛内藏。由于此时雨水变少、天气干燥,大家在注意保暖的同时,还要多喝水、注意补水。
此外,秋季早晚温差大,人体对于温度的调节能力还未完全适应,特别是对于抵抗力较弱的老年人和小孩来说,一旦感受到了寒冷侵袭就容易生病。因此秋天也是感冒、咳嗽、哮喘等疾病的高发季节。
特别是孩子和老人抵抗力弱,受到冷空气刺激后容易出现流鼻涕、咳嗽等*。老人和小孩除了及时添衣以外,还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特别是有高血压、心脏病的老人和小孩,在室内要尽量减少外出次数。

5.多吃蔬果润燥益气健脾

秋季干燥,肺阴不足,要多吃温润的食物,润燥益气健脾,可适当食用一些有养阴生津、润肺止咳功效的果蔬,如葡萄、*、梨、苹果、菱角、百合等。不过也不要吃得太多,以免伤及脾胃。另外,秋季也要注意“养阴防燥”。
秋季干燥容易上火,应注意补充水分。在日常饮食中多吃一些能够清热、降火的果蔬,如冬瓜、百合、胡萝卜等。此外,还可多吃一些芝麻、核桃等食物,既能补肾润燥,又能滋养肺脏。

本文链接:http://xingzuo.aitcweb.com/912181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