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日

三万里河东入海(“两个黄河”的故事)

黄河是*民族的母亲河。千百年来,黄河一路东流,在山西境内长达3344公里的河段上,留下了许多经典的“黄河故事”。
从太原到东营,一条绵延6300公里的大河,让我们见识了自然的威力。黄河在山西境内,与太行山、吕梁山相伴相生,流经晋南、晋中、吕梁等地。这里有着黄土高原最为独特的地貌特征:沟壑纵横、沟谷交错、沟壑相连……
如果说黄河是*民族的摇篮,那么“河东”就是母亲河留给我们最珍贵的礼物。在“河东”流域内,孕育了*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华夏文明。从东到西、从北到南,人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缔造了河岳奇观。
黄河两岸景色万千:巍巍太行、太岳山中,古老黄河宛如一条巨龙在崇山峻岭间蜿蜒;“大河之源”运城盐湖区盐池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咸水湖。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孕育出了许多文化瑰宝——《离骚》中“虽九*其犹未悔”的爱国诗人屈原,“悬鱼刺虎”“文王拘而演周易”的传奇故事;闻一多笔下的《诗经》则让我们领略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黄河千里万里长,在山西境内就有3000公里长。从上游到下游,黄河源一路南下,穿越太行山脉、吕梁山脉和中条山脉后在运城盐湖区境内汇聚成一条大河——黄河。


1.源起黄河的山西

山西,位于黄河中游,为黄河上中游分水岭,即“九河下源流”。从地图上看,山西就像是一块长在黄土高原上的“大土豆”。黄河从这里发源,由西向东经过太原盆地、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后汇入渤海。
对于山西的历史而言,“河东”一直以来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史前时期开始,这里就成为了黄河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历史上的“河东”地区有许多部落文明诞生于此。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崛起为诸侯大国,其疆域从汾河流域扩展到黄河中下游地区。在这里,“河东”也逐渐发展成一座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城市群。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国曾在此设立“河东”郡。
秦灭六国后,又在此设“河东郡”。由于地理位置重要,此后此地一直是西北方向的军事要塞和经济文化中心,秦始皇曾多次征发民工修筑长城。秦统一*后,这里更是成为北方重要的军事要塞和经济中心。因此这里也成为了*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时期,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中曾记载:“(秦)王十五年(前251)东过平阴、蒲县之间,迁其民于河东。”这段话就是说的当年秦始皇在今天山西省河津市境内修筑长城时迁来了大量居民。
因为历史悠久、地理位置重要、人口密集等原因,到了北宋时期这里成为了经济中心之一:这里位于中原地区和关中地区的交通要道上,是南北商贸往来和物资集散的重要枢纽。“河东”也成为当时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2.从“两个黄河”到“一条大河”

在山西,有两条母亲河,一条是黄河,另一条是汾河。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脉的黄河,在山西境内为山西带来了灌溉之利,但也给当地带来了严重的水患。以临汾、运城两市为中心的“两个黄河”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新*成立后,“两个黄河”逐渐向“一条大河”转变,但这一过程却并不容易。
“河东”是山西的母亲河。历史上,由于上游没有建水库,黄河水流不够充沛,运城及周边地区常常发生水灾。为缓解水灾隐患,*和*从新*成立初期开始便着手治理“两个黄河”的工作。
上世纪60年代末80年代初,山西开始建设引洪济运工程。引洪济运工程的实施改变了运城及周边地区水患频繁的状况,有效缓解了“两个黄河”对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威胁。
然而,受当时技术水平等原因影响,引黄入晋工程虽然解决了山西的水患问题,却没能彻底改变“两个黄河”带来的灾害后果。
在运城盐湖区境内,有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盐池之殇”。1960年9月至1961年7月间,运城盐湖区曾发生过7次大水灾。为了解决水患问题,运城在当地*的带领下对“两个黄河”进行治理和修复工作。
从1965年开始到1970年结束止,运城人民群众克服了千难万险最终将“两个黄河”治理好了。据《运城日报》报道:
“历时5年之久的治理工程终于告竣,共花费资金8200多万元。在工程结束后三年多的时间里,共修复加固农田63万亩、淤地坝7座、淤地1232亩、护坡722亩、堤防1389米;为保护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总计约3亿元。”
“从1973年开始到1984年结束止,运城地区在‘两个黄河’治理工程期间共发生水灾10次以上……”
在这场“两个黄河”治理工程中,运城人民群众创造了辉煌历史:共动员民工183万人、动用各种机械设备14478台(套)、修建堤防和护岸9500米、修建拦河坝50座、淤地坝4座、疏浚河道2760公里……
在“两个黄河”治理工程的基础上,运城人又开始着手对“一条大河”进行治理。1994年底,运城境内“一条大河”治理工程全部竣工并正式通航。

3.大河入海,万川归海

黄河入海,是一个古老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传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在其率领下,历经艰辛,终于将黄河水引入大海。《水经注》中这样记载:“禹治东,河水又东注之;禹又治北,河水又北流之;禹乃导河而东,故号曰济河。”
不过在今天看来,这只是一个传说而已。然而在“河东”地区历史上却真实地存在过“万川归海”的场景:在今运城盐湖区的盐池东流,最后注入渤海。这片面积近5000平方公里、拥有全球最大内陆咸水湖的地区,与海洋仅有一线之隔。
千百年来,人们都在期待着黄河能够再次奔流入海。然而在“河东”地区这片土地上,千百年来却没有发生过一次像样的黄河入海。黄河似乎早已忘记了自己曾经是一条大河,也忘记了自己曾为这片土地带来过生机。
“河东”的人一直在为黄河入海而努力着。近年来,*加大了对“河东”流域的治理力度,山西省也在积极进行着治理工作。特别是2020年12月17日以来,山西全面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部署以来,山西省委、省*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同时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山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文件;成立了由*、*任双组长的山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还启动了“河湖清四乱”专项整治行动和“三晋碧水行动”等一系列活动。

4.河东儿女,母亲河的儿女

在山西运城,有这样一句话,叫“不到运城不知道黄河之伟大,不到盐池不知道黄河之神奇”。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黄河流域,不仅有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咸水湖——盐湖,还有著名的“运城八景”。这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运城这片神奇的土地。
“河东儿女”不仅要传承黄河文化、继承祖辈的智慧,还要发扬黄河精神、践行黄河使命。我们要努力为*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河东儿女”不能忘了那“三万里河东入海”的壮阔场景。我们要用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精神,在新时代中创造出新辉煌。
运城地处山西南端,北依太行山,南临汾河水,西邻晋陕蒙大环线高速公路。它是华北地区连接西北、西南地区的重要通道和商贸物流集散地。这里曾诞生了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韩非子和宋代文学家苏轼等历史名人;这里又是*著名革命先驱杨靖宇将军的家乡。而他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足迹,是最有价值且值得我们后人纪念和发扬的宝贵财富。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本文链接:http://xingzuo.aitcweb.com/911945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