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日

江西现霸王龙足迹(赣州南康发现两种“新恐龙”)

本报记者从江西地质调查研究院获悉,该院日前在赣州南康区发现一种“恐龙足迹”,经科学测定,这是一种距今约8500万年的古生物化石,是目前全球发现的最古老的恐龙足迹化石。经研究认为,该“恐龙足迹”化石是一种中等体型的恐龙。该成果于9日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
据悉,为研究地质构造、地层对比和区域地质演化历史,赣州南康以科学考察为主题,通过了国土资源部组织的*重点野外科学考察项目——《赣西白垩纪地质与地层构造综合研究》。在对该恐龙足迹化石研究过程中,科研人员发现了大量有价值的线索。


线索一:发现早白垩世恐龙足迹

2017年8月,江西地质调查研究院与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合作,在南康区高塘岭一带开展地质调查。在野外地质调查中,他们发现了两处恐龙足迹,分别是一号和二号足迹。
在一号足迹点,科研人员清理出一个长约1米、宽约60厘米的大坑。大坑内布满了由浅灰色泥岩构成的沙砾。根据当时的地貌情况,科研人员推测,这些沙砾层中的沉积物应该是在一场洪水后形成的。这与当地地质地貌的演化历史相吻合。
二号足迹点则是一个仅有8厘米长、3厘米宽的小坑。由于当时正处于河流堆积阶段,所以这里并没有发现大型动物活动过的痕迹,仅有一些浅层沉积物。
为了弄清这个坑中是否还有恐龙足迹,科研人员使用了专业工具进行探测,结果发现在沙砾下方有一串较为密集的脚印痕迹。经与其他已有资料对比,科研人员认为这里很有可能是一种新的恐龙足迹。
随后,在研究过程中,科研人员又发现了一些明显不同于其他地区“恐龙足迹”的特征。
首先是足迹数量少,而且呈块状分布;其次是脚印相对较小,大小约为2厘米×3厘米;再次是足迹点间距比较密集且长度比较大(约10米);最后是足迹类型和形态特征比较特殊。
科研人员据此将南康早白垩世“恐龙足迹”命名为“Sinoceris nuanhuaensis (nuanhua)”(或“Nuanhua”),并认为其为一个新种。
据悉,这个发现使南康成为世界上已知最早出现恐龙足迹的地方之一。

线索二:建立南康白垩纪恐龙群

通过对南康区域地质调查的研究,发现该区分布有一个大型侏罗纪—白垩纪恐龙群。该恐龙群包括7个地层小区,呈北东向展布,其中以小鱼洞为中心的南康盆地北部(下白垩统)和南部(上白垩统)为主力层,其次是小鱼洞以南的地层小区(上白垩统)。
目前,该恐龙群的地层分区和各地层小区的含恐龙化石层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古生物地层学意义上的差异,但在地质构造、区域地质历史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一致性。例如,在南康盆地北部发现的地层小区其生物群以中小型恐龙为主;而南部地区发现的地层小区其生物群则以大型恐龙为主。这种情况说明南康盆地北部(下白垩统)沉积了大量的侏罗纪—白垩纪恐龙化石。
此次新发现的“恐龙足迹”化石位于南康盆地北部(下白垩统)的典型地层中,其所属地层与晚白垩世南康组下部为统一整合。南康盆地北部(下白垩统)为侏罗系南康组下部、侏罗系南康组上部及下白垩统南康组上部,而南部地区(上白垩统)为晚白垩世瑞昌群或上白垩统塘头群。由于该地区所含化石层位较多,所以以其作为南康群和塘头群地质对比和地层划分的关键层位,这对研究该区地质构造、地层对比和区域地质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线索三:发现两种新的恐龙

江西地质调查研究院有关专家称,在恐龙足迹的研究过程中,科研人员还发现了两种新的恐龙。
据介绍,在对该足迹进行研究时,科研人员发现其中两个足迹有三个脚趾的特征,由此推测这两个脚趾很有可能属于新种。
据介绍,新种恐龙的名称是“江西南康棘龙”。在过去几十年中,科研人员已经对南康白垩纪地层进行了大量研究,包括对南康白垩系地层、小田溪组和上白垩统东源组的化石、恐龙足迹化石和各种鸟足类化石等,但没有发现这种新恐龙。
相关研究表明,南康白垩系地层为一套灰白色含钙质结核的中—厚层细砾岩层,含矿岩层的厚度一般为5米以上。本次研究成果表明南康白垩系地层主要分布在小田溪组灰岩、下白垩统东源组页岩和上白垩统东源组砂岩上,这就意味着南康白垩系地层中存在着白垩纪-古近纪时期的多种生物。其中,以恐龙足迹化石为代表的两种新恐龙,有助于揭示南康白垩纪时期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科研人员通过对该恐龙足迹化石进行详细观察与测量后认为:该“恐龙足迹”为一种中等体型的恐龙。研究人员认为,该足迹化石反映出南康白垩系地层的一些特征:南康白垩系地层的上部主要为灰岩夹层和砂岩夹层。这些灰岩夹层一般具有两个层面和三个面,而这些层面与另一些层面相比又具有许多新特征。比如:南康白垩系地层中通常可见一些不整合面,而这次研究中却没有发现;南康白垩系地层中很少见平行不整合面,而这次研究中却发现了;南康白垩系地层中普遍存在较厚的钙质结核层;在南康白垩系地层中常见发育着薄层硅质岩夹层。
研究人员认为,上述这些特征表明:南康白垩系地层是由厚层状结构构成的;在这些层位中,地层缺失了许多断层面与褶皱构造面;这些断层面与褶皱构造面可能形成于白垩纪晚期至古近纪早期(距今约8500万年至8200万年)期间;在这些断层面上很难看到明显的古生物化石。
据悉,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在《科学》上发表了上述成果。据介绍:在未来几年时间里,该科研团队还将对该恐龙足迹化石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线索四:研究“丹霞地貌”形成原因

经过对恐龙足迹化石所在地层的野外详细地质调查、沉积环境分析和沉积序列研究,并结合有关资料,研究人员认为南康区白垩纪地层在总体上呈北西—南东向展布,构造上属于前寒武纪的华南褶皱带,以“丹霞地貌”为主,并含有少量“岩溶地貌”,形成原因可能与燕山运动有关。
南康恐龙足迹化石的发现和研究在国内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其对研究白垩纪时期我国南方地区的构造运动和沉积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张红杰研究员告诉记者,这是我国南方地区发现的第一例恐龙足迹化石,填补了我国恐龙足迹化石的空白,填补了赣南地区白垩纪地层分布不连续、地层对比困难、中生代地层缺乏这三方面的空白。

本文链接:http://xingzuo.aitcweb.com/911338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