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日

小暑节气的传统习俗(小暑节气吃什么?)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夏季的第六个节气,于每年公历7月6-7日交节。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时即为小暑。“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大部分地区这一节气中。大部分地区降雨量增多,并且开始增多。“小暑接大暑”的说法是很有科学道理的,它说明这个节气开始之后,气温就会逐渐升高,进入一年中最热的阶段。
在*许多地方都有“小暑吃鸭”的习俗,这一习俗与“三伏吃鸡”相反,是指在小暑节气里要吃些鸡肉、鸭肉等食物来增强体质以抵抗即将到来的炎热夏季。


1、吃小暑面

在浙江温州,有小暑节气吃面的习俗。温州人爱吃的汤面,以面、青菜和蛋丝为主要原料。
一般要加冬菜、肉丝、海米等佐料,其味鲜美,别有一番滋味。当然也有些面馆专门卖面加蛋丝,称为“蛋炒饭”。温州人对面的爱好可谓是人尽皆知,每到夏天最热的时候,人们就喜欢吃面,吃完以后大汗淋漓。温州小暑吃面还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这个说法主要是因为在夏天人们出汗较多,体内会丢失大量水分和盐分,所以要适当吃些有营养的东西来补充人体所失的物质。
虽然温州小暑时节已过了小热天,但并不代表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民间有谚语“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前后由于天气炎热,人们没有食欲,进食量减少。天气渐热后人的活动量也相对减少。人就会感觉没胃口吃不下东西。因此饮食要清淡并要保证营养充足供应才能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素和能量的需要。

2、吃大暑饺子

大暑节气到了,各地在这一天还有吃饺子的习俗。民间有谚语:“大暑小暑,吃个水饺。”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饺子的做法也是多种多样,有素馅的也有肉馅的;有素三鲜馅的也有五鲜馅的;还有的在饺子皮里包上炒好的花生碎、韭菜、豆角等等。另外,有些地方大暑时节会喝伏茶,在江南一带的地区,人们会把红豆和绿豆放入锅中煮烂后捞起捣碎成泥,然后将它们与大米混合在一起煮成“绿豆大米饭”。吃时根据个人口味加入糖或盐、辣椒等调味。
“小暑吃什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民间有句俗语叫做“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这句话就是说在小暑节气里人们要吃一些能散发热气或者说能够发汗排毒的食物,并且这类食物最好是能放入冰箱里冷藏过再吃口感会更好。

3、小暑吃樱桃

小暑时节,樱桃正是成熟的时候。樱桃,又名“朱樱”“樱珠”,在我国有几千年的栽培历史。因其色泽艳丽,形如珠似球而得名。我国的樱桃有好几个品种,如红珠、黑珠和黄黑珠等。其中红珠最为出名,颜色鲜红,色泽均匀;黄珠次之;而黑珍珠和黑紫球则是最不好见到的。
樱桃的营养价值很高,含铁量比较高,位于各种水果之首。铁是合*体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的原料,在人体免疫、蛋白质合成及能量代谢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与大脑及神经功能、衰老过程等有着密切关系。樱桃营养丰富,所含蛋白质、糖、磷、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均比苹果、梨高,尤其是含铁量较高。每百克含铁量多达4.7毫克,几乎是苹果的20倍。

4、小暑饮伏茶

伏茶,也叫伏茶汤,是用乌梅、甘草、荷叶、金银花、麦冬等原料煮成的汤剂。伏茶不能外宾,要喝伏茶,一般在小暑前10天到立秋后10天之间,天气闷热时喝最好。因为这时气温高,天气热,人容易中暑,而伏茶能消暑解热,特别是夏季身热人渴时喝最好。
对于很多人来说喝伏茶并不是什么难事,但要注意的是:在食用乌梅、甘草和金银花时要注意不要食用过量;在熬煮伏茶时最好把茶水煮沸再晾凉后饮用;注意不宜在饭前饭后大量喝;而对于那些本身就脾胃虚寒、易腹泻的人来说则要少喝;另外,体质较弱的老人和小孩在伏茶期间也要尽量少喝。当然,若是在医生的指导下饮用伏茶,就不会有这些问题了。

5、送清凉水果

小暑节气到了,在我国南方一些地方还有小暑节气送清凉水果的习俗,水果有西瓜、冬瓜等。俗话说:“热在三伏”。我国大部分地区,一般都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这种天气对人的身体健康非常不利,容易出现中暑、痱子、中暑等问题。因此,民间有“小暑大暑吃西瓜”的说法。西瓜汁多味甜,能止渴消暑。夏季常食西瓜,不仅能补充因大量出汗而引起的盐分流失,还能补充人体因大量出汗而损失的钾元素。
除了食用西瓜之外,还有人喜欢吃冰镇西瓜。由于天气炎热,人们爱吃生冷食物,但又由于脾胃喜润恶燥,所以这时吃太多生冷食物会伤及脾胃,引起胃肠功能紊乱。此时吃点冰镇水果就能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比如冰镇西瓜、酸梅汤等,既解暑又能帮助消化。

6、小暑节祭土地神

小暑节气,广西浦北等地区有小暑祭祀土地神的习俗,称为“祭神”。旧时农村,小暑节开始的第一件事就是祭神,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祭神仪式由农村的社老主持。社老先到田间迎神,然后请出土地神像,供在大殿里,杀鸡宰羊,摆上祭祀用品。人们在土地神像前供香、献酒、烧纸、敬茶,以示对土地神的虔诚。然后由社老领着大家到田间土地庙祭祖,祈求天神保佑风调雨顺,人畜平安。
小暑节气过后全国各地均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时段。许多地区有“苦夏”之说:苦夏,就是指人们在这一时期容易烦躁不安,心神不宁等现象。传统医学认为暑湿之邪易伤津耗气,使人出现头晕胸闷、食欲不振、肢体困倦等*;过食生冷则易导致胃肠不适、腹泻等。

7、大暑也要“晒秋”

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在山东济宁一带,大暑节气要吃“晒秋”,这也是一种独特的民俗风情。所谓“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在山东济宁一带十分普遍。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山东济宁地区,立秋过后没多久就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大暑节气,而过了大暑就开始入秋了。人们习惯把夏天的农作物晒干储存起来,等到秋天再进行收获。因为农民深知,只有在小暑节气晾晒农作物才能不变质,而且也有很好的寓意。小暑之后开始收成的秋天也是个丰收的季节,人们用各种方式庆祝着收获并庆祝着秋天的到来。

本文链接:http://xingzuo.aitcweb.com/911773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