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日

二月二龙抬头吃什么食物(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又称青龙节、春龙节,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龙”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岁仲春寅月(二月初二),苍龙七宿即龙角、龙睛、蛇眼、鳞甲、凤尾、龟背等七星降落于东方海面。古人将苍龙七宿的下降称为“龙抬头”,的风俗起源于三国时期,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逢农历二月初二,人们便纷纷走*头或爬上山头沐浴春日暖阳,祈求在新的一年中能够有一个好的开端。


1、饺子

龙头节这天,有些地方有吃“龙耳”的习俗。所谓“龙耳”,就是饺子的形状酷似龙耳。人们认为吃了它,可使一年都有好运气。这种习俗是不是很有趣呢?
实际上,吃饺子的习俗由来已久。据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用面皮包馅水煮而成的食品,叫“汤饼”或“水角子”,这种食品最初的功能是充饥和补充能量。到了汉朝的时候,已经出现了“馅”的雏形——比如有以羊肉、牛肉为馅的“蒸饼”。
汉朝时,人们还常在饺子中加入蔬菜。
三国时期,就有了关于蔬菜包饺子的记载。
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曾下令禁止人们在农历二月初二吃煮饺子。当时对这种风俗非常不满,并认为“初二吃水饺”是“分离(离)母子”的象征。
宋代时已有人将馅埋在饺子里面,不让人们发现。明《宛署杂记》中说:“二月二,全家团聚吃汤饼。有‘添岁’之称。”
到了清代时,因为“二”与“龙”同音,所以二月二吃水饺被称为“食龙耳”。
所以在这天人们都会包饺子吃,但由于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包饺子时大家都会选择自己喜欢的馅料来包了。

2、馄饨

*人讲究的是一个“好彩头”,在*有很多传统的节日,在这些节日里人们都会吃一些比较传统的食物,比如二月二吃馄饨,寓意是“龙抬头”。在*人心中,龙代表了吉祥,所以人们在二月二都会吃一些龙抬头的食物来表达自己对龙的敬畏之心。
“龙抬头”这天有一个习俗那就是吃馄饨,因为馄饨形状圆如元宝,人们认为吃了馄饨能让财富像元宝一样滚进口袋。这一天吃馄饨的习俗源自宋朝时京城东京(今河南开封)。宋太祖赵匡胤定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后,因为兵荒马乱的年代不能按时给将士们发放粮食。有一次,赵匡胤外出的时候途经一片田地,上有几位老百姓正在田中耕作。他们看到后非常着急,就找了一个农民打听情况。只见那个农民很吃惊地说:“先生可真是神了,我们这片土地已被黄巾起义所占,黄巾军都吃不上饭了。”赵匡胤听了这话非常生气。他很想吃一顿饱饭却没有钱买粮食,就让那位农民给自己做顿馄饨吃吧。在二月二这一天赵匡胤把那位农民叫到面前对他说:“你帮我把田里的泥土刨出来,我赏你两个馒头吃。”农民见这个皇帝都主动给自己送馒头了,他就赶紧动手帮赵匡胤刨土。等他把黄巾起义军的老巢刨出来后,赵匡胤拿出一个大赏赐给他:“你替我把这一片地管理好,等到明年我再赏你两个大馒头吃。”皇帝都这样对待百姓了那百姓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干活呢?所以从那天开始赵匡胤就把那片地里的土都堆在一起做成了一座小山包,就是现在的龙首山。

3、春饼

二月二这一天,除了吃炒豆子外,还要吃春饼。春饼又叫薄饼、圆饼,是*北方民间传统小吃。“二月二吃春饼”在山东鲁北一带十分流行,而且十分讲究。这天早上,一般人家要做两张(或三张)春饼,吃时要拿着吃。用油将面擀薄,用油一烙,即成薄饼。有的人家在烙春饼时还在饼面上戳上几个孔,叫做“龙抬头”。不过现在很多人都是在家里烙的,比原来讲究多了。
二月二这一天有好多讲究:龙抬头这一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就是“开始”的意思,表示春天来了。从气候学的角度看,*北方大部分地区这一天还没有进入春季,还是冬天;而南方大部分地区这一天已经进入春季了。
为了迎接春天的到来,人们都会做春饼等食品来庆祝。过去没有冰箱技术不发达,食物保存时间短;而且从传统角度讲是不吉利的。所以过去过春节时许多人家都是从腊月二十四过到正月初五左右再过十五,实际上是在等待“龙抬头”的到来。
二月二这一天还流行吃猪头肉、炒豆子、炒面等食物,这三种食物都有一个“龙”字在里边儿,所以叫“吃龙耳”。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用春饼包裹猪头肉、炒豆子、炒面等食物做成“食龙胆”来保佑五谷丰登。
二月二这一天还流行吃面条、饺子等食物。传说在这一天吃面条,象征着“如龙腾飞”;吃饺子象征着“金龙入海”等。
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过什么节都不会忘记吃一下这三种食品了,而且从饮食营养角度看是非常有科学道理的。

4、猪头肉

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人们都会吃些猪头肉。因猪头肉在*传统文化中有“龙”的象征,有“抬头日”之称。“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说明过去人们对生活的向往,就是丰衣足食,吃饱穿暖就是最好的生活状态。*人有吃猪头肉的习俗。
一般家庭自己做猪头肉不太方便,所以民间都会买些半成品,回家后自己卤一下就可以吃了。卤猪头肉需要的材料很多,比如:配料、盐、生抽、老抽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卤水和卤制的时间。
做猪头肉一般需要4到5个小时。制作前先把准备好的配料加入卤汁里(没有卤汁可以用酱油代替)加入盐和生抽、老抽进行调色,加入清水没过猪头肉即可。
等到锅里水开后加入准备好的材料开始卤(卤制时间也会因各种材料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一般需要一个小时左右。等到锅里出现很多泡泡后即可捞出放凉。

5、龙须面

二月二,春龙节。北方人在二月二这天早晨都要吃碗“龙须面”,寓意着像龙的胡须一样顺溜、自然。不过,“龙须”不是挂面,而是用上好的面粉制作而成。山东部分地区有二月二吃龙须面的习俗,称为“吃龙须”。
相传这一习俗,源于秦始皇时期,那时候有个叫胡亥的人,非常喜欢龙。每当看到巨龙飞腾之时,他都会激动地拍着桌子。突然,有人提议吃龙须面来表达对龙的尊敬。于是胡亥便开始制作龙须面,并将其吃下去。自此之后二月二便是龙抬头日了。
二月二还寓意着一年的好兆头,人们希望能够在新的一年中能够像巨龙一样腾飞前进、节节高升。

本文链接:http://xingzuo.aitcweb.com/912093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