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日

韦编三绝的意思(《论语》的意义)

【释义】《论语》中的“韦编三绝”,是说《论语》的编纂者孔子,在一次整理竹简时,因用力过度,将编好的竹简的一条断裂了。孔子把这件事看作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遗憾。
【出处】《论语·述而》。
【释义】“韦编”是用竹简编书时所用的工具,“三绝”是指读此经时要三遍,即:一读《论语》一遍(上),二读《论语》一遍(下),三读《论语》一遍(下)。《论语》上、下两部分内容都是孔子编定的,也都是孔子亲自讲授的。因此“韦编”和“三绝”中都有“经”字。
【历史背景】“韦编”即用竹简编书时所用的工具。古代为了防止竹简磨损,在竹简上刻字用绳索穿起来后再进行编册和书写。因为没有现代工具,古人在编册和书写时为了保护竹简不会受到磨损,就采用了这种方法。后人把这种方法称作“韦编”。
【人物故事】《论语·述而》中记载孔子读《论语》时出现了差错,孔子将断开的那一条重新再读了一遍。这是孔子在编册和书写时用到的一个工具,就叫做“韦编”。
【译文】孔子在读《论语》时曾遇到疑难之处,就用竹简再查一遍。“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时,孔子说:“这正是我所忧愁的啊!”于是孔子将竹简上原来断裂的一条重新合上并再次阅读。


一、原文

子曰:“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译文】孔子说:“知道我的人,认为我心情忧愁;不知道我的人,认为我在追求什么。”
有一天,他遇到一个学生问“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句话,孔子回答说:“这正是我所忧愁的啊!”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不求”。相传,孔子编《春秋》时曾用一根大竹子做成卷轴,把它架在火上烧,结果这竹片在火中烧成了两截,于是他就把两截竹片分别装在两个袋子里。当读《春秋》时,发现有疑难的地方时就把这两截竹片合在一起再读。后来这两段竹片合拢后被称为“韦编”。后来这个故事就流传下来,一直到今天。

二、字词

1、《论语》的简称。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2、三绝:汉代开始,《论语》被列为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语录汇编,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由于《论语》十分注重语言的简洁凝练,被尊奉为儒家经典之一,影响了后代一代儒家学者。
3、韦编三绝:《论语·述而》:“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绝:断绝。此处是断句,断成“一”“三”三个字。
5、三通:通读。
三通指《论语》《大学》皆为儒家经典,也是古代最著名的书籍之一,共三十篇,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6、一家言:孔子用自己的语言讲解自己所说的话,不作解释。
7、有朋自远方来:有志同道合之士从远方来同我们一起交流思想。
8、如切如磋:比喻仔细地磨琢和雕琢;这里指人的品德高尚;如切玉一般。
9、不亦说乎:没有什么比说话更令人快乐了。
10、无友不如己者(无有比自己强的朋友)
11、君子固穷(君子能够守住自己的志向而不改变)
12、博学于文,以约定俗成)
13、有朋自远方来——有朋友从远方来跟我一起探讨学问!
1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而时常复习!

三、释义

《论语》这本书,是孔子的弟子记录其言行而编成的。它里面有一些言语虽然浅显易懂,但也有一些话要反复推敲,并且在反复斟酌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一些与原意不相同的语句。其实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为每个人在每个阶段对事物的认知水平不一样。如果你真的对某一件事情有很深的感悟,那么你对这件事情一定是非常精通、非常了解。而这种情况下你所写出的语句就一定会与原意不符,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比如一个人是一个有经验的*,但是当他发现自己有一段时间没有开车了,突然之间他就忘记了怎么开车。所以我认为,大家如果对某一件事情有所感悟时,一定要放平心态来看待这些感悟,而不是因为这种感悟很浅、很片面而对它进行过度解读。

四、故事

孔子带领弟子到陈国和蔡国之间的周城,有一位老人,名叫孔鲤,是孔子的四世孙。这位老人已经七十多岁了,还健在。他听说孔子将要到蔡国去讲学,便告诉家人要准备好车马和行李,自己也要跟去。
家人问他为什么这么着急去呢?老人说:“我听说孔子讲学是为了培养出仁德的人,如今他将要到蔡国去讲学了,我想跟着他一起去。”
家人问他要带多少车马和行李好呢?老人说:“不用多带,只需要带一辆马车和六个人就可以了。”
家人觉得老人年纪大了,家里又穷得很,怎么能够供养得起这么多人呢?因此拒绝了他。
老人说:“如果没有我跟着孔子去学习的话,又怎么能成就道德的人呢?”
后来孔子果然没有去蔡国讲学,而孔子的弟子们也都各自学习其他知识了。因此,后人就用“韦编三绝”这个故事来比喻专心一意地学习。

五、历史背景

先秦时期,统治者对《尚书》《诗经》等古籍进行过整理,把它们编为十三经,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十三经注疏》,包括《周易》《礼记》《尚书大传》《春秋左氏传》《公羊传》(简称“五经”)、《论语》和其他几部书。
西汉时期,*统一了起来,经学的整理和研究也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人们在整理典籍的同时,也对经学中存在着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西汉末年,王充就对这种情况作过总结分析,他指出:“六经皆史也。”他还指出:“圣人以文王、武王之道为法”(《论衡·自纪篇》);“圣人之治道不出于书者也”(《论衡·四制篇》);“六经皆先王之道,故圣人之治道尽乎其说”(同上)。同时,他还总结出了六种主张经学的途径:“古之学者,学于师说”(同上)、“古之学者非吾所谓无师也,谓师说也;今之学者非吾所谓无师也,谓论说也”(同上)、“古之学道于师说也。今之学者非吾所谓无师也,谓师说者惑”(同上)、“古之学道于师说也。

六、人物故事

【韦编三绝】这是出自《论语·述而》中的故事。孔子有一次在整理竹简时,用力过度,把编好的竹简的一条断成了两半。孔子看到后,很为自己的失误感到遗憾,便有了“韦编三绝”这个成语。
【典故】《论语·述而》: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学而》)
【释义】子贡问孔子: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吗?孔子说:“那就是‘恕’。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历史背景】《论语·述而》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集。《论语》共二十篇,除《学而》外,其它均为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而编成的。成书于战国前期,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共二十篇。
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子贡说:“先生您对‘恕’的解释已经很透彻了,为何还要再讲一遍呢?”

本文链接:http://xingzuo.aitcweb.com/911826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