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日

今年夏天为何会这么热(今年夏天为何会这么热?)

今年夏天为何会这么热?全国气象部门给出了这样的解释。根据*天气网消息,7月6日,*气候中心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夏季(6月1日至8月20日),我国平均气温为21.0℃,较常年同期偏高0.7℃。其中,7月上旬至中旬,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9℃,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
今年7月以来,我国多地持续高温天气。*气候中心最新监测显示,7月1日至8月20日期间,全国平均气温28.8℃。其中,西藏南部、海南、*大部等地的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5℃以上。
*气候中心的监测显示,7月1日至8月20日期间,我国西北地区中东部、华北地区大部、东北地区西南部、江淮西部、江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5℃以上。其中*南部、内蒙古东北部、华北北部和东北东部偏高2℃以上。


1、副热带高压强

副热带高压是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系统之一。这是因为,它的位置和强度直接影响着我国夏季的气温。
对副高的研究表明,它主要分布在北太平洋西部,从西伯利亚到日本以南,大致呈东西向带状分布,也有的地区呈南北向或近于南北向。夏季副高的中心位置与我国夏季气温高低有密切关系。
在我国,夏季副高的强度和位置对气温的影响较为明显。我国夏季副热带高压对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水汽有很强的控制作用,而一旦该高压增强或西伸北抬,则易在西太平洋和南海地区形成强降雨。
根据最新监测,7月1日以来,副高异常偏强偏西偏北偏东。近百年来(1901—2019年)6月9日至7月10日期间副高脊线最北端平均偏南、最南端偏南4—8度;7月10日至8月20日期间副高脊线最北端平均偏北、最南端偏南6—8度。

2、极涡偏强

“今年夏天,影响我国的极涡偏强,这也是高温天气发生的重要原因。”*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红武说。
张红武介绍,今年6月初到7月初,北半球极涡主*于欧洲西部和北美东部上空,从北美地区看,在欧洲西部,极涡中心强度为120.0±1.3°W/m2 (相当于500 hPa高度场中位于90°E的最大值);从欧洲中部地区看,在欧洲中部地区,极涡中心强度为101.5±1.2°W/m2 (相当于850 hPa高度场中位于90°E的最大值)。“在天气尺度上,从南到北的欧亚大陆上空的极涡都呈现出了这种强烈的异常状态。”
此外,张红武还提到另一个影响我国高温天气的重要因素——副热带高压。张红武表示,在6月至7月中旬期间,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一直在影响我国。这样的副热带高压很强、很稳定,导致了我国南方高温天气持续发生。

3、台风登陆少

今年夏季,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没有台风生成。我国主要天气系统里,只有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偏强偏西,造成副热带高压控制区域的高温干旱异常明显。
而副高偏强偏西,是造成今年夏季我国大部地区出现高温热浪的重要原因。根据*天气网的介绍,今年西太平洋和南海的副高强度是1961年以来最强的。台风对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季风系统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是说台风影响着*东部地区的降水、气温以及风功率等气象要素。台风除了能为局地带来暴雨洪涝等灾害外,台风还可带来大风降温等天气,这也是为什么人们说“台风雨”影响着*东部地区的原因所在。
据*气候中心预测,8月中下旬西太平洋和南海海面上仍将有台风生成。如果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的台风较多,就会给我国东部带来不利影响。

4、副热带高压的西伸北抬

副高是影响我国高温的最重要大气环流系统,在7月中旬以前,副热带高压一直盘踞在南海和西太平洋地区,强盛时北抬至北纬35度左右,有时甚至到达北纬40度左右。
副高的西伸北抬对我国高温影响最大的是7月下旬到8月上旬。
其中,在7月下旬,副高表现出明显的西伸北抬过程,其控制地区位于*西部至长江流域一带;在8月上旬副高仍然呈现出明显的西伸北抬状态,其控制地区位于*南方地区。
副高的西伸北抬与我国长江中下游至江南一带持续出现高温天气相对应。
进入7月后,副高西伸北抬范围变得更大且位置更偏西。除青藏高原东北部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受其控制,高温范围向西扩大并向北延伸到我国北方地区。

5、夏季风爆发晚

通常情况下,夏季风是从赤道地区向南至南海及西太平洋一带吹向*大陆的一股热带气旋,在这个过程中,来自海洋的水汽可以携带丰富的热量和水分,经过副高外围不断地上升到大气中去。而在夏季风爆发之后,副高脊线的位置一般会北抬至20°N左右,并且在江淮流域一带有比较明显的下沉气流,所以不利于暖湿气流输送到我国北方地区。而进入秋季之后,副高脊线位置又会重新开始向南推进,所以这个时候又会发生一次北抬。如此往复,形成一个比较明显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副高脊线北抬的过程。夏季风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减弱、停止,冬季风随之爆发。因此,从长期来看我国的高温天气与夏季风爆发时间关系不大。

6、北方冷空气弱,不利于暖湿气流北上

据气象部门介绍,每年6月下旬到7月上旬,我国都会进入一个多雨期,通常来说这个时期南方降雨偏多、北方降水偏少。今年6月下旬以来,我国江南、华南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其中江南大部、华南中部和广西东北部最高气温超过40℃,局地超过41℃。其中7月2日,华南中南部气温高达41℃。
对此,气象专家表示,今年夏季我国北方冷空气力量较弱,不利于暖湿气流北上。再加上南方地区的高温天气主要是由于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且位置偏南、偏西导致。
“比如6月下旬以来,副热带高压异常强盛并持续偏强且位置偏南。这样一来,太阳辐射就会在南方地区得到加强。”*气象局专家说,因此出现了南方持续高温天气的情况,而北方降水也有所偏少。

7、西南季风爆发晚,影响不够强烈

“今年夏天我国持续高温,和印度夏季季风爆发较晚有很大关系。”王富玉说,印度夏季季风爆发时间为7月12日,而我国的高温期从6月18日开始。从平均而言,印度夏季季风爆发时间要晚于我国的6月份。“这意味着印度夏季季风带来的影响并不够强,难以形成大范围的持续高温天气。”
王富玉表示,进入7月份以后,副高的西伸北跳,副高内部偏东气流强盛,南亚地区空气垂直运动强烈,加之印度洋、西太平洋地区水汽输送偏强,这两个条件共同作用造成了今年夏季我国南方地区持续高温天气。
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我国一些地方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干旱、热浪和干旱等气象灾害。以重庆为例,7月2日至3日全市普降中到大雨,其中渝东北部分地区出现暴雨过程,局部大暴雨,长江沿线有10站雨量超过50毫米。受高温晴热天气影响,当地多处水库水位下降明显。据重庆市气象局消息:截至7月5日8时长江寸滩站水位仅为6.20米左右,较常年同期偏低5.73米;双江口水库水位下降至11.40米左右。

本文链接:http://xingzuo.aitcweb.com/911964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