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日

端午节安康还是快乐(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在*人眼中,端午节是一个有特殊含义的节日。端午节最早是远古先民为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节日。随着时间推移,端午逐渐成了纪念屈原、赛龙舟、吃粽子的传统节日。
关于端午节,人们总是赋予它许多美好的愿望和意义,并将它与其它传统节日一样,赋予了太多的文化内涵。例如,从习俗上看,人们通常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饮雄黄酒等。这些习俗,不仅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更是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追求。
那么关于端午节是否应该存在时这个问题,就需要我们认真地来看待了。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分两种情况来讨论。


01端午:节日还是假期

这是最常见的情况。同时,端午节还是*传统节日中唯一一个法定假日。因此,我们也可以认为,端午就是一个法定假期,不存在“端午节”这一节日。
同时,根据*办公厅印发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以及*的十八大、*和春节等,都属于法定节假日”。所以从这个角度看,端午节也是法定节假日。
因此,对于端午是否应该存在这一问题的讨论,并不能脱离端午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来进行。从*层面看,节日的存在可以为*带来政治价值和文化价值,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从社会层面看,节日的存在可以调节人们的工作节奏和生活节奏。从个体层面看,节日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和方式。

02端午:安康和快乐

首先,我们来看第二种情况,如果端午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那么它就应该保持存在,因为端午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纪念屈原,而不是为了庆祝端午节。
众所周知,屈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不仅写出了不朽诗篇《离骚》,而且还以身殉国。他的这一行为激发了老百姓对爱国的热情。为了纪念他,端午节被人们赋予了纪念屈原的意义。
但如果说端午节的主要目的是纪念屈原,那么就不应该继续存在这个节日。因为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习俗中虽然有一些美好寓意。但如果这些传统习俗被取消或部分被取消,就会让本来就非常热闹的节日变得更加冷清了。而人们之所以喜欢这样一个有意义的传统节日,就是因为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03端午节为何要吃粽子

粽子又名“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粽子本是南方吴越民族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贡品,后来逐渐成为民间节日食品。相传,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于是,他们就包成饭团投入江中,后来就形成了包粽子的习俗。
其实,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端午最早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祀龙祖。传说屈原*后为世人所纪念、崇拜,将其形象包为米“粽”,投于水中祭祀他。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的精神和作为传统的节日习俗。
从以上分析来看,在端午节这天要不要吃粽子要分情况来看,如果是第一种情况的话,端午节是应该存在的;但是如果是第二种情况的话,端午节就应该被取缔。因为在端午节这天吃粽子和不吃粽子都会失去这一节日的意义。

04端午节的起源与习俗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龙日等等,是*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起源于*,最初是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一带)的“祭龙日”。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去,便成了纪念屈原的节日。到了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在悲愤交加的情况下,写下了绝笔作《怀沙》后,抱石投汨罗江身*。当时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

05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端午节除了它独特的民俗内涵,更是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端午节的民俗活动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一是祭屈原。这是端午习俗中最具代表性的内容,流传最广。相传,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大臣,主张改革当时的政治,却受到统治阶级中的昏庸贵族屈原的排挤而被放逐。屈原被放逐后,仍然忧国忧民,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后来楚国被秦国攻破,他自沉汨罗江而*。
二是龙舟竞渡。在端午日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在他*后两千多年里,每逢端午都会举行龙舟比赛。
三是佩带香囊。端午这天人们佩戴香囊来辟邪避难,端午节佩戴香囊寓意着为自己带来吉祥和好运。
四是悬挂艾叶、菖蒲或兰草等植物来避邪。
另外在端午节前后还会有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等习俗。这些习俗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既具有地域特点也体现了民族精神和特色。

06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前提下,我们可以保留端午节。事实上,许多*和地区都有自己的端午节,包括*和朝鲜半岛。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端午节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现象,它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在这个节日里,可以感受到传统的*文化。
就个人而言,端午节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和拥有的节日。无论是在节日当天,还是在节日之后。通过传统节日了解*传统文化,感受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质,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因此对端午节要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它既是我们*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我们民族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如果对这个问题没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

07参考文献

1.《论衡》,王充,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446页
2.《荆楚岁时记》(南北朝时期刘宋时刘义庆),陈寅恪撰。*书局出版
3.《端午节与屈原》(明。周履靖),郭沫若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4.《论“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清。赵翼),夏鼐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0年版
许次纾),黄中仁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
6.《*传统节日文化探源》(明。张维屏),王宗仁编:*书局出版
8.《*民俗文化辞典》(清。朱启钤编),*民族博物馆编。
9.《*传统节日》(清)刘大櫆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0.《*节日民俗事象概述》(上),张怀山主编。
11.《端午节与屈原》(清)王先谦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本文链接:http://xingzuo.aitcweb.com/911452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