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日

中秋假期2021放假安排表调休(中秋节的由来)

2021年的中秋节假期是10月1日到3日,一共3天,调休时间为9月25日(星期六)、26日(星期日)、27日(星期一),9月30日(星期六)上班。
中秋节放假安排:9月19日(星期六)、20日(星期日)放假调休,9月25日(星期六)、26日(星期日)上班。
9月26日不安排补班。国庆节放假安排: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
中秋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中秋节有3天假期。
2021年中秋放假调休通知:9月19日至20日调休,共3天。
9月19日周日上班。
中秋节是*的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又称“秋夕”、“八月节”、“月夕”。中秋节的历史悠久,起源于唐朝初期。中秋节是流行于*众多民族与亚洲各国、大洋洲及太平洋地区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也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四大传统节日。


一、中秋节起源

1、中秋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较为普遍的一种说法是中秋之夜月圆之时,民间在纪念“嫦娥奔月”之时,人们还不忘以嫦娥来纪念这位“不灭之神”。也有的说,中秋为古代秋祀之日所形成的仪式。《周礼》载“以仲秋之月祭群黎。”《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着去做,逐渐流传到民间。
2、中秋节最早源于古人对自然的崇拜并祈求丰收的一种精神寄托,后逐渐形成祭月节、玩月节等节日。到唐朝初期,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
3、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4、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

二、中秋节习俗

1.赏月在古代民间由来已久。《礼记》中就有“秋暮夕月”的记载。按《周礼》规定,在中秋夜要“迎寒”,即迎气入宫,据说这是因为秋属金,金色主于肺,金气主肺。因此,人们期待在这个季节里能感受到清秋的气息,以顺应秋天肃杀的特性。此夜,民间也有“吃月饼”的习俗。月饼,又叫“月团”、“宫饼”、“小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
2.吃月饼是中秋节必吃的美食之一。在北方叫“月团”、“小饼”。民间流行吃月饼的习俗是在宋代。南宋时宋高宗赵构过中秋时,命御膳房做月饼给他吃,赵构吃后,觉得很好吃。此后,民间就纷纷效仿。据说此夜吃月饼还可以防蚊、灭菌、防止疾病传播。
3.饮桂花酒:中秋节饮桂花酒是很多地区的习俗,人们在中秋时节以桂花为原料酿制而成的酒品被称为桂花酒。据说这种酒还有很好的*用价值。
4.拜月是我国各民族的传统习俗之一,中秋赏月与吃月饼是民间庆祝中秋节的两项重要内容。

三、中秋节饮食

中秋佳节,除了赏月、吃月饼,自然少不了月饼。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宋代的《武林旧事》,在书中写道:“以粉面作饼,中间夹肉、果木香、桂枝、茯苓、杏仁、瓜子、松子者,厚如半臂。”这与当今人们吃的月饼已基本没有什么区别,但那时的月饼是用面粉和糖做的,所以又叫“糖饼”或“秋饼”。月饼最初是用来祭月的食物,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
中秋时节的月饼最为重要。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市面上售卖的各种月饼品种琳琅满目。但最有代表性、也最为大家所熟悉的要数上海马家花园“马瑞芳”所售的苏式鲜肉月饼了。马瑞芳是苏州人,她所做的苏式鲜肉月饼素以皮薄馅多、油而不腻、鲜香可口而享誉全国。虽然现在全国各地都有售卖马家花园风味的苏式鲜肉月饼,但正宗货只有一个马瑞芳了。

四、中秋节节日氛围

中秋的气氛已经越来越浓,从街头到街尾,从商店到阳台,到处都挂满了灯笼,有大红的灯笼、有淡黄的宫灯、还有五彩的绸灯……各式各样的灯笼把漆黑的夜空装点得格外美丽。街道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糖人、糖饼、水果等小玩意儿。还有用糯米制作的各种形状月饼:有的像龙灯,有的像灯笼,还有的像八卦等等,看得人眼花缭乱。卖月饼的小贩在一旁忙着卖自己做的月饼,他们用模具印出各种形状。
路上行走的人们都在和家人一起品尝着各种口味的月饼,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街道。小朋友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做游戏:捉迷藏、讲故事、放*火……街上不时有车子驶过,为这个热闹的中秋节增添了几分节日气氛。
当夜幕降临时,广场上已经被五颜六色的*花装点得异常美丽。人们都走出家门在广场上观看各种表演:有魔术表演、歌舞表演等等。这些表演者个个都穿着华丽衣裳,脸上带着喜悦表情,手里拿着各种道具;人们看得津津有味,不时爆发出热烈掌声。这时一群身穿礼服的人走到人群中间跳起了舞蹈,伴随着音乐节奏时而翩翩起舞。

五、中秋节象征意义

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是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的。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历代文人墨客非常喜欢吟咏月亮,形成了许多关于月亮的诗词。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宋代·王安石《中秋》:“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清代·纳兰性德《浣溪沙》:“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唐代·李白《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宋代·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六、中秋佳节文化价值

2006年5月20日,*将其列入首批*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9月10日,中秋节被正式列入*法定节假日。
2015年10月1日被定为法定节假日

本文链接:http://xingzuo.aitcweb.com/912164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