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日

今年清明节是几月几日2022(清明节的习俗,你知道多少?)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也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有很多习俗,比如踏青、扫墓、植树等,但这些都是*民族传统的风俗习惯。那么2022年清明节是哪一天呢?下面就来一起了解下吧。
2022年清明节在4月4日,它的到来表示天气已经转暖,温度也在逐渐上升,但同时也是一个雨水比较多的季节,也正是人们开始为踏青、扫墓等活动的时候。清明节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主要有扫墓祭祖、踏青郊游等习俗,后逐渐演化成为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它和冬至一样在历史上也曾被称为寒食节。
*古代对寒食节很重视,清明祭祖一般都会选择在寒食节举行,但是因为古代的战争比较多,所以祭祀祖先往往需要聚集很多人一起进行活动。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逐渐有了清明节这个节日了。而关于清明节的一些习俗也在不断变化着,不过如今比较常见的就是扫墓和踏青了。
在古代时期因为是寒食节,所以很多人会选择不吃冷食和上坟扫墓这两件事情了。而在现在是没有人再选择这两件事情了,所以大家一般都会选择出去踏青、扫墓等活动了。


1、扫墓

清明节扫墓是*人的一种传统习俗,扫墓的时候要先将坟墓清理干净,然后准备一些祭品进行祭拜。
一般情况下,拜祭祖先的时候需要先将祭品摆放好,然后将事先准备好的一束鲜花摆放在坟前,接着将烧过的纸钱撒在坟头上。而扫墓这件事,一般都是老一辈人去做,所以他们会叮嘱后辈要记得扫墓。虽然现在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在网上扫墓,但是总有一些人喜欢去祭拜一下先人。不过在祭拜祖先时,应该先给去世的亲人磕头,然后再将贡品摆放好进行祭拜。祭祖结束之后,要记得清理下坟墓周围的杂草和垃圾。如果自己去祭拜完之后才发现这个地方原来是别人家的墓地的话,那么自己最好不要再去了,因为这样做有“抢”的意思。

2、踏青

踏青,即为春游,古代叫探春、寻春。古时有“三月节”、“三月令”等称呼。春意盎然的清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人们去郊外游览,与大自然亲近,这也是古人在春天里最喜欢的一件事情了。不过如今有很多人选择不去踏青或者只是去郊区踏青,但这也是不失一个好选择的。
清明节后不久就是五一劳动节了,到那时天气会更暖和。而到了夏季天气热的时候很多人也喜欢去海边游泳或者去海边游玩等等。在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一定要注意安全。因为每年都会有溺水身亡的事情发生,所以为了避免悲剧发生,最好不要选择在这个时间段去玩水了,尤其是小朋友们,一定要注意安全。
总的来说每年清明节都会有不同的活动,但基本都是为了扫墓和踏青两件事情。

3、放风筝

风筝,又称“纸鸢”、“鹞子”。古*载,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十九年,流亡在外,为尽君之礼,于每年清明之日“放风筝”。风起时,可将写有自己名字的风筝放上天空,待其飞到高空时把线剪断,任风筝飘然远去。这一习俗传到后世,逐渐演变为清明放风筝的习俗。
古人认为在清明放风筝可以“乘风”“驱灾”。又因为春季气候多变、风大易出危险,所以风筝又象征着一种平安吉祥之物。而放风筝又可以让人远离疾病和灾难,所以是非常受欢迎的一种户外活动。
古人认为在清明放风筝时在风和*的帮助下能将自己的愿望带到远方。因为是清明节前夕,所以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句。随着时代的发展,清明放风筝逐渐演变成一项综合性运动项目和娱乐活动。放风筝可以让人们在亲近大自然、享受大自然之余增强体质、磨练意志、提高生活质量、陶冶情*。

4、插柳

古代在清明节要禁火冷食。在唐宋时,清明前两天就有禁*火的规定。清明前三天和后四天,是民间插柳的日子。人们将柳枝插在大门上,以示对祖先的怀念。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清明》中写道:“插柳年年上,烧纸处处生。”这里所说的“烧纸”,就是插柳。
*劳动人民自古对清明插柳十分重视。清明时节,杨柳发芽抽绿,人们就折柳插门上,以示纪念和怀念故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唐代诗人杜牧《清明》诗中的名句。可见当时人们对清明插柳很有感情。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外,还有踏青游玩的习俗。人们踏青赏花、观赏春天的美景;放风筝、荡秋千、蹴鞠、拔河等传统体育活动。

5、插茱萸

在古代,有茱萸佩戴的习俗。茱萸作为一种中*,可以食用,也可以用来制作中*,其中含有挥发油及生物碱等成分。古人认为山茱萸可治内伤、风寒、虚劳、腹泻等*。人们在重阳节来临之际摘下茱萸佩戴在身上,以求吉祥。有些地区的人们会用茱萸来辟邪,认为这样可以保护家人的平安。
关于重阳节插茱萸的习俗,唐代诗人王维曾有诗云:“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而在重阳节时佩戴茱萸也是为了辟邪之用。因为古人认为山茱萸是可以辟邪的。人们把山茱萸制成“香囊”带在身上,以此来避邪驱灾、保佑平安。其实这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够有一个平安吉祥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的生活状态。

6、荡秋千

荡秋千是一种古老的民俗游戏,古时叫千秋。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古代清明节荡秋千还有一段佳话。相传春秋时期,重耳为躲避追杀,逃到晋国,但又怕被人耻笑,于是只好不吃冷饭,不上宴席,一直饿了三天三夜。他的侍从为了让他填饱肚子,想出了一个好主意,用木头刻了个大秋千让他荡起。他一边荡秋千一边想:“这东西看起来很好玩,但坐上去呢?”过了一会儿,他说:“还是不去了。”大家说:“你为什么不去试试?”重耳说:“那样多没劲啊!”过了一会儿,重耳饿得受不了了,心想:“还是去吃吧!反正有人给我送饭吃。”便说:“你们看我荡秋千荡得多高!可是谁能给我送饭吃呢?”侍从们听后捧腹大笑,重耳也高兴地笑了。原来是大家想出了一个办法,让重耳高兴起来,不再为吃饭的事发愁。

7、蹴鞠

蹴鞠是古代的一种足球运动,相传最早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公子小白(即齐桓公)与管仲踢球时的踢球动作。到了汉朝,蹴鞠更是成了宫廷和民间流行的一种游戏。《后汉书·礼仪志》中说:“齐王好蹴鞠,于是群臣闻之,乃相与竞传于巷之市、酒店之肆,相习成风。”
到了唐代,蹴鞠更是成了足球运动。据《唐书·太宗纪》记载:“高宗纯皇帝建中二年……禁近诸司及诸州市竞走、蹴鞠、斗鸡、扑兔,以竞一时之玩。”据说唐僖宗时,当时的蹴鞠高手叫李师古,曾一次用脚踢出了十九个球,后来更是将“蹴鞠”之技传到了国外。

本文链接:http://xingzuo.aitcweb.com/911723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