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日

七月十五中元节(中元节的由来?)

中元节又称鬼节,民间俗称“七月半”,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之一,时在农历七月十五日。根据传统,中元节的主要活动包括祭祀、乞求、娱乐和饮食等。在我国南方地区,中元节期间有吃“五果”和“五茶”的习俗。所谓“五果”就是指月饼、枣、栗、柿子和桃;“五茶”是指茶、橘、柑和枣。
农历七月十五日,即农历七月十四,又称中元节。民间俗称鬼节,也是祭祖节。这一天是祭祀祖先和神灵的日子。旧时汉族民间对鬼的信仰颇重,人们在中元节要进行祭祀活动,烧纸钱给祖先或神灵享用。
这天晚上,民间会举行盛大的祭祖仪式;而在这一天之前,有些地区的人会早早准备好供品祭拜祖先;祭祀结束后,全家会聚在一起吃“五果”和“五茶”。


1、吃月饼

每年中秋的时候,人们都会吃月饼,这是因为月饼寓意着团圆美满,所以每逢中秋的时候,人们都会吃月饼来庆祝中秋节。月饼一开始只是用来作为祭祀的祭品的,后来发展为中秋节人们必备的食物。
在古代的时候,人们没有现在这么多的科技产品,没有像现在这么发达的网络,也没有现在这么多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人们只能靠着自己双手与智慧来制作各种各样好吃的食物,来表达自己对家人对朋友对他人的思念和祝福。
月饼也是如此,最初它是用来祭祀鬼魂用的祭品。而到了后来,它不仅仅是一个食物了,更多的是一种寄托着人们美好愿望与思念之情。中秋节吃月饼不仅可以让人们更好地表达自己心中对亲人朋友深深的思念与祝福,还可以起到一定的解饿饱腹之效。

2、吃栗子

栗,在我国已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栗有多种栽培品种,以大栗树为优。栗子生食,甘甜可口,营养丰富,是果中佳品。
栗子又称“人参果”,“十果王”。《本草纲目》中记载:“栗治肾虚,腰腿无力,能通肾益气,厚肠胃也。”
在古代,栗子也是文人墨客喜爱的食品。《红楼梦》中有一段描写:“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写的就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爱吃的栗子糕的故事。
相传古时候有个皇帝在宫殿中养了一群鸽子,每天给它们喂食时都要喂栗子糕。后来有人把栗子糕弄碎后撒在地上作为标记,说只有皇帝才能看见;另外一种说法则说皇帝可以看到。因此在中元节那天,大家都会争相把栗子糕撒在地上给祖先或神灵享用;然后又把栗子糕吃完;这就是中元节的由来。

3、吃桃

吃桃在我国南方是一种普遍的民俗,也是民间信仰之一。传说中,八月十五日是观音大士的生日,民间就把这一天叫作“中元节”或“鬼节”。桃与“逃”谐音,所以在这一天吃桃,也有逃避的意思。
七月十五吃桃的习俗也与民间的饮食禁忌有关。古代民间有谚语说:“七月半,吃桃子。”这一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中元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桃,因为在古人心中,桃子是吉祥之物,寓意长寿健康;而在现代生活中,桃子也多被人们用来制作果脯或果酱等零食。所以人们普遍认为中元节这一天吃桃可以“逃灾避祸”。当然现在的人们已经不像旧时那样认为中元节是鬼节了,他们只把它当作一个祭祖的节日,所以没必要再特意去买些桃来吃了。

本文链接:http://xingzuo.aitcweb.com/911340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