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日

端午节是几月几号2021年(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端午节的时间为每年公历的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习俗自古就流传,端午习俗有很多,每一个地方的习俗都不同,尤其是在南方地区更为突出。如今端午是人们最重视的节日之一,不过在每年的不同时间里,人们有着不同的活动。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午节等,其由来和纪念屈原有关,大家都知道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为了不让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会给他投一些食物。
其实早在公元前340年的时候我国就有端午节了,端午习俗也有很多,如:挂菖蒲、艾草、朱砂等具有辟邪、辟瘟功能的植物。端午节这天人们会赛龙舟,吃粽子,挂菖蒲、艾草等来纪念屈原。由于地域不同人们的庆祝方式也有所不同。
端午节起源于上古时代祭水神或龙神的宗教仪式活动;因纪念屈原之举而成为传统节日;由来已久;名称则源于佛教传说;一般认为端午节源自纪念屈原。端午节是流行于*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自2008年起农历五月初五被列入*法定节假日。


一、习俗介绍

1、端午俗以龙舟竞渡、吃粽子、饮雄黄酒为主要内容。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2、在*南方,过端午节还有许多其他的习俗,如在端午节时,要在室内熏艾蒿和菖蒲等。民间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说法。
3、在南方,端午节还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等。
4、端午之日天气转热,*民间流行摘艾叶插在门上的习俗。端午也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中唯一以“夏”命名的节日。
5、在*某些南方地区,端午节是一个传统的农业节日,与春节、中秋节并称为*民间的三大传统节日,这一天有很多民俗活动,比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菖蒲和艾草等;有些地方还把端午节作为高中学生毕业考试或其他重要考试的日子。
6、端午节在*传统文化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端午节俗丰富而且流传甚广。除了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还有戴香囊、挂菖蒲和艾草等习俗。

二、饮食风俗

1、粽子是端午节必吃的食物,一般有红豆馅的、肉馅的,里面包上糯米等,有的还会放入花生、红豆或肉馅等,粽子虽然好吃,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吃粽子也有讲究。首先,不同地区吃粽子的方法是不同的。比如在北方吃粽子一般都是煮着吃,而南方人则喜欢蒸着吃。南方人在粽子中喜欢放上蛋黄等馅料,这样能够起到更好的口感。北方人在吃粽子的时候喜欢蘸白糖食用,而南方人则喜欢蘸蜂蜜食用。
2、咸鸭蛋在端午节之前就有了,端午节时的咸鸭蛋一般是用红纸包着的,里面会放上白糖等馅料,鸭蛋外壳一般是用来防止鸭子被水浸泡腐烂掉。
一般在端午节时会把咸鸭蛋放入锅中煮熟,然后剥开蛋壳用筷子挑开蛋黄吃掉。如果一个人不小心将蛋打破了,那么就代表着这个人今年将会诸事不顺。
3、艾蒿:每年到了端午节的时候都会有一些老人会给家里送艾蒿。艾蒿也叫香蒲、艾蒿等,这种植物是一种很好的*材。艾蒿在古代就被人们当做*材使用过了。
一般是在每年清明前后开始生长。然后可以摘下用来泡水喝或者是直接拿来进行煎煮服用就可以了。这种植物中含有很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比如挥发油、黄酮类、三萜类、酚类、甾醇类等物质。
4、菖蒲:在端午节是有着吃食菖蒲的习俗的。菖蒲是一种草本植物,它开着*的小花就像一把把小剑一样挂在墙上,十分好看。而一般人们都会将菖蒲悬挂在门口或者是房子里,这是为了祈求家人能够健康平安,能够给人们带来好运和福运。如果将菖蒲悬挂在房梁上或者是用来泡水喝那么就具有祛风利湿、顺气安神、杀虫灭菌等功效了。
5、雄黄酒:端午节是不能直接喝雄黄酒的。
一般用雄黄泡过酒之后给孩子喝下就可以预防瘟疫了,但这只是一种传说而已,并不科学的。雄黄酒喝了对身体并没有好处还可能会伤害到身体健康。

三、节日传说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位善良的姑娘叫兰姑,她跟父亲住在浙江的一个小村庄。有一天,姑娘在河边玩耍,看见一只大雄鸡引颈高歌,对兰姑说:“美丽的姑娘,你能教我唱一支歌吗?”
兰姑很乐意,说:“那你就唱吧!”说着,她就唱起歌来。唱着,忽然从草丛中传来了阵阵啼叫。兰姑觉得很奇怪,就弯下腰去。只见草丛中有个小脑袋从里面伸了出来,一看原来是只小雄鸡呀!这只小鸡长得真可爱!兰姑想把它养起来,可是又怕伤害了它的性命。
小鸡长得这么漂亮,也是很少见的。于是兰姑把它收养下来。那只小鸡就成了兰姑的好朋友。
一天下午,天气十分闷热。兰姑正在田里除草,突然发现草丛中有个黑乎乎的东西在蠕动。她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只大雄鸡!她急忙把大雄鸡抱起来扔到河里去了。
这时正是太阳快要下山了,兰姑刚把大雄鸡抱回家去不久,却发现鸡冠上落下了一滴眼泪。原来那是只相思豆呀!她连忙把相思豆放进锅里煮熟后剥开皮吃了起来。
从那以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前后三天就成了兰姑的节日。
有一年的端午节,兰姑又去田里除草时发现小鸡崽不见了。她想:这是什么缘故呢?
于是她急忙跑回家去问父亲。父亲说:“你不要着急,等你长大以后慢慢就知道了。”
长大后的兰姑明白了事情的缘由:原来这天正是五月初五这一天是雄鸡报晓、夫妻分离之日啊!
从那以后兰姑就经常抱着大雄鸡睡觉。
从此以后每到农历五月初五那天的早晨都要把大雄鸡抱在怀里给它梳洗打扮一番才吃早饭。
端午节还有一种说法叫“重五节”。这一天人们要在门前插上菖蒲、艾叶以驱鬼邪、杀菌消毒;并喝雄黄酒以避毒。
从这一天起相传:人们把这一天定为“恶月恶日”是有根据的;五月初五这天正是夏至前后,此时天气转热,各种细菌、病毒开始大量繁殖、传播和扩散;古人认为:五是阳数之极,五行中属火的五月初五正好是“恶月恶日”就是这个原因引起的。故把端午节作为一个祛邪、避灾、祈福的节日;古人认为在五月初五这天悬挂菖蒲、艾叶等可以避邪并能除虫;妇女穿五色彩衣、戴香包可以用来驱邪并能辟瘟;吃粽子、喝雄黄酒可以杀菌消毒。

四、节日由来

端午是*传统节日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节日之一,端午节的由来有多种说法,其中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广。在*历史上,端午节一直是个很特殊的日子,一般用来纪念历史人物与重大*。随着时代进步,许多历史人物与历史*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因此不少人对端午节的认识也存在一些误区。随着时代发展,一些年轻人不太了解端午节文化底蕴,就将端午节当作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其实端午节是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过的节日,又叫端阳节、重五节、五月节、女儿节、诗人节等。端午节源于纪念屈原说,这一说法最早出自汉代刘安《淮南子》一书中,但在《淮南子》一书中并没有“端午”这一说,而是“端五”。汉朝以五月初五为“恶月恶日”或“恶日”。《史记》卷一百一《五行志》记载:“五月五日生荆及蒲”。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投入江中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直行至洞庭湖。然而没能找到屈原的尸体。他们怕江中的鱼虾吃了屈原的尸体,就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喂鱼。久而久之就成了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了。

本文链接:http://xingzuo.aitcweb.com/911361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