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日

端午节是农历几月几日(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是*民间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由起源、民俗文化、美食、活动四大块构成。
起源:据史*载,端午节起源于*,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龙祭,以水沐浴、驱邪、祈福。后因诗人屈原在此日殉国投江,遂成为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在民间有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等习俗。划龙舟源于屈原投江,纪念屈原已成了端午节的重要习俗。
其主要活动是:吃粽子、赛龙舟、系百索、佩香囊以及挂菖蒲和艾草,并因此而流传着很多习俗与传说。作为节日的端午节早已在*人的生活中烙下深深的印记。
美食:端午节在古代有很多民俗活动,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吃粽子和赛龙舟了。粽子用艾蒿和芦叶包成三角形或四角形,再用五彩丝缠好,把它放在水中煮熟即可。而赛龙舟是*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最早起源于龙舟水。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初五划龙舟以纪念之。
活动:端午节这天民间还会有很多民俗活动,例如吃粽子、挂菖蒲和艾草、系百索、戴五彩丝等等。


1.吃粽子

端午节是*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的来历有很多种说法,但大多以纪念屈原为主要内容。根据文献记载,屈原(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战国时期楚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大事。他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而被楚怀王疏远,先后两次被贬为三闾大夫。怀王*后,太子熊完即位,为楚顷襄王。因为上官大夫等人陷害,屈原后来又被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初五抱石投入汨罗江身*
传说屈原*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许多人奔赴汨罗江寻找他的尸体,却都无功而返。人们为了寄托哀思之情一只小船打捞起他的尸体将粽子等食物丢进江里喂鱼以寄托哀思。
当时正处于楚国被秦国打败之时,人们非常同情屈原的遭遇。听到这一消息后村民们纷纷走*头为屈原祭奠。
到了第二年五月初五人们为了不让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就纷纷拿着自己家包好的粽子等食物去喂鱼虾来祭奠屈原
到了每年端午节人们都会吃粽子以此来纪念屈原的牺牲
后来因为人们怕鱼虾把食物吃掉就把这些食物包好投入江中就形成了包粽子的习俗

2.挂菖蒲和艾草

*民间有在端午节悬挂菖蒲和艾草的传统。菖蒲是一种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的叶子长得像剑,花梗细长,花*或淡*,因此被称为“菖蒲”。古人以为它有辟邪去灾的功能,所以常常把它种植在庭院里,也把它作为装饰。另外还有些地方用菖蒲来治病。古人认为:“端午用菖蒲作剑斩千邪。”因此,家家户户都在门前挂菖蒲和艾草的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据记载,早在战国时期就有用菖蒲作剑斩“千邪”的做法了。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但据《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五日以艾为虎形,至有如桃者,以示万家。”这是*最早关于用艾、蒲来辟邪的记载;晋代《风俗通》一*载:“端午……以艾为虎形,至如菱角者。”《岁时广记》引《荆楚岁时记》也记载:“端五以艾为虎形”;而晋代《续齐谐记》则说:“昔者齐王建端午采艾。以艾束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形,悬于门上。”这些文献资料说明在当时用艾草辟邪已成为普遍的习俗;至于在端午节挂艾草、菖蒲、龙船花、石菖蒲等,则更是全国人民所喜爱的习俗了。
相传我国古代有一位忠臣叫做伍子胥,他辅佐吴王阖闾打败了楚国的入侵。后来吴王被越国杀害,伍子胥忍辱负重携全家来到吴国后仍得到吴王信任,继续辅佐吴国。阖闾*后,夫差继位。夫差认为伍子胥忠实可靠且有才能,便赐伍子胥一把宝剑叫他自刎。伍子胥*后三日,吴王夫差将伍子胥的尸体装进皮革里交给越国大夫文种,让他带到越国去安葬。可是文种没有把伍子胥的尸体交出去便回国了。夫差知道后大发雷霆,把文种抓到了京城治罪。后来夫差的儿子夫差为父兄报仇打败了越国的大夫文种被夫差赐*。伍子胥临终前对他的门徒说:“我*后一定会把我的眼睛挖出来悬挂在吴国都城的东门上,*看着越国军队灭掉吴国!”后来人们就把“吃粽子、赛龙舟”和“挂菖蒲、艾”等风俗习惯看成是纪念伍子胥的活动。
在端午节这天小孩都要带香囊,据说这种香囊可以避邪;另外还有小孩佩带香包的习俗;大人们则要佩戴五彩丝和五色丝的香囊。

3.戴五彩丝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这一天人们会用各种方式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都会在小孩的胸前挂上五彩丝绳。“五”即为“红、黄、蓝、白、黑”,颜色鲜艳。在小孩子的手腕和脚腕,用五种颜色的线编一个小圈,在小圈上系一个小铃铛,五色丝线在小孩子手里来回穿梭,叮当作响,以寓驱灾避邪之意。这一天的小孩特别受关注,大人们也格外关照他们,要给他们戴上最好的五彩线。
相传汉代时有一位忠臣叫张仲景,他很孝顺母亲。在他外出求学时,家中只剩下他的老母亲。张仲景也经常回来看望老母亲,但是时间久了也难免会有疏漏。
一次张仲景回到家中时发现自己的母亲已经去世了。张仲景十分伤心,从此辞官回乡为母尽孝。张仲景回到家后的第四天就请了假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长沙县县城里的一家客栈里。那位老母亲知道后便让小孙女过来准备晚饭时送来了一些鸡汤和饺子给张仲景吃,说是可以让张仲景吃上热饭。小孙女端上热菜一看都是饺子心中十分奇怪问老母亲:“老奶奶我今天没带饺子呀!”
老母亲回答说:“傻孩子你今天没带饺子呀!是我们给你包了饺子让你送给老奶奶吃的呀!”小孙女这才明白过来是怎么一回事。这时小孙女非常伤心地哭着对母亲说:“现在好后悔呀!”说完后就跑到厨房去拿勺子把父亲昨天包好的饺子都吃完了。此时张仲景也从外走了进来看见了小孙女想要吃自己包的饺子,就对她说:“傻孩子你怎么吃那么多呀!”说完后拿出*方给小孙女看。
小孙女看到*方后高兴地说:“原来您昨天给我做了这么好吃的东西呀!那今天*多吃一点。”说完后又开始大吃起来了……

4.佩香囊

香囊又称荷包,是端午节的传统饰品。古人认为,五月是“毒月”、“恶月”,五月五日是“恶月”的代表。而端午又有“端阳节”之称。节日里人们喜爱佩戴香囊,一来可以驱蚊、防螨、防虫;二来也有辟邪之意。
在*南方,家家户户都要挂起香囊来,而且,如果送朋友的话,这个时候也要把自己的香囊给朋友。在*北方有在端午节前把香囊中的*物取出然后悬挂在房间的习俗。
佩戴香囊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辟邪,二是装饰。据史料记载,香囊中有朱砂、雄黄、香*,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和颜色(或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环),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古人认为佩戴香囊可以避瘟驱邪;现在不少地方还在流行佩香囊和荷包。但是从传统习俗看还应加上一项:系五彩丝或彩色丝线做成的各种图案的五色丝等物以作祛病延年之用。

本文链接:http://xingzuo.aitcweb.com/911968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